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03-03吴再成

关键词:思维能力素养思维

吴再成

(福建省南靖县第二中学 福建南靖 363603)

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吴再成

(福建省南靖县第二中学 福建南靖 363603)

语文学科在学生的成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需要教师和学生予以足够的重视,开展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落实语文学科目标。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从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入手,才能从内而外的提供给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思维能力训练,并注意做好教学的评价工作。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其语文成绩。

中学语文 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语文学科能够相对系统的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注意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应当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而学生综合素养和各方面的提升需要以一定的思维能力为基础,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以一种相对合理的思维形式来看待语文学科,灵活运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等来理解和学习语文知识技能。中学语文教师要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管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1]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需要教师给学生足够的信任,将一些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分配下去,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使其感受到教师对其语文能力的信任。这样教师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了自信心,能够让学生在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查缺补漏,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得到了思维能力的锻炼。其次,部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表现不够活跃,怠于思考,导致思维能力不够高。因此教师需要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之下更为深入的认识文章内容,了解每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2]

例如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收集与鲁迅相关的文学常识,并了解本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在课堂上互相交流,了解本篇课文的感情基调,初步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则需要根据文中主人公对“长妈妈”情感态度上的变化来讲解课文,可以提问学生:文章围绕“阿长”讲了哪几件事?作者对“阿长”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这样两个问题就能够将整篇文章串联起来,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得到思维能力的锻炼。可以说教师给了初中生足够的信任,让其找到发挥自身能力的空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在思考中得到了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开展思维能力训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思维能力训练,从而更为科学的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语文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思维的敏捷度、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深刻性三个角度来开展思维能力训练。就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度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语文练习,并针对学生练习的准确度,给学生一定的奖惩。这样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从而不断提升思维的敏捷度。特别是在奖惩制度的设定下,学生能够更加专注、细心的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从而更为牢固的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就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而言,教师可以布置一系列具有一定难度的话题,要求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搜集资料,完成探究,并给出相对合理的答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解决问题。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不会给予任何帮助,学生需要完全依靠个人能力,充分利用自己能够接触到的资料,展开深刻的讨论,从而提升自身思维的独立性。而就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而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一个话题,展开深入的挖掘,真正发现每一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或哲理,并联系生活实际,将其与自己的学习生活联系到一起。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细致阅读文本,将相似的内容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其中的深层含义。

三、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语文教学在针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展教学而活动时,教师需要注意在每节课的最后阶段,开展教学的评价工作,了解学生在课上的掌握情况,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为学生带来更高水平的语文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告知学生,需要针对教师的教学情况作出评价,并针对自身在听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向教师提问。这样学生能够注意力更加集中的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工作,并且可以针对教师的教学设计给出相对合理的评价。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相对高效的掌握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同时也必须结合深入的思考,才能给出中肯的评价。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的过程同样是其思维能力得到训练的过程,可以让教师发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也可以帮助教师把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例如在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完成写作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在课上所讲的写作方法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一些方法得当的学生提出表扬。学生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同时需要结合自己对“抓住事物特征”这一写作方法的理解,给出合理的建议。初中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更为科学的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并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多角度开展思维能力训练,同时注意做好教学的评价工作。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更为科学的角度获得思维能力的训练,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1]胡玮玮,李继峰.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4:56-58.

[2]罗可松.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才智,2013,36:117.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素养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培养思维能力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