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初中生活教育的探索
2016-03-03高云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第六初级中学
高云(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第六初级中学)
寄宿制初中生活教育的探索
高云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第六初级中学)
所谓生活教育,指通过生活实践进行教育,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有利资源开展教育工作。实施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就是要促进学生生活能力及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作为寄宿制学校,开展生活教育的探索,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具有广阔的实践前景。
一、生活教育是寄宿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
1.教育即生活
1919年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概念,并定义为“生活的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其核心是“生活即教育”。内涵为: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对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我们可以作这样理解,一是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链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要受什么样的教育,脱离生活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教育;二是生活教育应该关注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三是生活教育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要尊重教育者的个性,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四是生活教育强调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又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2.生活教育的内涵
教育目标的生活化,即教育要服务于学生的生活。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增长科学知识,更需要帮助学生完成对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提高的任务,将教育的利他性和利己性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动因。
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即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主要有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社会生活。在和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细节中,不断搜寻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不断扩大和拓展教育的空间。教育形式的生活化,即教育要采取丰富多彩的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理世界的途径,让学生在各种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通过主体参与和亲身经历与体验,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完善人格,提升能力。
二、生活教育的重点是习惯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的养成效果决定生活教育的成果。我校根据寄宿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的全方位教育。每年七年级新生入学第一课就是军训,我校所开展的军训内容中既有一些体质训练,更有生活能力、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首先树立规范意识,纪律意识。每学期,以学校校本课程《永城六中学生成长教育读本》为主要学习内容,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使学生领会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制度,从而更好地监督自己的言行,通过内省升华意识,培养习惯。学校开展“争星达标”活动(即争创“五星级”文明班集体,争当“十星级”文明学生),促进学校文明创建活动,以文明形象检查为突破口,倡导生活礼仪教育,营造校园文明友善之风,以加强学生宿舍内务管理为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以“礼行天下,文明一家人”活动为载体,由校园到家庭,由学校到社会,充分发挥文明辐射作用。文明是习惯教育的内涵和目标,拥有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校德育才有了真正的支撑和成效,生活教育的实践目标才得以实现。
三、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生活教育的主要平台
注重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的开展实现生活教育的目标。学校每月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思想得到感化,行为得到优化,生活能力得到提升。三月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四月开展法制安全教育月活动,五月开展民族精神月活动,六月开展健康教育月活动,暑期开展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活动,九月开展“和谐校园”共建活动,十月举办全校师生运动会,十一月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十二月举办全校师生文化艺术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也使寄宿生在校生活能力得到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文体特长得到发展,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为创建和谐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生活教育的价值体现是社会实践
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每年寒暑假及节假日,学校都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体验社会、感悟社会,让学生从校园的“小社会”走向社会的“大学校”,把自己的所学所想带入社会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真正实践“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学生在走进现实生活的过程中,通过了解、接触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很大的帮助。2015年我校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两项获市级一等奖,五项获市级二等奖,学生小课题、小发明、小制作有十二项获得市级奖励。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我们坚信,寄宿学校把丰富生动的生活看成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课堂,大力倡导“生活教育”,一定能够铸就学生优良的品行,优秀的学习成绩,健康的身心和强大的生活能力,“生活教育”的深入开展,必将成寄宿学校的亮丽特色。
·编辑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