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
2016-03-03朱家福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中学
朱家福(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中学)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
朱家福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中学)
课程教学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主渠道,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为确保课程教材改革顺利进行,就必须改变广大教师习以为常的课堂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式;学生;自主性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单纯历史知识传授的单一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多元化的交流,更加有力地为个人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一、改变新知识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要进行自主学习也需要有教师的引导,特别是学生在接触一些新知识的时候,而学生往往借鉴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呈现新知的方式。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就是从课堂呈现新知识入手。对于新知识的呈现是学生感受新知识的第一印象,呈现的方式是否精彩直接影响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效果。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中心,教师在教学中单独拥有权利,学生则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质疑、讨论、分析、总结,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教师巧妙地设计新知识呈现方式,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大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新知,学生更可以根据老师的呈现方式来举一反三地自主学习新知识,提高个人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为自主学习提供多种渠道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科融合和学生情感体验。而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造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情感意识。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游戏、小组讨论、对话、表演、实践活动、观看视频等多种方式把新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连接起来,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时涉及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渗透情感教育。
三、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课程改革教育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不仅要看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充分发挥,更要看学生的主体是否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通过学生主体的充分参与、主动探究、主体发展来衡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实现双主互动。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互亲互爱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与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权利,从而创造一个双向和谐的优良教学环境,这样,师生共同参与,就都能从双向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收益,互相信任,互相合作,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那时,教师也会把学生犯错误视为必然,不过分苛求,因材施教,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就不再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此时的学生,也就不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主体。
在传统教学中,对一个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以分数为唯一标准。事实上,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部分学生通过了考试,甚至成绩优良,但并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目标;在历史学习中,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盛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低下,创新意识不足;学生很少对现实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种现象,造就了大量的“高分低能”的学生,这种情况也显然不利于学生真正的发展。
实践证明,改变历史课堂的教学方式不但能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主性,从各方面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编辑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