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三位一体的师德教育系统
2016-03-03王银辉
◎王银辉
试论三位一体的师德教育系统
◎王银辉
师德一直是教育领域探讨的热点。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师德理论的内涵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在继承“德高为师”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亦应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以素质教育为教学事业的核心来塑造教师,以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来培养教师,以教师个体的健康与全面发展为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来激励教师,形成三位一体的师德教育理念,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全方位的师德教育系统。
新修订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将“德育为先”置于首位,2012年党的十八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提出成为贯彻“立德树人”的一大举措。当前,“立德树人”已成为“师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涵和首要任务。推进师德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深化师范生教学课程改革,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难题是厘清“师德”的基本内涵。这一内涵的进一步明确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将时代需要与未来发展相结合,将民族复兴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构建“教学事业—学生个体—教师个体”全方位发展的立体化德育理念。
一、以素质教育为教学事业核心的师德理念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教师道德”的简称。所谓“道德”是一种具有社会文化性的普遍意识形态,是一定区域和阶段内人们生活以及行为的规范与准则。“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与规范,以及其所应具备的基本品德与素养的综合性内容。“师德”的基本内涵应密切联系教学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应立足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教育是立国的根本”[1],如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已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故此,中国的教育事业应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引领和指导,使“师德”的基本内涵更具时代性与科学性。
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应成为师德的核心内容。要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不能离开创新精神与科学精神,这就需要将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作为中国师德教育的核心内容,重视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当今之世,一个国家走在世界发展前列,根本靠创新;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根本靠创新。”[2]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我国应试教育产生了诸多的问题与弊端,同世界上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不强,因此,中国教育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便是尽快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为了更好地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提出了“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等重大科学发展理念。创新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创新,人才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先决资源,为了推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创新型人才及其队伍培养,务必应从教育抓起,这就需要完善教师的培养理论,提升教育过程中的创新理念意识。因此,为了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中国的素质教育亦必然要求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作为中国师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成为师德的终极价值追求。“人”既是“教书育人”的主体和客体,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2003年党中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至2012年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与指导思想,已成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没有扎实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谈不上全面的、立体化的师德理念。教育服务于人,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对自我的解放与发展。“我们应该把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让教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民主合作的教学观、科学高效的效益观和以师生个性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新型师生观。”[3]
作为一种关系到整个国家与民族发展的教育事业,其师德内涵应该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与价值追求,既要求具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先进教育思想,又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融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于一体的教育理念,只有如此,才能适应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二、以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的师德理念
关于共产主义的定义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著中将其定义为“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4]。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教育,其教学内容和目标不仅不能离开学生而存在,而且应以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导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获得知识,知识既是目的,亦是手段,是学生学会多读、善思、会用而自立的手段。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树立以学生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教育目标的师德理念,必然要求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以学生为本,打破陈旧的师生关系,建立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学生为本中的“学生”,是指教学实践中的每个学生,以学生为本的“本”,是指根本目标和终极价值,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其落脚点,就是要以最广大学生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根本利益,因此,以学生为本,就是以最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教学目标,势必要摒弃“应试教育”下以“考试”为核心所构建的不科学的思想观念,学校、家长以及相关社会机构或部门不能将充满生机、活力四射的学生变成考试的“机器”,不能单凭分数多少、名次高低、奖项多少或级别高低以及能否升学来考核学生,衡量其能否或是否“成才”的标准,使学生丧失了作为“人”的选择权、主动权甚至尊严。在此影响下,教师时常不尊重学生,仅以考试论成败,时常重视“优等生”而忽略“后进生”,更有甚者会出现辱骂、殴打学生的恶性现象,阻断了学生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因此教师应摒弃“应试教育”模式下的陈腐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实践观。
实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教育目标的师德理念的构建,势必要求教师应该具备热爱学生的基本品德与素养。爱是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是耕耘和灌溉之水。教育若没有了爱,将成为无水之地,无论如何耕耘,终将成为一片荒漠。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才可能教育好学生。只有在爱的氛围中,才能形成自由、平等、友善、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使教育的各项功能发挥到极致。只有在充满爱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才有助于学生和谐、自由、平等、诚信、友善等性格品性的形成。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关爱学生让步于考试升学,优胜劣汰的各级考试竞赛、入学竞争取代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生的做题技巧、死记硬背“功力”等应试技巧与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而勇于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创新能力则被忽视甚至扼杀。一个人只有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3]。学习活动亦是如此,学生只有在充满爱的、民主的、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心情才能愉悦畅快,思维才能积极活跃,学习求知才能勇于思考,敢于钻研,不断创新。21世纪以来,中国在教育领域大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师亦应与时俱进,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勇于承担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以爱心为火炬,照亮学生的内心,营造轻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尊与自信,鼓励学生求知,关心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爱对教师而言,不仅只是意味着奉献付出,亦是意味着一种成就收获。在爱的氛围中,爱学生的职业情感的形成,既提升了教师培养学生的效果并赢得学生的爱戴,又开辟丰富了师德修养的新途径与新内容。
三、以教师的健康全面发展为教育前提与基础的师德理念
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不乏对教师师德内涵的定位和要求,从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及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无细无声”,到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多如繁星般的诗词用以形容、概括、要求老师:既要求为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培养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又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情操和道德。这些内容在以上以素质教育为教学事业核心和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的师德理念中已有详细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最高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进一步开辟并践行了这一根本命题,努力构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教育领域对“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对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入和重视,然而相比较而言,对教师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认识和重视却仍有待提升。“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最低纲领的发展方向,也是最高纲领的奋斗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了包括物质、精神、政治、生态和社会文明在内的、正确处理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经济、文化发展以及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关系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思路。”[6]教师的发展亦不例外,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对从业者在道德和业务上有着极高的要求,既要“胸怀万里世界”,又能“传道、授业、解惑”“呕心沥血育新苗”;作为一个个体,教师的自由全面发展仍存在问题。经调查,很多学校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提倡并要求老师“以校为家”,这其中包含着对老师敬业水准的高要求,但“校”与“家”,事业与个体,诚然有统一之处,但却不能等同,“以校为家”明显以“校”代“家”,以事业挤占甚至取代教师作为个体的生存空间,甚至有违当今“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教师职业必然要求“兢兢业业”、“诲人不倦”,但作为个体的发展,传统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师德观念则有待重新思考、定位,应结合以人为本的科学观,从解决广大教师切身利益的现实着手,尤其是健康问题,切实注重教师的个体身心发展,推动教师个人事业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教师个体的身心健康问题,应成为教师事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教师的健康身心,就不可能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长远未来;教师若没有科学的身心健康理念,也很难培养出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不仅要培养教师形成科学健康的身心理念,还应健全教师树立有序规范的发展观,鼓励并为教师提供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和职业发展空间,才有可能形成科学的教师教育理念。因此,形成以教师的健康全面发展为教育前提与基础的师德理念,是“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教育理念,不仅有助于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师德理念,丰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育人观,而且有助于践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实现理论与现实的统一,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深入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综上可见,构建科学的师德教育系统理论,应该是全方位的,既要以素质教育为教学事业的核心来塑造和要求教师,同时以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来凝聚和培养教师,又要以教师个体的健康与全面发展为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来鼓励和促进,从而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
[1]陶行知.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2]任理轩.坚持创新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一[N].人民日报,2015-12-18.
[3]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戴跃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
(王银辉 河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475001)
(河南省教育厅2016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师范生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研究”(2016-JSJYYB-013);河南大学2016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师范生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