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问题意识的引入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6-03-03舒青江西省九江三中

新课程(中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西域本课解决问题

舒青(江西省九江三中)

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问题意识的引入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舒青
(江西省九江三中)

在每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个体生命生涯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探索世界的一个重要方式。正是由于人的这种生生不息探索问题的精神,人类发展历程才迥异于其他物种。历史这门学科正是关于人类发展历程的记载,它肇始于人类文明微光初现之时,又延续至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万花筒般几乎包含了一切人类活动。面对这么一个内容庞杂的学科,如何在初中三年系统翔实有效地把握人类发展的几千年历程,既是学生的学业任务之一,又是老师须时时刻刻考量的。现实既由历史发展而来,又不断影响着历史,现实与历史实则紧密相连,基于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将学生平日所见所思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然后在解决问题完成新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生活这个更大的课堂中寻求答案,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下将从初中生身心状况和历史知识水平分析、以教学案例说明在课堂中如何引入并培养问题意识和如何通过此种训练以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三个方面予以叙述。

历史;问题意识;自学能力

一、初中生身心状况和历史知识水平分析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这段对青少年的勃勃生机有着生动的描绘。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自我意识逐步觉醒和性格重塑的重要阶段,他们情感丰富,喜欢表现自己,希望引起他人的关注,对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如海绵吸水般强力吸收着各种信息和资讯,可塑性极强。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正是结合了学生的这些特点,在凸显中外历史发展梗概的同时注意发掘不同事件和人物背后的故事,配以丰富多彩的图片,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历史课上要学什么、怎么学,历史与现实有什么关系,他们茫无头绪。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初中生完全不懂历史,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学生大都或多或少接触了不少自己感兴趣的历史故事,况且我们生活的今天正是由过去发展而来,与过去(历史)密切相关。

二、以个案说明在课堂如何引入并培养问题意识

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初中历史课程设置一般为一周两节,课后作业较少,如何高效利用课堂提升学生把握历史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将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教材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为例,说明如何将问题意识引入课堂并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带着问题通读全篇课文——全局把握

一课的标题一般涵盖了该课重点内容,本课设置的三个问题即从标题入手——谁通西域、丝绸之路走向以及西域与丝绸之路之间的关系,给一两分钟思考时间,在学生急于找到答案的心理下,让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通读全篇课文,以从整体上把握本课重点,一边读一边动手找答案,读完立马请学生回答。这种主动阅读不同于被动阅读,它以问题方式刺激学生寻找新信息,让学生在更短时间内把握更多有效信息。

2.解决问题并展开学习——夯实基础

在解决问题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跟随学生一起逐步解决问题。比如,第一个子目“张骞通西域”,学生都可以答出通西域的人物是张骞,在这里可继续抛出问题——张骞通西域的功劳究竟有多大?为何今天我们如此看重他?这与西域的地理范围有关,西域一般指“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地方”,但“更远地方”,学生会有争论,有学生认为包括欧洲,有学生认为最多包括亚洲,在陈述各自理由后教师可请学生据此判断,然后再总结更远地方实际只包括亚洲。如此偏远“蛮荒”之地,张骞不顾个人安危两次出使,最终加强了西域与汉朝联系,拓展了中国疆域,这是他的伟大贡献得以青史垂名的原因。本课第二子目“丝绸之路”,关键在于丝绸之路地图方位的识辨,这个大部分学生在仔细阅读后也较容易找出答案。但西域和路上丝绸之路这两者的关系,由于课本没直接给出答案,学生一下子可能没办法回答,教师在前两个子目学习的基础上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寻找二者关系,即丝绸之路是在汉朝加强与西域各国联系并管理部分地区基础上兴盛起来的,这样本课主体内容内在逻辑也得以厘清。另外,海上丝绸之路和东汉班超经营西域作为补充内容。这三个问题都可分别请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讨论判断正误并给出理由,教师最后总结并板书。整个课堂,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在这三个问题的解决上(自己是否找对答案),注意力相对比较集中,而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基本囊括了本课重点,学生既体会到了成就感,又掌握了知识点。

3.总结知识并提出问题——拓展学习

在完成本课学习后,教师可以重新提出上述三个问题,要求学生在不看课本的前提下简洁叙述,进一步巩固和总结本课要点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抛出更多与现实相关的问题:如,在了解张骞通西域的故事后,你可以从张骞身上学到哪些仍适用于今天的精神品质?汉武帝在武力制服匈奴人后,为什么没对曾受匈奴控制的西域各国也采取武力控制方式而是通过和平友好方式与之相处?这对我们今天与他国处理关系有何启示?这些与课堂内容结合的课外问题,将历史与现实糅合起来,真正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带入现实生活,实现“以史为鉴”,不再将历史看成死记硬背的书本知识。

三、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教育专家呼吁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原因,究竟如何提高,专家意见各异,不同学科,方式也不尽相同。在几年的教学经验摸索中,我发现这种通过设置问题解答问题的方式对学生主动学习有很大帮助,带着问题学习的学生思维更活跃,积极性也更高,随着知识的积累,他们往往会不满足于仅仅回答课本问题,而是提出更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已远远超出了课本范围,要想回答就需要自己更努力去发掘,无形之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都在逐步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重要的原因。

黄法祥.“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 2009.

·编辑段丽君

猜你喜欢

西域本课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班超出使西域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西域散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