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2016-03-03谢家居福建省将乐县第四中学
谢家居(福建省将乐县第四中学)
初中数学中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谢家居
(福建省将乐县第四中学)
近些年来,新课程改革正在进一步的深化之中,新课程改革对于课堂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阶段,数学既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所以说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初中数学无论是对学生的中考还是进入高中后的学习而言都非常的重要,所以教师必须要在此阶段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所以说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往往与课堂效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高效课堂的构建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说广大教师必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掌握相应的知识。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初中数学课堂效率低的原因
课堂效率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也必然受到影响,相反,如果教师积极地采取措施构建高效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必然得到大大提高。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之所以会出现课堂效率低下,主要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
1.对教材过度依赖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说教师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虽然教师只是引导者,但是他们对于学生的学习仍然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教师采取不当的教学方式,将会使课堂效率大大降低。比如说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于课本过分的依赖,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只注重对于课本上知识点的讲解,而没有以一种更加合理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没有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这样必然不能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因此久而久之,也就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2.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
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教师引导的,所以说教师必须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课堂教学进行严格地把控。但是当前许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往往在时间分配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许多教师都没有合理安排和分配课堂时间,他们将课堂时间都用来进行相应知识点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是否能够接受等问题,也没有关注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这样的课堂时间分配方式是极不合理的,一方面,教师一味的讲解没有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另一方面,教师讲解的内容过多,学生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消化的,所以虽然教师看似在课堂上讲解了很多的知识点,但是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因此,课堂教学效率依然十分低。
3.学生的情况复杂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数学基础也基本不一样,而在一个班级中有许多的学生,这些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往往很容易就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但是那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很难跟上教师的进度,所以就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再加之部分学生性格较为内向,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往往不敢向同学或者老师请教,所以说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不是很好。如果班级中这部分学生长时间保持这种学习状态,他们可能会产生厌恶数学的情绪,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难以开展,最终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一些学生家长由于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不能够给予学生良好的家庭教育,这样就会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受到进一步的影响,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极其不利。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1.转变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以教师讲为主体,而要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教师必须要转变其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学生应该作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所以说在进行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只要学生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数学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而不是简单的做题,所以说教师应该注重教授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运用合理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思考。只有教师转变其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也才能够更好。
2.进行有效的课程导入
许多初中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往往会感觉到十分困难,久而久之,这种畏难情绪就使得他们逐渐丧失对于数学的兴趣,所以说在进行数学教学之前,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课程导入,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虽然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但是教师仍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将数学学科中相应的知识点具体化,从而使学生更加易于接受。比如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依据相关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相应的数学问题,然后再结合该情境对这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加以总结和解决,最终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3.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还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小组内部的学生对相应的数学问题进行探讨,用合作的方式来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同,学生与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很难产生共鸣,但是同一班级的学生往往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因此他们对于同学的问题和观点,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一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优势互补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比如说,在对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习小组进行研究和讨论,对直角三角形的特征和规律加以总结,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的总结,他们的记忆往往会更加深刻。
[1]张祥.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版,2013(11).
[2]徐利国,徐占祥.学习行动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动力[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20).
·编辑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