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兴趣问题

2016-03-03

关键词:情感游戏数学

邹 珊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小学 江西抚州 344100)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兴趣问题

邹 珊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小学 江西抚州 344100)

在小学的基础教育的阶段,由于数学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培养学生的 逻辑思维的能力,所以一直以来广受重视。鉴于这种原因,我们教师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积极地主动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全面的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的兴趣,从而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作用,来更好的学习数学这门课程。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经验,对于如何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给出了相关的建 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过程,让学生以饱满的状态展开主动的学习,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能让学生享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

小学数学 兴趣培养 问题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具有思维性强,逻辑推理严密,内容比较抽象等特点。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也曾对此深感内疚和苦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注意教法的改革和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往往会感到学习数学不仅单调、枯燥而且抽象、难学。

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学生视为教学的机械的接受者,在没有感情的认知活动中,无形的带给学生许多消极的情感并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这就是传统教学理念中的弊端。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相反还会造成学生厌倦情绪滋生,而使得学生对数学学科彻底失去兴趣。殊不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快乐的源泉和学习的动力。兴趣和快感在学生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快乐教学能够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乐而忘返。那么,如何营造快乐的氛围呢?在课堂上,作为教师首先要用良好的精神面貌去感染学生,刺激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想让学生学得愉快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教师的情绪状态十分重要,对学生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教育实践证明,“当教师的思想感情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时,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从许多的教学经验中,我们同样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教师全面的综合素质、旺盛的热情,尤其是发自内心的教学情感,就犹如让学生服用了强烈的兴奋剂,使他们自始至终兴致盎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满腔热情地去爱学生,全力以赴地投入教学。所谓的快乐教学才能成为可能,才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现在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要用创意去引领课堂

兴趣的发生,实际上是学习成功的起点。学生对课堂学习知识不感兴趣,智力情感就会贫乏,就会对新知识、新事物、丰富的思想和认识的敏感性变得迟钝,课堂学习如果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那学习就会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而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

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应注意要有创意,用创意引领课堂,就需要在情境中学数学,创设教学情境,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教学.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感受教学的力量,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与此同时要启发学生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问题,大家共同研究,寻求结决策略,指导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想出正确答案,呈现出思维的个性化、多样化,更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情感交流、及时评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有关数学知识,而且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活动的可爱,形成爱数学的亲切感。

在游戏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动”中发现问题,在“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相当于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低年级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

二、用丰富生活搭建通往数学殿堂的桥梁,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

低年级学生喜欢在自由、宽松中不受拘束地学习,而数学学科是一门植根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学科,如果割裂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只能陷入机械而空洞的理论讲解之中,因此数学教学不能再是机械地照本宣科,而是要将教学引向宽广的生活。

从生活中收集更多的数学素材,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提炼出数学问题,这样更能让学生从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来理解;同时又要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这样才能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数学探究的殿堂,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数学学习不应当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当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自己意义的认知建构,并发展探索和创新的意识,将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的经验进行类比、分析、归纳,加以总结,从而逐渐建立起规范化、系统化的数学知识。我们的课堂教学需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我想老师就应该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让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用心灵怦击思维火花。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三、将游戏引进课堂,在直观的操作中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儿童的集中注意时间很短。一节课的有效注意时间只能保持在十几分钟内,而且也不是很稳定,要使他们老老实实坐上四十分钟几乎不可能。于是我在教学中想方设法的把游戏引进课堂。根据教材内容不断调节儿童的注意力,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处在兴奋与抑制的不断变化中,使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既有节奏又有乐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这是小学生的天性,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就必须要顺应学生的天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游戏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合理利用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产生的学习兴趣与能量,因势利导,及时形成学习效益。

游戏结束之后,要让学生自我总结、体会、交流游戏所得,形成抽象认识,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愉悦性。因为设计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求得知识,如果忽略了这一目的,游戏也就变成了玩,变得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游戏的过程,在游戏的过程中注意加以引导调控,使游戏真正地能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课堂教学服务。

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和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就能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并不是很难,从而激发他们学数学的热情,增添他们学习数学的乐趣,为教师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情感游戏数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