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力测度评价及其提升路径——基于人才筛选标准的演化视域
2016-03-03李光红孙丽丽彭伟华
李光红 孙丽丽 彭伟华
(济南大学 社科处;济南大学 材料学院;济南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大学生就业力测度评价及其提升路径
——基于人才筛选标准的演化视域
李光红孙丽丽彭伟华
(济南大学 社科处;济南大学 材料学院;济南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250022)
[摘要]人才筛选标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劳动力流动状况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人才筛选标准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趋势由单一指标向综合性指标延伸、由刚性指标向柔性指标过渡、由显性指标向隐性指标深入、由适度指标向“高才低用”标准发展。构建大学生就业力评价体系,有利于实现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有效对接。测试结果显示,反映大学生就业力的基础情况、求职优势、择业观念、专业技能和求职技能等5个维度评价结果不容乐观。围绕问卷测试锁定的关键增值点,从政策制定、就业培训、创业扶持和信息平台等四个方面设计了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力;人才筛选标准;测度评价;提升路径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就业环境变化,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两难困境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方面用人单位在择人时常常出现“一人难求”的境况,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择业时又存在“一岗难求”的现象。造成此困境的原因:一是高校扩招带来的高等教育需求上移,引发就业格局发生改变;二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由于文凭信号失真、“逆向选择”加剧,导致知识性失业和人才高消费现象。如何有效地筛选人才,并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力,不仅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紧密相关,更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国家建设提供合格的人才。这也是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保障充分就业和确保就业稳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人才筛选标准与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耦合机理研究
人才筛选标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劳动力流动状况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人才筛选标准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演化趋势可以归纳为:由单一指标向综合性指标延伸、由刚性指标向柔性指标过渡、由显性指标向隐性指标深入、由适度指标向“高才低用”标准发展(见图1)。
(一)人才筛选标准对大学生就业力的作用
由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所创造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与逐年增加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之间存在的供需矛盾,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大学生“就业难”。但是,供需之间“数量”的矛盾并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唯一成因,“质量”的落差才是问题的关键。解读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用工荒的尴尬现象,必然要回到就业的两个主体——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反馈,越来越突出了能力问题。造成当代“天之骄子”失业的原因,除了宏观因素外,更主要的在于其自身就业力的欠缺,与用人单位人才标准不匹配。人才标准是大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时的共同关注点,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高校毕业生定期成批进入用人单位,仍是大学生就业的最主要途径,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主要依据是其就业力。用人单位人才筛选标准的与时俱进,也必然要求大学生的就业力与之相匹配。因此,要彻底解决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就必须适应当前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标准,这就要求大学生就业力质量要过得硬。大学生是“产品”,高校是“制造商”,用人单位是使用方(买家),大学生就业力的高低不是“产品”(大学生)或“制造商”(高校)所决定的,而是由使用方(买家)作出评判。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基于立场不同对就业力的理解和所看重的内容也不同,大学生更多的从自身特长来看待就业力,而用人单位则从对人才的需要来评价大学生的就业力。
图1 就业市场人才筛选标准演化趋势
(二)大学生就业力对人才筛选标准的反作用
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同处于劳动力市场的大系统内,用人单位筛选人才与大学生就业目标的达成取决于双方对各自要求偏好的初始差距,以及双方借助于信息传递弥合这种差距的能力。在人才筛选标准作用于大学生就业力的同时,大学生就业力对人才筛选标准也会产生能动的反作用。用人单位会根据大学生就业力,调整人才筛选标准,满足自身经营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如果设置的人才筛选标准过高,只有极少数大学生能够达到标准,用人单位就不能实现人员配置目标;如果大学生就业力都比较高,用人单位就可以招聘大学生来完成原来需要更高层次人才才能完成的工作,从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三)人才筛选标准与大学生就业力耦合模型
人才筛选标准受到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劳动力流动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能否实现就业关键在于用人单位是否接收,而用人单位是否接收大学生的关键在于大学生就业力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人才筛选标准。由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组成的大学生就业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筛选标准,根据客观的人才筛选标准用人单位可以招聘到更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图2 人才筛选标准与大学生就业力耦合模型
二、大学生就业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一)大学生就业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大学生就业力评价体系,有利于实现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有效对接。我们基于问卷调查,梳理出23个人才筛选标准,并根据重要性百分比分布以及分值降序排列,选取重要性程度为“很重要”、“重要”的指标作为就业市场人才筛选标准的主要影响因素,它们是:学校背景、家庭背景、专业类型、学业成绩、外在形象、个人气质、职业认证、获奖情况、社会实践经历、求职目标、创业精神、敬业精神、工作忠诚度、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规划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沟通能力等。同时,采用SPSS聚类分析,构建以显性指标、隐性指标为一级指标;基础情况、求职优势、择业观念、职业素养、专业技能、求职技能、工作能力为二级指标;23个主要影响因素为三级指标的大学生就业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二)基于ANP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考虑到各子元素之间的非独立性,我们采取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对其重要性加以区分。邀请咨询专家对大学生就业力评价指标进行1-9级打分,利用Super Decision软件为各指标赋予权重,使大学生就业力评价指标体系由理论层面步入实践操作层面。
表1 大学生就业力各影响因子权重表
(三)大学生就业力有效性测试
在大学生就业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基础上,引入物元分析法对大学生就业力进行测试,将大学生就业力在各评价指标上的表现分为五个评价等级,即=N=(N1,N2,N3,N4,N5)=(无效、基本无效、一般、有效、很有效)。采用百分制统一规定评价指标各评价等级的记分标准,见表2。
表2 评价指标各评价等级记分标准
为获得评价指标数据的第一手资料,我们设计了大学生就业力自我测评调查问卷,并向东中西部20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本科应届毕业生发放。共计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1805份,有效问卷1534份,有效率为84.99%。在有效样本中,男生694人,女生840人;理科学生744人,文科学生790人。运用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结合物元分析法,计算关联度,得到大学生就业力有效性评价结果。*限于篇幅,“大学生就业力有效性评价表”从略,有兴趣者可向作者索要。
通过对测试整体状况的比较以及指标有效性对比,有利于对大学生就业力情况的了解,锁定大学生就业力的关键增值点,得出影响大学生就业力的实证结论。测试结果显示,反映大学生就业力的基础情况、求职优势、择业观念、专业技能和求职技能等5个维度评价结果不容乐观,位于基本无效或一般等级,这也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路径索引,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主要努力目标;而职业素养,其关联度属于有效等级,但该维度下的创业精神评价结果属于基本无效,也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三、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路径
围绕问卷测试锁定的关键增值点,我们从政策制定、就业培训、创业扶持和信息平台等四个方面设计了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路径。
(一)“供求、市场”:联动式就业力提升政策制定
1.供给联动政策设计:政府宏观指导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政策联动,政府充分发挥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结合联席单位的职责分工,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高校主管部门探索建立专业设置与招生规模的预测预警机制,明确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高校招生就业制度与政府导向、用人单位需求的联动。高校应扎实推进招生与就业挂钩、校企合作、定单培养等制度,优化专业规模和结构,加强传统专业改造和新兴专业的扶持,实现各类专业的“入口旺”与“出口畅”;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与市场人才需求的联动,加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完善与国家、高校、市场等多方联动。大学生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学校背景、市场需求、家庭背景等社会资源掌握情况,调整自身就业力结构和择业心态,结合专业特点实现“人职匹配”。
2.需求联动政策设计:政府应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学生及全社会的就业;政府与企事业单位联动拓宽学生多元化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多适应其就业力的就业机会;企业充分发挥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体作用,把人才需求、岗位提供与企业发展战略密切结合,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服务行业企业要发挥在解决新增劳动力中的重要作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用人单位与高校联动鼓励学生到基层、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就业。
3.市场调节联动政策设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从对员工的社会保障入手,处理好劳资关系,加强员工权益保障;同时要注重消除多元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实现各层级劳动市场的进一步融合;政府加快户籍改革步伐;政府人才服务机构要把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作为重点,坚持公益性服务发展方向,向社会提供诸如档案托管及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人才就业、再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等公益性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
(二)“前移、后延”:呼应式就业培训体系构建
所谓就业培训前移,是指在准确把握就业市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未来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前瞻性考虑,调整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就业技能系统培训,提高学生求职技能和工作能力。就业培训后延,是针对离校未就业的大学生,为其提供基本的就业技能培训,增强社会适应和工作能力,促进其尽快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要求,或者向其提供在职培训机会,获得基本工作经验,最终获得合适的就业机会。“前移”与“后延”的就业培训前后呼应,两次培训内容上有机结合,从而整体提升大学生就业力。
1.就业培训“前移”策略:政府从制度层面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支持,为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和培训提供机制保障;政府应尝试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为高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供经费补偿,充分利用高校专业资源促使学生获取有关教育、职业训练及就业各类信息;高校应紧密结合学生和市场需求,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前移”计划;高校应普遍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课程,结合专业特征培养学生从事不同职业所需的技能和职业资格能力,帮助学生对个人自我发展做出初步规划;根据各指标有效性和影响程度,高校应从两个层次对大学生就业技能进行培训,其一是重点开展实践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团队协作与组织沟通能力的培养,其二是普遍开展求职目标、敬业精神、职业规划、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2.就业培训“后延”策略:政府在培训机构认定和培训内容上要有新突破;政府购买培训服务,认定培训项目负责机构并明确其职责,向培训网中的各成员机构推荐或输送培训学员,培训结束后,需要组织培训专家小组对培训效果进行评定和验收;政府与企业开展“伙伴式培训”,政府在专业培训机构对未就业大学生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也吸引企业提供部分岗位,供求职的大学生就业实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加强经费保障,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专项经费,从加强宏观管理入手,根据见习基地自身特点制定见习管理制度,规范见习基地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行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将“就业失业登记”作为大学生按规定接受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享受就业扶持政策和社会保险等待遇的凭证,力促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积极主动办理就业失业登记。
(三)“培养、孵化”:全程式创业扶植模式设计
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四位一体”,加强联系与配合,实现信息通畅和共享,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激发创业热情,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的大潮中去,充分发挥各方在全程式创业扶植中的作用。
1.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创业服务工作,充分利用校内外创业平台,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为创业学生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引导学生结合专业领域和职业兴趣,从产业断裂带介入进行创业;加大宣传力度,实施典型带动,定期开办大学生创业讲堂,邀请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做创业讲座,介绍创业历程,传授创业成功经验,通过典型案例增强大学生创业的勇气和信心。
2.政府: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制定全方位的鼓励创业创新的政策,从工商、税务、财政、金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创业教育培训,抓好规划制定,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创业教育内容考核;重点搭建创业孵化平台,为入驻的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场地、项目评估、指导培训等扶持;优化创业环境,加强大学生创业政策和保障机制。
3.用人单位:提供见习机会,给予实践指导。鼓励企业为有创业志向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一段时间的创业实训实习机会;基于在项目遴选方面的丰富经验,帮助大学生评价创业项目,提出实施建议。
4.大学生:应结合自己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学校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发掘创业原动力,培养正确的创业意识;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在大学期间储备创业基本知识、积累创业能力、养成创业者必备素质。通过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具备创业计划书制定、创业启动等理论和实践能力,做好创业基础储备。
(四)“人员、职位”:无缝式就业信息平台搭建
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拓宽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学生四方的共同努力。
1.政府:政府作为就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当不断优化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整合资源,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加强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建设,并借助自身的领导优势带动多元化信息发布平台的开发建设。
2.高校:充分利用系统数据,做好信息统计与分析;进行信息化就业手段培训,鼓励大学生使用就业信息平台;依据政策和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力争实现劳动力供需平衡。
3.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就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当好就业信息系统的使用者,提高人才招聘水平。
4.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招聘信息,获取就业指导意见,投递简历,在线测评,参加网络面试等,积极寻找就业机会。
(责任编辑:栾晓平)
孙丽丽,女,济南大学材料学院讲师;彭伟华,女,济南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6]01-0167-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5BGL148)、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ZR2015GL014)、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4DGLJ03)、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NSK15B12)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李光红,女,管理学博士,济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收稿日期:20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