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倾听之探析

2016-03-03华农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

新课程(中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恐惧心理动作心理

华农(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倾听之探析

华农
(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

课堂是教师主导的舞台,在传统观念中往往是教师“说”而学生“听”。但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不但要意识到学生是要听,也需要“被倾听”。可在目前的教学现实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运用“倾听”这一方式时,由于诸多原因而存在着“倾听”的误区。试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倾听运用的误区入手,对它做一探析,期望对有效地运用倾听有所启示。

高中历史;倾听;缺失;措施

倾听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素养,是交流的中介,是指“把感官、感情和智力综合起来,寻求其含义和理解的智力和情感过程”。学会倾听是教师最基本素质要求之一。但就当前的课堂教学实况来看,教师单方面强调学生倾听的居多,而教师倾听学生缺失的现象严重。对这一现象,许多教师既没有认识到问题之所在,更不用提如何去解决了。

一、课堂教学中有效倾听的“缺失”之现象

1.满堂灌是课堂倾听缺失的极端表现

长久以来,课堂是教师主导的舞台。“言说”习惯于被看成是教师的“权力”,而“倾听”则成了学生的“本分”。如果课堂上绝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喋喋不休在讲,甚至整节课都是满言堂,那课堂效果如何?当课堂上只有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时,作为“唱戏”的对象——学生,就会逐渐丧失自我,也慢慢丧失话语权,成了课堂的配角——“观众和听众”。这种情形下,丧失了主体地位的学生怎么能进行真正的思考?怎么能实现新课程所要求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同样,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也成空话一句。

例如:在学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的《圣雄甘地》一课时,我以为学生不了解这个人物,因此自己来了个“满堂灌”。上完课后自己觉得讲得出神入化,感觉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事后一问学生:“如何?”学生回答:“听天书一样。”

2.假装倾听或拒听

课堂上往往有这么一种现象:老师提问后,看似在倾听学生的叙说,实际上却心不在焉。对学生的回答,常常没给实质性的回应,往往等学生说完后,就自顾自地把答案说一下,对学生的回答不给任何评价,给人的感觉是让学生回答仅是形式而已;有的甚至在学生刚说了一半时,就迫不及待地打断学生的回答,自己直接说;有的是不问青红皂白,一律先表扬了再说,即使学生答错了也如此;更有甚者,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他人注意倾听,可自己却在低头翻看教案……

3.偏听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听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听的对象

在倾听的内容上,相当多的老师往往只愿意倾听那些所谓符合预设答案的声音。因此,当第一位学生没有按老师预设的答案回答时,教师会接着叫第二个、第三个学生。而对学生不一样的想法,即使言之有理,仍然不会被认同。更有甚者,有的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只是让学生猜测自己内定的答案。一旦学生回答不出,就不断提问,直至得出教师最为满意的结果,还美其名曰为引导学生。这些并非从学生心中自然产生的答案,带有片面性,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教学的真实性,也偏离了新课程的本质。

在倾听对象上,绝大部分教师常常习惯于只提问目标学生。这部分学生群体比较固定,他们有的性格外向,有的与老师比较熟悉,更在于他们能大致回答出所提问题。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虽然在班级中占大多数,但是由于性格内向、成绩中等偏下等原因,他们在课堂交往中往往缺乏表达的机会而沦为“听众”和“看客”。久而久之,他们也习惯于这种状态,习惯于保持沉默。如果缺失了对那些处于弱势地位学生的声音的优先关注,追求课堂倾听的有效性就有些肤浅、有些偏颇、有些形同虚设了。这种所谓的“关注”,我们不禁要问:我们舍弃了什么?或者说,它让我们的课堂倾听失去了什么?

二、课堂教学中有效倾听“缺失”的原因及措施

1.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目前的信息社会里,课堂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唯一途径和场所。教师应该看到,许多学生某方面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甚至超过自己。特别是我们的高中历史课,它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知识丰富、资料繁多、思想观点的主观性等更强。作为老师,他是不可能穷天下之书的,也不能以一己之见涵盖所有观点,再加上现代资讯的发达,有些学生在某些方面所获得的知识肯定比老师还多。在上课中,我就碰到学生知道而我不了解的情况多起。所以教师应当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念,合理利用学生的观点。但在现实中的课堂倾听经常会漠视这个前提,因为许多教师总是天然地认为“言说”是教师的权利,“倾听”是学生的“本分”,因此课堂倾听经常会落入一些“陷阱”(如上面所说的诸多倾听缺失现象),如此还能追求什么样的有效倾听?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缺失了实在的意义。而追求有效的课堂倾听,是对高中历史教育的核心价值的追求之一。因为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道德、健康、活泼、独立、有能力的人。我们必须明白,师生之间的交流已不仅仅是标准化答案的交流,也是全面的思想,情感的交流。

2.认真备好课,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理论更为重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进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前进。而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要求教师必须从“以教为本位”的教学观转向问题都会给学生造成恐惧心理,甚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对跨越式跳高的学习失去信心,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阻碍技术动作的形成。

2.客观因素

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除了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掌握技术动作的好坏等原因造成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外,客观因素也是造成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因沙坑等设施条件不够完善影响学生技术的发挥;因场地湿滑、地面不平,造成学生在进行跨越式跳高时摔伤;因教师急于求成对学生要求过高,没有根据学生掌握动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练习等等。在练习中,其他学生纪律的好坏也会给正在练习的学生造成紧张或恐惧心理,导致练习失误较多,影响技术动作的完成。主观因素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对待,努力寻找有效的练习方法,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由于客观因素产生在练习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只要我们教师在安排练习时加以注意,就一定能解决。

四、对策

1.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在跨越式跳高的学习中,要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动作,最好的方法是消除学生对跨越式跳高产生害怕心理,一旦心理因素克服了,出现的问题就能很快解决。克服恐惧心理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分为心理克服法和技术克服法两种。心理克服法是在教学练习中,必须使学生在心理上克服对跨越式跳高的害怕,从而才能让学生有勇气、有毅力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作为体育教师就必须要耐心地启发和鼓励学生,多用鼓励性和暗示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还可以采用赞扬方法,对一些能跨越一定高度的学生采用赞扬的方法,多给学生赞扬性的语言,通过赞扬性的语言使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时取得的成绩,这样学生才会更有信心、更有兴趣去学习跨越式跳高的技术。

技术克服法是克服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最根本方法,虽然教师的鼓励对学生心理克服非常重要,但单纯的鼓励是解决不了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的,最终还是要靠技术的转变。学生在做练习时不可能因为完全听教师鼓励性的语言就能消除产生的恐惧心理,因为鼓励性的语言对有的学生不起作用,有些学生的动作依然无法改变,心理恐惧仍然存在。忽视技术动作的重要性,会使学生学习停滞不前,只有掌握好技术动作,才能完全克服和战胜恐惧心理。

2.教学时应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对学生不应急于求成,应从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动作着手,逐步提高和完善技术动作,最后使跨越式跳高技术在学生心理形成定型动作。根据循序渐进原则,从易到难、从简变繁,在不断掌握和提高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时,逐步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从产生恐惧心理向克服恐惧心理转化,最后战胜恐惧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每个学生个人的身体素质、个人理解能力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3.教学时应注重技术为主、区别对待的原则

教师教学时应注意以掌握技术动作为主,只有让学生不断加深对跨越式跳高技术动作的学习,他们才能更快地掌握技术动作。技术动作掌握不熟,会导致学生在练习中出现错误动作,从而产生对跨越式跳高恐惧、害怕心理。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加强学生对跨越式跳高技术的掌握和提高,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对于完成动作较好的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不断提高动作技术的完成质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对跨越式跳高比较差的学生采用先确立其正确动作,通过缩短助跑距离、降低高度等方法,反复进行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表象能力;第二,对于学生出现的一些错误动作要重视,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动作,不要急于求成,应抓住问题的重点,加强正确技术动作的练习,使出现错误动作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纠正后有所改变,在学生的大脑里建立起新的技术动作。

五、结论与建议

1.在跨越式跳高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对跨越式跳高产生恐惧心理是普遍存在的

特别是在学生学习跨越式跳高的初期,学生对跨越式跳高产生恐惧心理更普遍,但随着跨越式跳高技术动作的逐渐掌握,恐惧心理逐步被克服,有恐惧心理的学生逐渐减少,这也说明多尝试可使学生的技术动作变得越来越熟练。

2.学生产生的恐惧心理是阻碍学生发挥其能力的最大的障碍

恐惧心理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学生技术动作完成。无法克服恐惧心理,也就无法较好地完成技术动作。

3.克服对跨越式跳高产生恐惧心理

除了老师的鼓励和指导外,更主要还是依靠学生自己去克服心理阻碍,树立起对跨越式跳高的信心和毅力,战胜困难。

[1]熊西北.田径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2]李晋裕.学校体育大辞典[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

[3]陈洁敏.跨越式跳高的教学重点[J].北京: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

[4]章莺.跨越式跳高技术教学和训练的心理诱导[J].北京:中国体育科技,2001.

·编辑段丽君

猜你喜欢

恐惧心理动作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帕金森病患者跌倒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动作描写要具体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拳击训练中克服运动员恐惧心理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中学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对策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