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相融无穷趣,赏出古诗异样美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古诗词中的情感
2016-03-03陈妹芳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
陈妹芳(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
诗、情相融无穷趣,赏出古诗异样美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古诗词中的情感
陈妹芳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
新课改理念下,学生的学习要求全面综合地提高,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给学生人文性的关怀。为了迎合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要求。初中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中应侧重于古诗词诗意的大体掌握,且通过对整首诗词的深入理解抓准作者写诗词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当前古诗词教学的窘状是:教师难教,学生普遍认为古诗词难理解、难把握,通过寥寥数语,学生难以正确找准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如何正确理解古诗词大意,如何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调,是主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古诗词;情感;初中
古诗词是古人借以抒发情感,表达某种想法和愿望的载体,简简短短几行字传达出无尽意味的思绪与情感,描绘出祖国大好山河,是作者不满或兴奋的发泄……古诗词的魅力就在于此,初中古诗词的难点也在此,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而对初中生而言,学习古诗词不仅要能通过诵读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还要读准文本内心深处所要传达的情感。要想正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就要先理解清楚古诗词的大致内容,只有把古诗词理解透彻之后,才能通过古诗词找准古诗词背后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如何让古诗词教学深入学生内心深处、调动学生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感的境界是每位初中语文教师的理想与追求,也是古诗词教学的一种成功的境界。笔者认为,想要把握住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品出古诗词的无限魅力,诗、情互相融合间铸就初中古诗词教学别样的美,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背景
古人生活的背景与今天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今天的人难以想象和理解诗人“意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悲苦,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微信、QQ,无论你处在地球上哪个位置都能一秒钟联系上,能了解对方目前的心里动向。假如不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学生可能会纳闷:为何要为寄一封信而那么折腾,还要写一首诗出来。孟子曾说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所以在学习古诗词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写诗词的背景非常的重要,有利于学生正确把握作者传达的思想感情。假如让学生知晓古代交通不便,出行靠骑马,一天也赶不了几里路,今天人乘车一天就能到达的路程,在古代却要十天半个月,让学生忽略今天信息发达的生活,把自己还原成一个古代的人去理解这句话的话,就能读出里面的意味来,就能理解诗人内心深处的苦闷,进而找准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登楼第一诗”《登岳阳楼》这首诗,诗题为“登岳阳楼”,光从题目去看,不能体会到作者的任何情感,能获知的只是他登上岳阳楼而已。而从诗句的字面意思来看,我们能看到的是老年时诗人远离亲朋好友,独自一个人驾舟远行漂泊异乡。他看到关山以北战争烽烟袅袅,诗人胸怀家国而又报国无门,于是老泪纵横。假如我们再结合诗人的处境和时代背景去理解,就能找准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晚年举家东迁,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这首诗作于公元768年,768离作者卒年770年仅两年的时间,此间正是他出三峡,漂泊流浪之际,自身坎坷的人身经历国家由盛转衰、战火连绵的境况,让他痛恨报国无门,心有余而力不从,心中不免为国而忧,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在了解诗人写作背景的情况下,学生就能够正确把握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爱国品格。
二、抓意象
想要对古诗词进行有效的赏析,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抓住古诗词中常用的一些意象非常的重要。古人在作诗时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要表达哪类思想感情就会用到表示相关情感的意象,常见的意象有:松柏、竹子、菊、梅是一种不屈和正直的典范,当出现这些词时,可以结合具体诗句从这个方面去考虑;杨柳的“柳”字与“留”字谐音,当诗中有“柳”字出现可以读读看,是不是送别诗的类别,假如是送别诗,作者一般要表达的就是一种依依惜别之情;“梧桐”和“芭蕉”是凄凉悲伤的象征;“西楼”以幽居西楼来寓意相思之苦情……
如,《十五夜望月》一诗中出现“明月”二字,明月表思乡、念亲,再结合具体的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去理解,我们就能肯定地得出答案,它是一首写于中秋之夜,望月表达别离思绪的诗,进而找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有时,我们还要挖掘意向背后的文化背景来理解作者情感。如,李煜的《相见欢》中,“西楼”与“月”这两个意向在一起,为何往往表达一种孤独寂寞之情?原来月亮是从东升起的,照到西楼,此时已是大半夜了,可见词人夜深难眠,这样学生就能理解作者那种无以排解的离愁、亡国之思、被囚的孤苦……
三、赏画面
很多古诗词本身就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古代诗人在写诗时往往情景交融。所以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把古诗词的教学与具体的图画联系起来。通过赏析画面,不仅能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把握,还能通过想象画面走进诗人特定的诗的环境中去,站在诗人的角度,进而找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的《黄鹤楼》一诗,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边读边引导学生赏析诗中画面,写景的诗句每一小句都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从仙人骑着黄鹤远去到诗人独立黄鹤楼远望长江对面景物清晰美丽,景物虽美却是异地之景,接着是黄鹤楼烟波浩渺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脑海,这样对最后一句抒情性的诗句的理解起到促进性的作用,学生就不难理解本诗是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愁。
四、知典故
在古诗词中,很多地方都运用了典故,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这些典故,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够对古诗词的大意得以有效把握,再去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变得相对容易。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学生如果知道这一句中“闻笛赋”是有关向秀思念嵇康的典故,那也就容易理解作者借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表达诗人对自己死去友人的怀念之情。知道了“烂柯人”的这个典故就能感受到诗人被贬谪二十三年感慨人世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又如,《使至塞上》中“都护在燕然”一句,学生如果知道了有关“燕然”的典故:燕然即燕然山,是窦宪率军大破单于军,登燕然山,去刻石记功的地方,那学生就能感受到诗人年轻时勇猛威武的神采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五、品情字
想要让学生通过读一首诗去把握古诗词的大意,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可以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中表“情”的关键字,去窥探诗人内心深处的点点思绪。
比如《泊秦淮》一诗,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一个“恨”字对诗句再进一步理解,逐层解开全诗主题内容,学生就能明白那“恨”是亡国的恨,再联系当时杜牧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社会危机四伏,感到唐王朝前景可悲的时代背景,我们就能容易明白作者要表达的是自己忧时伤世的情怀,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之情。
又如《龟虽寿》一诗,可引导学生抓住一个“志”字体会曹操老当益壮的雄心。
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去品味诗词中最凝练、最传神、最准确地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字,是把握住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初中要学习的古诗词很多,加之要记要背的东西太多,教师在对古诗词的教学不要光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死记硬背的东西在学生脑海中保留的时间不会太长,尤其中考时涉及六册书的古诗词。教师要教给学生有效赏析古诗词的方法,明背景、赏画面、品情字、抓意向、知典故等,诗、情相融理解把握古诗词大意,引导学生正确把握理解古诗词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以达到提高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目的。
陈晓秋.心理念指导下的古诗词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8(10).
·编辑韩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