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化学新教材的实践和思考

2016-03-03

关键词:新教材化学教材

王 颖

(朝阳市第一中学 辽宁朝阳 122000)

对化学新教材的实践和思考

王 颖

(朝阳市第一中学 辽宁朝阳 122000)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已走进了教师的生活。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全新的教材,对教师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挑战。化学组全体成员应以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出发,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抛弃传统式教学思维模式,重构化学新课堂。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研究,在继承了原有光荣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并不断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新教材的实施已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一、教学观念的变化

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导致教学行为发生变化。例如,绪言课的处理,以往教师都将绪言中出现的重要概念和重要知识作为“主料”,而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辅料”。但现在许多教师都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对化学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作为教学重点。有的教师不惜花费2~3节课来完成绪言课的教学,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确实是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从而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以后的化学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过程,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二、教材基本内容的变化

教科书中删去了旧教材中“繁、难、编、旧”的内容,改变以过去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过强,重理论不重实践的状况,更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使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活性、实用性、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学习的广度和知识面扩大了,而适当地降低了难度。如与原教材相比,化学课改教材增添了《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它不仅将散落在原教材中不同章节的内容如原来在第一章《氧气》中有关燃烧条件的探究、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中二氧化碳灭火、甲烷及乙醇等燃料的燃烧等融合在一起,而且还新增加了一些诸如燃料燃烧过程中能量的问题、燃烧后的物质(如酸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新能源开发等知识,使得教材从知识体系上更加系统化,形成了以燃烧作为主线,燃料的利用、燃烧带来的不良后果、新能源急待开发等作为支线的一条知识带。

三、教师角色的变化

过去的课堂,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俨然是化学的绝对权威,为了应对考试,让学生死记那些所谓的重点知识,再加上大量的反复地训练。经过几年的实践工作,笔者终于真正理解了“教学生学,不如教会学生学”这句话。笔者学校的一位教师在课程改革研讨中发自肺腑地说:“我一直以为和学生关系是平等、和谐的,但反思以前的教学,对一些考试中常考的所谓重点知识,一味地强化训练,毫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而课程改革后教师深深体会到,教师再也不能用“一言堂”的方式独霸讲坛,用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训练模式、一种标准答案去所谓“培养”学生了。

四、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教材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究式学习的最大优势在于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的发现、探究、研究的活动过程,使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能切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我学会”转化为“我会学”。如关于“分子性质”的学习,以前都是教师直接将结论呈现给学生,而新教材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苯分子的图像,在讨论交流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探究过程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进行科学探究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通过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讨论与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来实现的。

五、重视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虽然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有其固定性,但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新技能、新方法、新策略和新理念等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学习,教学中的不当或有待改进之处要通过反思加以完善。总结和反思教学实践经验的方式有多种,如教学日记以及个人教学心得等。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这些方式给自己的教学实况留下记录,也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发展路径做长期的跟踪,对自己的进步做长期的分析,进而找出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的环节。另外,同事观摩与教学评议、教学经验交流会、化学教学专业网络活动等也是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研究动态,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有效途径。我们始终坚持在每周集体备课中,对每一阶段的新课都充分做好总结和反思。

在新教材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认为,这套教材体系全新,图文并茂,体现了教材了开放性,鼓励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但在教学中也面临着一些疑难和困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安排不尽合理

新课程教材编排存在着先天不足,首先教材编排与学校课时安排存在矛盾,上课只能是四十五分钟一节课,而有不少内容教学中不知如何安排课时才好,讲少了造成教材很难顺利完成,讲多了很难给学生思考探究的余地;第二,把教材分成上下两册,特别是下册内容过多,更是难为了师生,如今中考复习都是赶进度抢时间,升学看成绩,这样把教材分成上下册,更是加剧了矛盾,教学中造成前松后紧,教学效果严重受到影响,而要在短短几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学完下册内容谈何容易,何况还要出成绩,这样的难度可想而知;第三,教材有些改编包括实验的选择是非常好的,但也有不少内容的安排过于零散,难以把握知识的深浅程度。如:酸、碱、盐的性质,学生也不易掌握。总之,新教材存在的缺陷很容易影响到新教学思路的全面实施。

2.教参没有起到作用

有些教学及实验在教参上应有相关的建议,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少走弯路。但现在的教参内容非常简单,根本起不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总之,实施新课程是大势所趋,新教材是适应现时的素质教育理念的,而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与以往教材不同,新教材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开放的探究学习。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猜你喜欢

新教材化学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教材精读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教材精读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