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分层教学模式谈初中数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6-03-03蔡忠强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认知能力分层教学兴趣

蔡忠强

【摘要】 本文为研究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性,特提出分层教学法. 核心就是要教师认真分析学生自身特点,根据不同教学对象和不同学生的自身实际需求给予相应的理论指导,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以期希望为一线初中数学教师高效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认知能力;过程;兴趣

引 言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与实施,有效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课程改革就成为当前一线初中数学教师所要关注度的首要问题. 我们知道,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关键因素. 那么,在当前一直大力提倡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的背景下. 就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学生认知发展特点,贴合学生自身实际的展开教学模式. 至此,笔者就创新的提出“分层”教学法. 所谓“分层”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自身特点,根据不同教学对象和不同学生的自身实际需求给予相应的理论指导,因材施教,紧密贴合新课程改革标准,创造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分层的设立教学目标,贴合学生自身实际,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1. 初中数学教学中展开分层教学的优势

首先,分层教学的核心是要贴合学生自身实际,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方法,树立合适的教学目标. 进而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主张发挥学生的自我个性,挖掘学生学习潜力. 避免出现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和离散因素及负面效应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其次,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性格等客观差异,符合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设定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自身运动能力和接受能力设置教学计划. 这也是分层教学方法的核心.

2.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展开分层教学的建议

2.1 对学生进行等同分层

我们知道,教学目标能否有效的实施,关键在于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及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 要有效进行分层教学,首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学生进行等同分层,有助于分层教学过程的展开. 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展开时,对班级学生进行充分调研,按照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进行有效分层. 具体分层措施可以参考如下:① 通过学生性格特点进行分层. 外向性格、学习积极性较高、兴趣较为浓厚的特点进行分层. ② 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和思维逻辑活跃性特点出发,将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③ 根据学生平常学习成绩进行分层,这样更有教学针对性.

2.2 教学问题分层设置

教师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就要精心设疑. 而初中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基础学科. 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要求很高. 那么,教师在问题设置时,就要做到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合理分层,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例如学习初中数学(人教版)《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课时,教师在教学内容同展开时候,要及时的按照综合标准将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次. 对不等式、不等式及其解集、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等进行分层次讲解. 问题设计要紧密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 将题目按照难易程度及思维创新程度进行分类,再对学生进行等同分层. 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对应的问题,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出现问题负荷过大导致的学生学习自信心下降的不良现象.

例如讲解题目如图,在长为10 cm,宽为8 cm的矩形的四个角上截去四个全等的小正方形,使得留下的图形(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原矩形面积的80 %,求所截去小正方形的边长.

教师在讲解时候,就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层次的问题引导. 可以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在引导学生去建立方程10 × 8 - 4x2 = 80 % ×10 × 8.进而根据层次分组成员进行方程解答. 解得x1 = 2,x2 = -2. 再由相应的层次分组进行检验答案的合理性. 经检验,x1 = 2符合题意,x2 = -2不符合题意舍去. ∴ x = 2. 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 cm.这种分层次的问题引导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集中度,提高学习效率.

2.3 分层进行教学评价

我们知道,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智很脆弱,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谨慎评价,合理关注学生的成长. 那么,教师在进行学习内容考核及问题考核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身实际,合理设置问题,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过程中要合理认识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尊重学生感性因素的同时也要发展他们的理性认识. 注意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要优先肯定他们的努力,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辩证评价,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3. 总 结

综上可知. 在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与实施的大背景习,有效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课程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笔者提出的“分层”教学法根据不同教学对象和不同学生的自身实际需求给予相应的理论指导,充分考虑每个学生自身的客观差异. 通过对学生进行等同分层;教学问题分层设置;教学评价分层措施. 因材施教,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3).

[2]刘胜芳.浅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J].学周刊.2012(13).

[3]杨永尚.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01).

猜你喜欢

认知能力分层教学兴趣
无人驾驶车辆认知能力测试方法
我国大学生健康认知能力培养思路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体游的寓教于乐的作用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