APP下载

血清降钙素原对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价值及其评价

2016-03-04唐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期
关键词:败血症降钙素价值

唐翠

血清降钙素原对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价值及其评价

唐翠

目的研究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对于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总结其评价及临床意义。方法45例败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45例非败血症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平均水平(3.65±1.67)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3±0.3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败血症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要普遍高于非败血症患者,在早期败血症的诊断中,血清降钙素原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有进一步研究推广的价值。

血清降钙素原;败血症;早期诊断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可知,败血症已经与肿瘤和冠心病齐名,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1]。败血症是一种急性全身性重症感染性疾病,它主要是由于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进入患者血液生长繁殖,并生产包括毒素等各种代谢物,进入血液循环所造成的。败血症的病发程度与患者的抵抗能力有关。如果患者的抵抗力较强,那么感染症状会较轻;如果患者的抵抗力较差,则感染的程度会比较严重,甚至导致患者的重要器官出现功能性损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发现治疗败血症的有效方法。如果能够尽早发现败血症,则能够更快地实施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抗菌治疗。近几年研究发现,血清降钙素原是血液中一种炎性因子,其特异性强、监测速度快,能够作为败血症的诊断指标。本研究主要对比败血症患者和非败血症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探讨其对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从本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败血症患者中随机抽取45例,与另45例非败血症患者进行降钙素原检查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败血症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45例非败血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已通过临床诊断确诊为败血症。所有患者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4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需要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3ml。本研究利用法国生产的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进行自动荧光定量检测。具体的检测步骤需按照分析仪说明书严格操作,一般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可在20min得出。同时利用全自动培养仪进行血培养。为方便两组数据记录比较,将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分为5个范围等级,分别是血清降钙素原含量<0.5、0.5~2.0、2.1~5.0、5.1~10.0、>10.0ng/ml。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均≤2.0ng/ml,其中<0.5ng/ml的25例,0.5~2.0ng/ml的20例。观察组45例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含量均≥2.1ng/ml,其中2.1~5.0ng/ml的32例,5.1~10.0ng/ml的11例,>10.0ng/ml的2例,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平均水平(3.65±1.67)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3±0.36)ng/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对比血培养诊断方法,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诊断的阳性率为100%,血培养检测诊断的阳性率为95%。

表1 两组血清降钙素原含量对比(n)

3 讨论

败血症作为一种因病菌和毒素侵入人体血液所引起的全身感染病症,其病原菌通常为细菌、真菌或分枝杆菌[2,3]。这些病菌及其产生的代谢物质随着血液进入全身的血循环,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急促、神志不清、寒战、皮疹以及心动过速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器官功能受到损害,危及生命。血清降钙素原是一种多肽激素,能够在肿瘤细胞培养液中提取出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含量在健康人的血液中是很小的。但研究发现,血清降钙素原在患有较为严重的急性细菌感染患者的血清中含量较高,尤其在最初发生细菌感染的时间段内,或者是感染的程度较为严重时,可以在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明显比健康人高的降钙素原含量。

在以往的细菌性感染类疾病诊断中,往往采用血培养、体温、白细胞等。在这其中血培养属于较为常用应用较广的指标,但是血培养的检测所需时间过长,而且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败血症患者往往早期症状不明显,病情却发展很快,不能尽早诊断将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而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因此血培养方法对于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有缺陷。本研究中,利用血清降钙素原进行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很快得到结果,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平均水平(3.65±1.67)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3±0.36)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也验证了血清降钙素原与患者细菌性感染关系密切。

综上所述,败血症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要普遍高于非败血症患者,可知该指标与患者细菌性感染关系密切。在早期败血症的诊断中,血清降钙素原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1]凌卫滨,谢淑霞.血清降钙素原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医学综述,2014(24):4541-4542.

[2]常秀娟,杨永平,陆荫英,等.降钙素原在败血症中的诊断意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265-267.

[3]吕婉娴,叶铭坤,梁栋伟.血清降钙素原对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5):739-74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015

2015-09-02]

464094 河南省信阳市信钢医院

猜你喜欢

败血症降钙素价值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恶性肿瘤发热患者中的鉴别意义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