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小学语文备课那些事

2016-03-03金小凤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1期
关键词:教材语文教师

金小凤

(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中心小学 吉林长春 130600)

谈谈小学语文备课那些事

金小凤

(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中心小学 吉林长春 130600)

在小学语文一线教学10年,我们深知备课的重要性,但从没深层次追问过,小学语文备课究竟备什么?怎么备?一位老领导的“问备课”随笔,引发了我对备课的重新思考。

备课,过去我的理解就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的教科书、教具,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设计的教学方案等。其核心是以“教材为中介”的对语文课程的领悟和把握,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可行的教学流程,并通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加以落实。现在看来,我们的这种单一的备课观是狭隘的。备课实质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需要我们多层面去解读它丰富的内涵:钻研教材,研读教参,撰写教案是备课;与学生交流,了解学情是备课;翻阅书籍、收集教学资料,了解课程资源是备课;研究教育理论,锻炼教学能力是备课;与同行切磋、交流教学设想是备课;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还是备课,而且是更高层次的备课。可以这么说,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在为上好课做准备。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先期保证,有效的备课才能实现有效的的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进行备课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备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开放的大语文观,确定不可动摇的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质地位,大量的开展基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语文课程文道统一的思想,《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这里的“统一”不是文加道,而是文中寓道,道中显文,寓教于文,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要扭转语文教学只注重语言训练,而忽视学生人格培养的片面做法;也不要只注重人文思想的贯彻,而忽视语言的训练。一节课中二者不可偏废任何一方。

就拿长春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蜻蜓和蚂蚁》一课来说吧,我首先让孩子先读准生字、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词语和句子的训练,最后回归到文章的段落中去。即“识字——学词——读句——意段”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方式呈现于课堂教学,通过师生与文本对话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重要、劳动的快乐。在引导学生对比理解荒凉和灿烂时,我在出示太阳图片后请孩子们用“灿烂”来说说今天的天气?后面让孩子们说说像“逛来逛去”这样的词语。这样将工具性的训练与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融合在一起,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上出了语文味。

二、备教材

教材是由一定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又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可分为显性教材和隐形教材,显性教材如教科书、教参等,而隐性教材就是课文内容涉猎的文本背后的课程资源。显性教材要把握:课标对学段的基本要求、单元的训练主旨、课文内容之意、基本语文知识之点、重点写作技巧之处、涵养育人之境,这些素材都要弄清楚。对隐性教材的把握要有重点地进行:课文主要内容涉及除语文外的哪个学科知识?有哪些其他专业素语概念?在哪处可以开展课外语文实践,开展怎样的语文实践?课文的创作背景、相关的作者资料、简单的文学常识,推荐的阅读篇目等。

我在教学长春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黄河颂》一课时就发现:学生是11-12岁的少年,思维活跃,对语文学习有深厚的兴趣,对于文中的生字词有能力通过自学解决;但对于《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历史,学生不够了解,对于理解诗歌情感有很大障碍,课堂中应提供音、视频资料解决这个问题。

三、备学生

备课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不同的心理需要。比如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备课时就要考虑采取哪种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需求。

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目前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在此水平下学生前置学习的能力,以及课堂学生的活动能力、课后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以长春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乡村四月》为例,课前我对所教学生的学情做出了这样的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学习古诗方法,而且古诗内容浅显,生字不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是在理解诗意上,而是抓住重点字词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结构美、 意境美, 感受诗歌的魅力让学生体验到劳动带给人们的快乐。为此我在指导学生古诗的朗读上大下功夫,为杜绝“千诗一调”的现象我设计了师生合作读的方式:第一句“绿遍山原白满川”要读出开阔的味道由男生来读,第二句“子规声里雨如烟”读得轻柔有女生来完成,后两句我来扮演,孩子们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朗读得很有韵味。

最后,要了解学生的的性格特点和人格特征。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特点在课堂上就会有不同的表现,而在面对个体时,针对不同表现的个体就要施以不同的方式。如,有的学生特别敏感,内向,不善交流,在班级中属于角落中的学生,那么作为老师,就要多关注他,多鼓励他,多了解他。

四、备方法、手段

基于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各环节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在备课中都要做好预设,如在哪个环节讲授,在哪个环节需要合作讨论,在哪个环节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体验等,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手段包括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的教学手段,备课时要考虑教学手段的应用的适切性和有效性,如多媒体的应用,什么样的内容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呈现,什么时候用,这样用的目的是什么?都要备到位。

比如我在教学长春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蜻蜓和蚂蚁》一课时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两次移情体验:第一次是“好,现在你就是这只自由自在、悠闲自在的小蜻蜓,请你读。”第二次是“如果你肚子饿了,还会想唱歌、跳舞、玩耍吗?”让学生进入情境中,站在蜻蜓的角度移情体验,增强了情感,产生了与文本的共鸣。

至于多媒体的适时运用,我在执教长春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义务领航员》品读第二段时,首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结合重点词语来谈一谈船长心情不好的原因,接下来学生又通过“风浪又大”和“常常发生事故”谈了自己的体会,并且带着自己的想法去朗读,同学们在轻松地交流和朗读中渐入佳境。此时,正是老师添加佐料的时候了,于是,我出示了新西兰科克海峡的地图和一分钟的沉船视频,此刻孩子们的神情更加投入了,我又找一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效果很好,每个孩子都体会到了那份紧张和危险。

备课,真的是辛辛苦苦的活儿,也只有辛辛苦苦,才能快快乐乐地上课!教师要把着力点放在备课上,才能生成课堂的精彩!

猜你喜欢

教材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最美教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