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实用研究

2016-03-03罗丽霞福建省永安市第四中学

新课程(中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课余田径学案

罗丽霞(福建省永安市第四中学)

导学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实用研究

罗丽霞
(福建省永安市第四中学)

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教学方式叫做导学案。每个教师都追求有效的学习课堂,而有效的学习课堂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的。教师用学案作为介质,用导学案作为主要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导学案的使用可以促进师生共同建设学习氛围强的课堂,是完成高效英语课堂的有力措施。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指路人,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学会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探究。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是必要的,而且是极为有效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导学案则极为重要。部分教师在运用导学案进行授课时效果不明显,有的教师甚至忽略学生主体地位,还将传统模式生搬硬套进新的教学模式当中,导致学生学习效果未升先降。根据近几年使用导学案的教学心得,结合实际情况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此类问题。

导学案;英语教学;实用研究

一、初中英语导学案的来源和发展

如今,初中英语教学运用的导学案,是经过多年来全国广大教师同仁共同探索和研究的成果,具备成熟和高效等特征。在几年前由于硬件设施的限制,如纸张尺寸过小,不能全方面、具体地安排和设置教学活动每个具体步骤的进行方法和指导方法,不能真正达到为学生导学的作用,仅仅是预习都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安排;而且导学案进行的前期,教学重点没有重点列出,导致学生学习时间较长且效果不高;一些栏目设置还是运用汉语来进行指示,这不利于构建英语学习氛围等,这都是前期导学案发展的一些缺点。教师在进行导学案教学之前,应当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如学校安排相关教师到其他学校跟班学习一段时间,可请有经验的教师到校讲座入班指导,教师亦可以自己上网自主学习等。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进行交流和学习,学习其他学校的长处,取其精华,根据自身实际学情加以运用,逐渐完善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在“导”和“学”中有着自己独到实用的见解,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英语导学案给课堂带来的改变

1.改变了学科教学中师生使用时间的比例

课前,教师把预先设计好的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照学案上的各个环节进行预习自主学习,在学案中把有疑问的部分标注,带到课堂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探讨。教师完全把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部分学校让教师讲解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35分钟,有的学校甚至教师讲课时间都不足10分钟,这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2.改变了师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固有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通常在讲台上讲述教学要点,学生学习是被动的。将被动式学习转换为主动式学习,让传统模式中的师生角色互换,这是导学案的一项重大突破。学生在讲台上进行分享和交流,教师作为听众和总结引导者,从教学角色上来看,这也是对教学课堂的颠覆。

3.改变了教学过程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般教学过程分为分析知识点、拓展延伸、学习总结、布置作业等几项,而实施导学案的课堂,逐渐将老师需要做的步骤交由学生独立完成,甚至出现一些由学生创立的教学步骤。

三、制订初中英语导学案应当注意的方面

1.内容进行合理分类

将内容集中,并且按照相应的规律进行分类,形成单独却又相互联系的教学版块。突出其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学习,并且按照既定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促进学生养成探究式学习。

2.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让学生学习效率上升

首先要让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教案设计的趣味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教案活动的积极性。难度不宜过大,让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参与进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快乐学习的意识。学生学习成绩进步以后,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部分学生可以以点带面,带动身边同学共同学习,协同进步。

3.突出老师的指导性

初中生心智尚在发展阶段当中,运用导学案固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更多的学生依然需要教师的指导。尤其是面对一些重点的难题的时候,许多学生都不能自行解决。因此,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提出指导和要求。如,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预习和加强巩固哪些内容的学习,用时和达到什么目标,学习完成后的检查方式,小组进行合作式学习时应当怎么进行,侧重点和需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等,这都是教师体现指导性的方面。

四、导学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运用的环节分析

在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更全面地展示了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对教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都可以具体地反映出来。同时教师教学的整体策略和课堂师生共同进步的成长性也都体现出来。学生通过导学案进行学习,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向,多方面考虑问题,从而可以举一反三,学会探究和创新。

1.学生按照学案进行自学

学生运用教师设定的导学案进行学习是以导学案中的教学目标为学习重点,因此在课前学生进行预习的过程中,相关教学教师应当结合学案中的教学目标,给学生制订详细的预习任务和计划,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着问题和任务,并且按照教师制订的学习路线和方法育管理者要对田径课余训练进行有效的项目评估,调动多方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对田径课余训练项目进行专业化和科学化的评估。建立明确化的管理制度,将管理与课余训练紧密结合,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由专业的管理人员加强对其的日常管理,做到上行下效,保证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除此之外,要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带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训练质量。

2.全面提高带训教师的综合素质

中学要全面提高带训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提高田径课余训练的质量和效率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带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田径专业项目的专业素质、对学生培养的思想教育素质等多个方面。同时,中学要加强体育科研,加强对带训教师的再教育和再培训,完善相关的培训与教育制度,提高带训教师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3.重点解决田径课余训练和文化学习的突出矛盾

中学要重点解决田径课余训练和文化学习的突出矛盾,对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形成体教结合的训练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不影响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田径课余训练。体教结合的训练培养模式,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将教育与训练紧密结合,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良好的发展条件,保证学生学有所长,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未来之路的多极化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和训练的良性循环。

4.完善田径课余训练的基础设施

中学要完善田径课余训练的基础设施,要加强与社会及教育部门的多方联动,不断加强对田径课余训练基础设施的投入。中学要与相关的教育结合加强联系,形成良好的统一整体,建立畅通性的沟通交流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强,对中学田径课余训练的财力投入,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解决中学长期以来经费不足的问题,进而加强对场地、器材、设备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保证其标准化建设,提高训练的专业化水平。

总之,加强中学体育田径课余训练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从教师、管理制度、时间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管理,形成良好的田径课余训练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郭晓青.沈阳市中学田径课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3(05).

[2]熊晓红.农村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S1).

[3]徐利民.区域内中学田径课余训练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12).

·编辑韩晓

猜你喜欢

课余田径学案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丰富的课余生活
乡愁导学案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比例尺(一)”导学案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