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乐教乐学”之于中学语文教学
2016-03-03陈练雄
◎陈练雄
古代“乐教乐学”之于中学语文教学
◎陈练雄
“乐教乐学”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始于孔子,代代传承,不断发展。这些古代教育家在“教”和“学”之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辩论证,用简洁精炼、内涵丰富的语言,从兴趣、心性、环境、心理等方面阐述“乐教乐学”的可行和必行性,并涉及到教学的各个层面如教材、教学方法等,为当今教学改革并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针对现今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难题,通过对古代“乐教乐学”教育思想的回顾,企望得到一些借鉴。
一、引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教学活动中,保持对知识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可使学生们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在学习中得到乐趣,这便是“乐学”。“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有些教师并不真正明白“传道授业解惑”的含义,他们习惯于把自己放在“中心”位置,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填鸭式地教学,使学生不能“用知识”,而是成为了“装知识”的容器。这样学生们就会对学习生厌,产生抵触情绪,这不是“乐教”,而是“恶教”了。中国的教育史源远流长,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教育家,他们身体力行,通过教育实践发展了教育理论,其中“乐教乐学”的教育思想代代相传,已成体系。本文通过对“乐教乐学”思想的回顾,针对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试图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二、古代“乐教乐学”教育思想
论资格,语文学科是最古老的一门科目。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而之前,在古代的中国,语文的教学活动包括了哲学、史学、政治、伦理学、美学,甚至是理科的教学。[1](P212)可以说,古代的教师称得上“全能”,并且有许多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提出了“乐教乐学”的教育理念,使得语文教学得以“常教常新”并蓬勃发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乐教乐学”的观点。《论语》开章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乎?”(《论语·学而》)孔子用微言大义的一句话指出了“学以致用”的快乐性。他还把学习分为三个境界:知之、好之、乐之,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只有对知识的学习感到兴趣,才会化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这才是“乐学”。“乐学”还体现在:就算生活艰苦也仍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热情。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论语·述而》),并且称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对于“乐教”,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束脩”即是“学费”,当时指“十条肉干”,如果是“自行束脩”,便是成了师生的名分,那么什么质量的学生都要认真负责地教,显示了孔子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也是对教育工作的信心和热爱。他提倡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这体现了孔子的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先让学生们积极思考,再适时地进行启发,如果仍旧不能举一反三,就不用再说了。孔子的一生都与教育事业分不开,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的精神受到世人的敬重,其弟子颜回感叹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西汉的贾谊在《治安策》中也提到:“故择其所耆,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这段话提出应该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教学的内容。我国第一部教育方面的专著《学记》明确提出了“乐学”的概念,指出:“不兴其艺,不能乐学”,高明的老师应该“善喻”,即“故君子之教,喻也”;《学记》还赞同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表示应该引导学生而不是硬拉硬牵扯他们,就会达到和谐的效果;激励他们而不是抑制他们,就会轻松而快乐;开导他们而不是直接告知答案,就会使学生们自己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学记》中还对“正业”与“余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提倡正课学习与业余爱好应该是互补互助,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样才会使得教学活动张弛有度,严肃活泼。《学记》中还提出:“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这对教师的资质提出了要求,既要了解授课知识的难易,又要熟知学生的差异,然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教学。此外,东汉的哲学家、教育家王充认为:“人生禀五常之性,好道乐学,故辩于物”。(《论衡—别通篇》)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喜爱道义,乐于学习。
唐朝韩愈所作的《进学解》中是这样“乐学”的:“口不绝吟于六艺之义,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沈浸浓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韩愈在《师说》中阐述了“师道”,他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是把“乐教乐学”理论付诸于实践的教育家,他教育学生们:“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来善”(《原毁》),可见,韩愈不仅从学业上加以指导,而且在为人处事方面对学生进行规劝。韩愈的为人与教学使他深受学生们爱戴,所以学生李翱在《韩公行妆》中说:“韩公来为祭酒,国子监不寂寞矣。”也有对他的教学进行的评价:“讲评孜孜,以磨诸生,恐不完美,游以诙笑啸歌,使皆醉义归。”(皇浦湜《韩文公墓志》)
北宋的张载曾说:“学者不论天资美恶,亦不专在勤苦,但观其趣向着心处如何。学者以尧舜之事须刻日月要得之,犹恐不至,有何媿而不为!此始学之良术也。”(《经学理窟·学大原下》)他强调了“趣向”或“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若无兴趣,天资再好也是惘然。“有急求之理复不得,于闲暇有时间,盖意乐则易见,急而不乐则失之矣。乐则生矣,学至于乐则不已,故进也。”(《经学理窟·义理》)学习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充满兴趣的学习才能进步。
北宋的程颢、程颐是“程朱理学”的奠基人,《二程遗书》(或称《河南程氏遗书》)是弟子记载二程平时的言行、言论的著作,书中提到:“学至于乐则成矣。笃信好学,未知自得之为乐。好之者,如游他人园圃;乐之者,则己物尔”,还有“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的经典言论。他们的教学理论是对孔子“乐教乐学”的肯定和发展。南宋的朱熹也说:“读书放宽着心,道理自会出来,若忧愁迫切,道理终无缘得出来。”(《朱子语类之读书法篇》)
明代的王阳明是杰出的教育实践家,对于教育,他说:“今教童子,必使之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誓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传习录》)教师应该“诱导”学生,使他们的情感得以宣泄,心生喜悦才能意气风发,生机勃勃。
综上所述,这些关于“教”与“学”的文章与词句向后人揭示了“学”的真谛,那便是“乐学”,而“乐学”是与“乐教”息息相关的。教师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天性、兴趣及爱好,选择合适的教材,尊重教学规律,培养学生们坚定自信的意志和品质,使学生们达到求知的状态,再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诱发,使学生们能自发地学会怀疑、询问、思考,继而达到“乐学”的境界。
三、“乐教乐学”之于“语文教学”
(一)尴尬的语文教学
中学的各个科目在学生心目中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大不相同。曾经有文章这样评述过语文教育:经过调查,学生们一拿到新书,第一翻看的就是语文书,而上课后,学生们就会说最不喜欢的就是语文课。除此之外,社会上还有这样的流行口号: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顿时“数理化”的身价便拔地而起了。同时,外语——就是英语这一科,由于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增多,近十几年来受到国人的追捧,大街上琳琅满目的培训班真是数不胜数。唯独语文,不可否认,它是国民教育基础的基础。虽然地位不可撼动,但是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们对待语文学习的态度是“冷漠”,对该课程的注意力和兴趣远远比不上“数理化英”。除此之外,经过了小学和初中的语文知识的学习之后,学生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语言文化知识体系,自然而然地就会对高中语文“不置可否”,甚至“不屑一顾”,而语文科的高考试卷似乎跟课文不搭边,在目的性强的高考利益驱动下,语文科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教学上,有的教师实行“讲风盛”的满堂灌,加以机械化的训练和题海战术,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无疑使自己陷入了被动的境地,使语文课没有激情、没有思想、没有创新,堪称是“尴尬的语文教学”。
(二)把握教师的主导地位
曾经有篇小学生的作文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这位小学生用稚嫩的口气说到:希望老师不是做园丁,而是当导游。因为园丁要修剪不听话的枝条树叶,而导游则是负责把美好的事物呈现给游客。这篇小作文引起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思考。语文科目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有许多像《荷塘月色》、《登泰山记》、《背影》、《故乡》等脍炙人口的佳作,学生们本该通过欣赏佳作,领会到其中的自然之美、亲情之美、人性之美,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授课时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地位,从中心思想到篇章段落分析,他们用冷漠的表情把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其中的优美词句和深远的意境并没有被学生们体会到。教师上课没有情感,只带着对应试教育的应对策略和完成任务的心态来上课,这样的“传道授业解惑”并不受学生们的欢迎。实际上,教师的主导地位应体现在“诱导”、“引发”、“引导”上,不为学生作出判断而是引导他们自己作出判断。吴耕民回忆鲁迅当年在绍兴府中学堂讲课的情形时,说到其他的一般教员上课是“填鸭灌注式”,学生们丝毫不感兴趣,“独有鲁迅先生讲课用启发式,深入浅出,易于明了,比喻确当,入耳不忘,有时说话幽默,诱人深思,使我们百听不厌;讲完就记住,无死记硬背之苦。”[2](P11)
(三)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课堂给学生”应该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真正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这谈何容易?自封建社会以来,教育的发展就是以“师”为中心,人常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见教师的地位何等之高;家中祠堂中也摆放着这样的匾额:“天地君亲师”,可见教师是值得人们“祭拜”的对象;就连“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也是把教师摆在了中心的位置,加上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之类的人才选拔方式,更使得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愈发地高大。这种师生间的“不平等关系”延续到现今社会,体现在课堂中就是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心理、情感,不顾学生的学识需求,只考虑自身的情感认知和知识需求,这样的课堂便成为了“教师主体”,“教师中心”,而不是“学生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了,学生便不会“乐学”。要使学生“乐学”,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只要他们感兴趣的肯定会认真钻研。“把点击的鼠标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打开并进入特别感兴趣的区域,以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审美需求。”
(四)语文课“教”与“学”关系的和谐发展
实现语文课“教”与“学”关系的和谐发展,首先,应增强职业道德感,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语文教师应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对语文教学事业充满热情和兴趣,才会爱岗敬业,在教书中得到快乐和享受。同时,语文学科的特点需要教师成为“杂家”,天文、地理、哲学、美学、心理学甚至理学等都应尽可能地多多涉猎,知识水平的提高也是教师“敬业”和“乐教”的体现。其次,应更新传统教学理念,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当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有些传统教学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也满足不了学生们的需求,因为学生与社会接触得多,社会交往的沟通方式形式多样,他们的视界和想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所以教学理念的更新应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且加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及工具的辅助,实现课堂及课后教学多形式化,这样能起到引起学生兴趣和学习能动性的作用。最后,应精心设计课堂环节,兼顾课外语文实践活动。课堂环节设计应该张弛有度,科学设计,并且合理使用,切不可哗众取宠,做一些花拳绣腿的课堂设计来博学生眼球,这样会得不偿失;课外实践活动也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注重趣味性、可操作性以及实用性,让学生们从做中学,从学中乐,真正做到“乐教乐学”。
四、结语
《学记》中写道:“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这段话也是现今中学语文课堂上的某些现状,古往今来,莫不相似。“乐教乐学”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我们可以继承并发扬这一优秀传统教育思想,探索出一条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快乐之路。
最后,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在唤起趣味。语文课有着丰富的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内容,如果教师能引经据典、新意迭出、如数家珍、妙趣横生地作出引导,学生们便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视野,那么这便是一门令人神往的课程。
[1]王柏勋.语文教学情趣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时金芳.语文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陈练雄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 5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