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情境教学设计与创新

2016-03-03苏月堂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1期
关键词:泰勒斯内角三角形

苏月堂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古竹中学 福建龙岩 364100)

初中数学情境教学设计与创新

苏月堂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古竹中学 福建龙岩 364100)

要使学生在数学教学情境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处于一种自主探索知识的状态,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自信的积极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数学情境一般有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实验情境、活动情境等几种类型。

初中数学 情景教学 设计

教师为学生的成功学习设计良好的环境,这种人为设计的教学环境,我们称之为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情境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的思想进入最佳状态,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我在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有意识的关注和积极探索数学情境的设计,积累了一些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运用悬念问题,创设情境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 学生的思维活动有赖于教师精心地点拨和启发. 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应以启发学生思维为立足点. 而悬念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手段.

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中,首先,在回顾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会不会存在某种关系呢?”这种纲领性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还达不到确定的导向作用,学生可能会对角与角的相等、不等、两角之和(差)与第三个角的大小比较等等问题进行研究,当发现这些问题只对某种特殊三角形有意义时,他们的思维可能会指向“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我适时地提出:“请同学们画一些三角形(包括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观察一下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联系. ”经测量、计算,学生发现三个内角的和都在180度左右.

我再进一步提出:“由于具体测量会有误差,但和数都在180度左右.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否为180度呢?请同学们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看一看,构成一个怎样的角?”学生在完成这一实验后发现,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构成一个平角. 经过上述两步实验,提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的猜想就水到渠成了. 接着,我指出了实验操作的局限性,并要求学生给出严格的逻辑证明. 在寻找证明方法时,我提出:“观察拼接图形,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可凭借实验操作时的感性经验找到证明方法. 实践操作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定理的猜想,而且受到了证明定理的启发,显示了很大的智力价值。

二、故事化情境

学生往往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而创设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条适合学生的方案。

例如,在学习“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第二课时,可以对学生讲一个故事:古希腊有个哲学家泰勒斯旅行到埃及,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埃及伊西达神殿的司祭长陪同他去参观胡夫金字塔,泰勒斯问司祭长:“有谁知道这金字塔有多高吗?” 司祭长告诉他“没有,古代书本中没有告诉这个,而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使我们不可能大概地判定这金字塔有多高.” 泰勒斯说“可是,这是马上可以测出来的,我可以根据我的身高测出塔的高度.”众人感到惊讶,说完,泰勒斯随即从白长袍下取出一条结绳,在他助手的帮助下,很快测得塔高131米.(讲故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图片)故事讲完后,学生都产生疑惑的眼光,这时教师问:“谁能说出泰勒斯是如何测出塔高吗?”,学生面面相视,回答不出,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告诉学生:下面即将学习的相似三角形的内容就能帮助你解答这一问题……等学完新课后,师生回过头来思考泰勒斯是采用了一个什么原理测量金字塔的,这样一个自然延伸的教学情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巧编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上传统的习题,可以使学生掌握热练的解题技能,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还应当适当编设一些课堂练习题。(1)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2)设计开放题(题目的条件不充分,结论有多种性)例如:“比较大小:5a与3a”,就是一道很好的开放题。以上两种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多向立体思维选择信息,全方位观察思考,运用多种知识来重组解答,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充满思考性的练习题即使学生没能完全正确解答出来,也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去编设习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多思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急于一下子把方法原理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只会忙于“收拾”,而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探索思维中获得知识。例如讲授一元一次不等的解法:

例1:解不等式 3(1+x) 解:去括号,得:3+3x 移项,得:3xxlt;9-3

合并同类项,得:2xlt;6

不等式两边都除以2,得xlt;3

“无问题”教学可以是照本宣科,学生很快便会“依葫芦画瓢”,不知“所以然”,当然就难以有应变思维了。“创设问题”教学,教师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不等式的结果(解集)的形式是怎样的?②结果(解集)的形式与原题的形式有哪些差异?③如何消除这些差异?

学生有了问题,自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在学习新内容时,如果都能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思维的培养,如上例,学生弄清了去括号,移项等……是朝着解集的形式转化的目的后,对于解不等式 ,也就能很清楚知道“第一步是去分母”了。这也就是我们所希望的创造思维能力所起的作用。

时代要求我们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多给点思考的机会,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必将成为我们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1]王渭义. 走进新课程 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20)

[2]王红侠. 浅谈数学兴趣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J]. 新课程学习(综合), 2010,(08)

猜你喜欢

泰勒斯内角三角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天上掉下个“泰勒斯”
三角形分割问题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画一画
倍角三角形的几个性质 
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