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2016-03-0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1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语文

黄 卓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边屯中心小学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浅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黄 卓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边屯中心小学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具备与人合作的能力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谈谈如何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要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最后教师要重视选择适合于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材料。

小学语文 小组合作学习 策略

合作学习自古以来都受到教育者的重视。两千多年前的《学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就是对同伴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的说明。我国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同样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有利于培养其竞争意识,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

一、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

布鲁纳认为现代教育方法应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合作教育派的教育家们指出,教育过程应该是“人际交往的过程,正是师生关系的问题已被提到了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之一”,这说明素质教育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必须以平等为基础。教师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普通一员,放下架子,与他们诚恳对话、交流,同他们合作,从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而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合作,强调学法,共同重视研究如何学,让学生有更多学习机会,更多思考空间,更多发表独立见解的余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和学生共同查找有关的资料(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知识),然后互相交流、讨论。师生融合在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倍增,体验到了合作的愉悦。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各种能力得到了训练,而且还彻底地摆正了师生平等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二、合理组建成员,建立合作学习常规

在众多的合作形式中,学习小组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因此小组的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分组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一般安排4——6人,最好是4人一组。分组要灵活,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综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搭配分工。组长一般先让能力强、学习较好并且乐于助人、有合作精神的人担任。组长按学习的要求,组织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朗读、争辩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学习后,轮流让每个组员当一当组长,展示展示他们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

在每次合作学习中,可由小组选出一名本组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每次要求的不同,代表的变化,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本组代表,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愿望,也可增加学生合作的信心。

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各组侧耳倾听、仔细观察,及时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在巡回中就如何清楚明白地表达交流等巧妙指点,有针对性地耐心细致地辅导,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

三、培养习惯与技巧,促进合作学习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集体性的技艺,需要小组成员都掌握一定的能力和技巧,否则小组活动只能停留在形式上,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何掌握这样的技巧呢?我的做法是从习惯抓起,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巧。

1.从习惯抓起,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思考之上,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学生必须有自己的思考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思考当中去,我着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习惯,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提高就有了保证。

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我又在关键处予以指导,学生也就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也不迷信权威,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不仅要肯听,更要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并加以思考,从而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合作学习,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为此,我也是逐步要求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听清别人发言的内容,不重复别人的发言;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自己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虽然,这“三听”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耐心的过程,但我会一直坚持不放弃。

2.规范学生合作学习行为

合作学习尽管是小组化学习,人数不多,但也必须要有一定的规则来约束,我组织全体学生共同研制小组合作的规则,按程序有效地开展活动。如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要一个一个地说,说出自己的见解;别人说过的,尽可能不重复;轻轻地说,不影响别人,只要组内成员能听清楚即可;注意听,听不懂的马上问;整理小组研究成果,准备在班上汇报展示等等。

3.建立小组合作竞争机制

首先,每一小组给自己小组取个名字。可以叫出学生感兴趣的名字,如“桃子组”“苹果组”“西瓜组”“草莓组”等等,上新课前我先点名,并将组名写在黑板上(或贴上图片),这样方便以后的对各组的评价,也增强了各组的凝聚力。

接着,小组成员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汇报水平等方面也要进行具体的评价。

最后,是对学生研讨、交流的即时评价。采用各种符号及时标在组名后面,如我发现有位组员的发言很精彩,就给这小组加“一颗星”,组员在活动时配合很好,就加个“大拇指”等等。

总之,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从小学会交往的技能,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1]朱玉翠,王雪梅,林小南.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普童话.2014(33)

[2]李俊.语文讨论式教学中讨论结果呈现方式浅探[J].语文教学之友.2012(02)

[3]张华,谢祥琼.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语文
如此交流,太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