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朗读的作用和能力培养的一点看法

2016-03-03李艳春

关键词:范读朗读课文感情

李艳春

(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一面山小学 吉林长春 130600)

关于朗读的作用和能力培养的一点看法

李艳春

(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一面山小学 吉林长春 130600)

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整体感知文章,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得作者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感悟能力。朗读可使学生受到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所以,朗读训练是语文课堂阅读训练当中的重点,教师要重视对于学生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教材,提高语文能力,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和升华。本人多年充实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积累了几点体会:

一、确定朗读目标,读出层次

针对学生认知起点,注重朗读指导的层次性、渐进性和规律性。

1.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读得流利,感知语言的基本意思,要用标准的普通语,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得正确、清楚,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不唱读。

3.结合课文内容,研读关键句子,确定朗读方法。

4.训练学生感情朗读,有感情地读,是指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准确读出词语、句子的重音,能正确处理语法停顿、逻辑停顿,语速合适,节奏自然,能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语调。

二、范读领路,模仿入境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小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感悟能力差,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也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因为范读能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课文的基调是欢快的、高昂的,还是平缓的、低沉的,给学生以遵循。因此,教师范读减少了朗读训练的盲目性,增强了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再加上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模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不亚于老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模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当然,教师范读时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运用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变化,使语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深深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

三、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常见的几种朗读形式有领读、范读、齐读、个别读和分角色朗读等。根据每节课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朗读形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具体可以操作如下:

1.分段朗读

分段朗读便于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句子划分和停顿,通常用于诗句的朗读和文章中比较长的句子的断句朗读。教师在指导分小节朗读时要将句子中需要的停顿的地方用分隔线标注,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句子意思,避免学生因为不理解而 把句子读破导致不能正确表达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分隔练习,举一反三,提高在朗读中正确停顿的能力。

2.分角色朗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内心世界是很纯真的,他们有着爱憎分明的感情,他们很善于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训练。

3.轻声朗读

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大声地齐读,因为在齐读的过程中,有些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为了跟上其他学生的朗读速度而忽略了对于文章的理解,导致思维受到影响,课文读完了却毫无所获。所以,在要求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最好采用轻松朗读或者默读的方式,以此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四、结合学生认知和阅读实际能力,因材指导。朗读训练并非一日之功,须长期扎实地训练

1.首先读准读准确:在初读课文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读准、读通课文,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当众朗读,教师特别注意听准学生的朗读,及时纠错。

2.精心设计激发兴趣:设计好导语,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范读课文对全体学生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唤起学生美的感受,激发他们朗读的欲望;提出恰当的阅读目标要求。如课文讲了什么事,文中最精彩、最感人的是那部分等。使学生读有目的,能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3.适当点评。小学生喜欢表扬,对读得好的同学及时表扬,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听的同学来讲,也会努力争取读好书,争取得到老师的表扬。在老师的鼓励中,学生会产生更强的成就心理,更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主动阅读。

总之,教学中可结合学生年龄和教材特点,采用朗读竞赛、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加深理解,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朗读时能读出课文的节奏和韵律美,真正使情感得到熏陶和升华。

猜你喜欢

范读朗读课文感情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青铜葵花》选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带着感情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