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舞蹈的风格特点
2016-03-03陈超
陈超
【摘 要】二人转舞蹈,由三场舞,小帽、胡胡腔的载歌载舞,用腔、过门的民间舞等组成。它火爆、风趣、抒情、细腻,风格更是多种多样。有的艺人被称为“一阵风”、“浪半台”,就是以热情火爆见长;有的艺人称为“水上漂”、“稳中浪”,则是以抒情稳重取胜。有的动作利落俏皮,有的动作诙谐幽默。总起来可用四个字概括,即“稳、浪、俏、哏”,这是二人转舞蹈的首要特点。
【关键词】二人转;舞蹈;特点
中图分类号:J72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1-0140-01
过去二人转名称很杂。如:艺人自称“秧歌”、“对口”、“双调(读作tiáo)”、“双玩艺儿”、“边曲”、“天平”、“莲花落”和“悠喝腔”等;非行家称它为“八人班”戏,“转桌子”戏和“打脖颈子”戏;更多的称它为“蹦蹦”或“地蹦子”,这也是艺人们最忌讳的叫法。直到1953年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前,才叫“二人转”。
二人转载歌载舞,歌舞都很重要,在同一唱腔,同一舞蹈和同一风格的前提下,又分“单”、“双”、“群”、“戏”四种形式。单:指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一人演多角。也有一人演一角的,类似独角戏。双:指双玩艺儿,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舞者分上装——女,下装——男)。二人演多角,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又歌又舞,是二人转的基本形式。群:过去把拉场戏也叫群活儿。现在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戏:指拉场戏。这是以小旦和小丑为主的东北民间小戏。其中由两个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戏。
二人转的表现手段,有“四功一绝”。四功是指“唱、说、做(或扮)、舞”。四功“唱”为首,讲究味儿、字儿、句儿、板儿、调儿、劲儿。“说”指说口,以插科打诨,逗趣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以假当真,跳出跳入,分包赶角。“舞”即舞蹈。“一绝”,即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中的特技动作。二人转的手持道具主要是大板、手玉子、手绢、扇子四种。最早,“下装”(即男角)还用彩棒、蜡灯,个别地区还有用花棍、三节棍、七节鞭的。
正月初一至十五,艺人多随秧歌会唱二人转。艺人都扮成秧歌会中的“丑子”、“腊花”,随秧歌队扭秧歌。秧歌队进屯或进院,先扭秧歌,然后打圆场。请观众点唱二人转,一般只唱一出,最多唱两出较短小的节目。
二人转有则艺诀,叫“一方水土,一方唱法”。演出场地变化,观众成份变化,演唱形式、内容也必然都要随之变化。但千变万化,艺人却始终牢记一点,即:熟悉本地的风俗习惯,掌握观众口味兴趣,将“根”扎在观众心中,这也是二人转艺术百年来久演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稳”是传统二人转舞蹈的最基本特点。二人转舞蹈若想“美”,首先要下身“稳”,下身不稳,动作无根。而下身稳的关键又在脚上,脚是二人转舞蹈下身动律的重点。二人转下身的特点,是出脚有劲,落脚实,以脚带动腿的屈膝动作,这样才能达到“稳”。二人转有句艺诀,叫“只有脚下稳,才能唱得稳,站得稳、扭得稳”。“稳”确是二人转舞蹈的重要特点之一。
“浪”就是舞得“美”,舞得“活”的意思。一般来说,全身各个部位的“美”,都可称为“浪”。但更确切一点讲,“浪”却主要是指上身的动律。
二人转舞蹈动作,从整体来看,是下身稳,上身活,上身活主要是腰活、肩活、肘活、腕活。这四个部位不但本部位要舞得活,还要相互配合得好,这样,才可称其为“浪”。
农村老乡常说:“三场(舞)看不见浪,不如在家睡凉炕。”可见,“浪”在二人转舞蹈中所占的地位。
“俏”是二人转舞蹈中灵巧别致,与众不同的风格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在于艺人一些有共性的舞蹈动作中,提炼出个性动作,加以发挥。尤其是“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动作变化得更加多样,别具一格。
“哏”即幽默、滑稽是丑角舞蹈的风格特点。丑角的一般动作特点是:下走矮子步,肩、肘、腕子活。“出相”时(即丑角在插科打诨时的表演形象),则根据相需要,出什么相,走什么舞蹈身段。如:出“孩相”,就要用“跳步”、“腰下用腕”等舞蹈动作体现出小孩天真、稚气的特点来。丑角舞蹈要求丑中求美、笨中求巧,正正派派、大大方方地扭出“哏”劲来。
稳、浪、俏是“上装”舞蹈的主要特点。很多艺人,以一点见长也有些艺人,三者俱佳。哏是“下装”舞蹈的主要特点,但好的丑角应同时兼有稳、浪、俏的特点。其次,运用舞蹈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是它的第二个特点。
二人转手持道具,多是从兄弟艺术中吸收而来。如:扇子吸收于秧歌、高跷;大板吸收于“莲花落”。但二人转艺术不是原样不动地照搬照演,而是根据演出场地从广场转向室内,艺人由半农艺变化为职业艺人;观众欣赏水平由单纯看热闹提高到要求看门道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及二人转艺术的独特形式、风格与特点逐渐提高使之成为二人转所独具的舞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