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内容的完善与整合
2016-03-03周蓉江西省抚州市抚州一中
周蓉(江西省抚州市抚州一中)
公民教育内容的完善与整合
周蓉
(江西省抚州市抚州一中)
公民教育关系到公民现代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关系到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实现公民教育内容的完善与整合,是完善公民教育体系,完善思想政治理论的需要。
公民教育;教育内容;完善
一、公民教育的内涵
公民教育是以现代社会的发展为背景,以培养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为目标,以知识的传授、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技能的训练为内容的现代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是现代教育的本质与目的的重要体现。
二、我国公民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1.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现代社会发展不适配
公民教育内容是公民教育的性质和发展状况的具体体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虽在不断发展和调整,但及时有效的教育内容创新不够,反映现实社会与人的发展要求的教育内容未能及时整合到教育系统中并付诸实践,难以与现实状况相衔接,在时代和人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冲击,致使学生出现了一些消极、抵制情绪,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2.现有教育涵盖内容不全面
现代社会不仅要求公民具备思想政治、道德素养,还要求具备现代民主法治观念等适应现代民主社会特点的资格要求;不仅要具备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价值观念、道德品性,还要求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自身所必需的社会经验与能力等等。然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未能充分涵盖这些内容要求。
三、完善公民教育内容,培养现代公民
公民教育是将个体的人格与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并使之达到一定高度和水平,以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实践活动,是培养与造就现代公民的基础工程。教育内容的科学选择与创新是公民教育成功的前提与保证。
1.强化主体意识的培养
首先,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意识与能力。要遵循教育发展以及人的发展规律,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平等观念以及独立思考、创新的意识与能力等。其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强化学生在参与公共生活中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主动的精神,使之了解并遵循公共生活的规则,学会现代民主生活方式,养成社会公共生活习惯,形成一定的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技能,提高学生行使与维护自身权利、履行义务的意识与能力等。
2.促进民主法治观念的养成
我国《小学德育大纲》将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列入小学德育内容中,如要求教育学生懂得在集体中平等待人,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等基本理念;学会过民主生活,知道国家有法律,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知法、守法,学习和遵守与小学生生活有关的一些规则与规定等。在《中学德育大纲》中将培养学生民主和法制观念、宪法、刑法等法律知识,自由和纪律的关系等列为德育内容,为培养学生民主法治观念提出了内容要求。
3.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
首先,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就是要着力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必须立足现实,使学生了解现阶段的中国国情,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其次,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就是要着力于时代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内涵,使学生吸收到更为新鲜的教育元素。最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就是要着力于创新精神的培养。要使之认识到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思想;认识到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努力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以开放的精神面向世界,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4.推进传媒素养发展
媒介自成一个行业,但它已渗透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成为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突破过去技术性、工具性的传媒素养教育理念,不断拓展传媒素养教育内容的内涵,加强学生应对信息社会,服务自身、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将之塑造为现代社会的“信息公民”,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5.加强国际视野与责任意识的拓展与培养
在培养符合本国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的同时,培养学生能够超越一国国界,从世界整体意义上认识世界、处理国际事务、处理本国与他国关系的意识与能力已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为使中国能够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更好地发挥作为世界大国的作用,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就必须不断深化“世界公民”的内涵,丰富国际主义的教育内容,加强“世界公民”的国际视野与责任意识的培养。
[美]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1.
·编辑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