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指南》为依托 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2016-03-03谭淑芹

关键词:园本指南领域

谭淑芹

(莱西市滨河幼儿园 山东青岛 266600)

以《指南》为依托 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谭淑芹

(莱西市滨河幼儿园 山东青岛 266600)

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开发区滨河幼儿园认真学习 《青岛市幼儿园课程实施评估标准》,树立“一日活动即课程”的教育观念,创造性的实施课程,使幼儿园课程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园本培训,促进课程有效实施

《指南》是实施园本课程的有力支柱,我园一直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园本培训活动,引导教师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满足每名教师个体发展的需求,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一是按需培训,解决课程实施中的困惑。每学期,我们都要通过讨论、反馈、提报等方式,了解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培训内容。按需培训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驾驭课程的能力。

二是现场剖析,促生活活动更具实效性。为了让教师能在一日活动中坚持保教结合,关注细节,规范流程,充分体现愉快、充实、自主、有序的原则。我园多次修订《幼儿园生活活动组织流程》,针对科学饮水和温馨就餐等生活环节进行现场观摩,通过组织观摩学习活动,教师们真正的将《指南》健康领域内容融入其中,达到了研讨中提升,交流中成长的目的。

三是骨干带兵,共同成长。在主题活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对教师进行“坐下来能写,站起来会说”的基本功训练。采取“骨干带新手”的方式,由骨干教师引领新教师从环境创设遵循的原则与有效利用等方面入手。不断地让新教师试讲、磨讲到最后的正式讲。通过骨干带兵式的教研活动,使新老教师共同成长。

二、调整课程结构,丰富拓展课程内容

每学期,我们都要组织教师修改《创新教育园本课程方案》,对方案内容进行实时添加与删减。

一是调整游戏内容。添加了音乐游戏内容,鼓励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出更多的玩法。

二是调整课程评价形式。结合《指南》中五大领域目标将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评价添加了课程评价体系,使课程评价体系更完善。

三是调整课程目标。根据大中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调整了学年目标和学期目标。

四是调整课程主题比例。在选择主题内容时,我们根据《青岛市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小班要尽量贴近幼儿自己的生活,中班要以幼儿感兴趣生活为主;大班要突出生活中的探索与创造性的特点。将主题进行了删除和添加。课程主题青编教材占80%,本园生成课程占20%。经过修改后的园本课程,框架层次逻辑清晰;课程主题下的各种活动具体,课程评价的制度与方法具体可行。

三、丰富的教研活动,推动课程有效实施

优质高效的教研活动是提高课程实施的必然选择。我园以“提高一日活动质量”为切入点,以“促进园本课程有效实施”为目的,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来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促进师幼共同发展。

一是确立样标主题,让活动开展扎实有效。在开展一定数量的主题活动时,发现教师在每一个主题活动更换时,教师只注重主题环境创设和材料的丰富上,忽视了幼儿的实际发展。

因此,我们确立样标主题,临摹立标主题,达到精细发展。组织教师进行“三讲”活动,一讲主题环境创设计划---结合《指南》谈主题设计的几大板块;二讲主题落实实施情况--怎样将五大领域进行整合的;三讲幼儿发展---幼儿在本主题所辖的各类活动中的发展了什么。通过三讲活动,教师真正的明确主题背景下的活动区的真实价值,有了样标主题,其他主题迎刃而解。

二是集体教学研究,把握领域核心价值。为了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指南》中各领域核心价值,提高全园教师驾驭集体教学的能力。如:在研究课的过程中,根据大中小班年龄把握科学领域要点。小班主要凸显玩,中班凸显记录、操作,大班凸显猜想、记录、操作、验证的过程。总结了“一问、二猜、三做、四记、五分享”的指导策略。艺术领域课和科学领域课的研究,充分提升了教师在集体教学中专业素养。

三是活动区研究满足幼儿个性化需要和发展。为了在区域活动中更好的满足幼儿个性化需要和发展,滨河幼儿园把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相结合,教师收集了100多种材料为幼儿创设活动主题环境。

建构区为幼儿提供合作自主的空间。在建构区研究中,我们打破规模小、材料单一、集体模仿等弊端,提倡教师在活动中关注幼儿个体间差异,充分发挥“图例”作用,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科学区是幼儿创设探究的场所。在科学区研究中,我们集思广益,每班都呈现6个科学研究项目,然后集中展示讲解评比,真正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美工区体现出幼儿大胆想象和创造力。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美术特色展示活动:小班各种趣味盎然的蔬果拓印画、玩具印画等;中班刮画、砂纸画、水墨转印借形想象画等;大班瓶子畅想曲、石头画、葫芦瓢添画……整个活动体现了多元的材料、教师智慧的创意、幼儿个性的表现、形式的灵动、创意的形式。

四、多元评价,促课程完整

《指南》中对各年龄阶段的幼儿学习与发展提出的目标,我们建立了园本课程评价体系及评估标准细则,设计了教师自评、互评、家长评的各类评价表格,及时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考察评估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一是教师评价表。教师采用灵活、恰当的评价方法对教学实践和幼儿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反思,及时调整教育目标与实施策略。

二是幼儿观察记录表。教师结合《指南》五大领域 、11个子领域和32个目标,尝试从幼儿的兴趣、偏好、性格、能力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全面观察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并作出个案分析。

三是家长评价表。在家长参与评价活动前,我们都会召开家长会,清楚、系统的告诉家长活动的目的,充分尊重各个家庭的文化差异和社会背景,引导他们对幼儿做客观的评价。

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更是教师成长的过程,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激发教师的专业潜能,挖掘课程中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充分为课程实施服务,才能不断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使课程实施日趋科学、高效。

猜你喜欢

园本指南领域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指南数读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