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初期山西兴县肃反运动探析

2016-03-03王小平

王小平

(西安工业大学 思政部,西安 710021)



建国初期山西兴县肃反运动探析

王小平

(西安工业大学 思政部,西安710021)

摘要:1956年7月至1962年3月,山西兴县县委采用党委重视、调查取证、开展肃反斗争、甄别定案四种方法开展了一场肃清反革命运动。通过这场政治运动,兴县县委改进了基层人事组织工作、锻炼了基层干部、促进了生产,还弄清楚了干部的政治面貌并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同时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对敌斗争的能力,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山西兴县;肃反运动;反革命分子;肃反对象

1956年7月至1962年3月,山西兴县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内部肃清反革命运动(简称肃反运动)。关于这场运动的过程、开展方法和影响,学术界迄今尚未涉及。基于此,本文试对其作一探究,以期弄清这场政治运动。

一、兴县肃反运动的过程

兴县肃反运动从1956年7月开始,先后分七批进行,于1962年3月结束。这七批肃反运动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从1956年起至1957年止,是兴县肃反运动的准备阶段

1956年5月,兴县县委接到地委审干规划后,抽出七个干部开始了摸底工作。6月,县委召开了县委会和各单位支部书记负责干部会议,制定了规划,组织了五人小组,成立了办公室。五人小组由县委副书记、组织部副部长、法院院长、副县长、公安局副局长、兵役局局长六人组成。五人小组下设办公室,有专职主任一人,由文化局局长担任,办公室内分设肃反、审干两个大组,每组三人,设正副组长各一人。省委第九次五人小组会议后,兴县根据工作情况重新规划,又分设财经、政法、党群、文卫、农林水利等五个口,各个口队伍四至十四人,由各口具体掌握,五人小组统一调配使用。

五人小组具体分工是:县委副书记韩耀庭负全面领导责任,法院院长、公安局副局长、兵役局局长负责肃反,副县长、组织部副部长负责审干。兵役局局长参加运动两个月后,调省学习。

7月1日到7日,县委用中央和省委所发肃反审干文件和地委第一批肃反的经验等材料,对肃反专职干部进行了短期训练。训练目的是使干部认识肃反和审干的重要意义,领会政策精神。①此件档案无标题,从内容上看,是忻县地委五人小组办公室兴县检查组对兴县肃反、审干工作的检查报告(1956年10月27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2,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肃反专职干部训练后,五人小组办公室分为两个大组(肃反、审干),正式开始了肃反、审干工作。肃反与审干同时进行,肃反分两批进行,第一批为各机关全体干部和勤杂人员,第二批是全县高完小教职员。

7月14日,兴县县委制定了《关于开展肃反斗争结合进行审干工作的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在全县机关干部、小学教员和机关勤杂人员中开展一个肃清反革命的斗争,分三批将全县干部审查完毕。

《规划》指出,肃反运动要采取先党内后党外、先骨干后一般、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具体安排是:1956年9月至12月,审查党群系统、政法系统、兵役局、财经系统的财政科、税务局、人民银行、农业银行、粮食局、食品公司、油脂公司、县联社、商业局、采购科、畜产处、派去公私合营的干部;1957年1月至3月,审查农林水利系统、工业局、统计科、财经系统的花纱、百货公司、手工业社、文教卫生系统的干部;1957年4月至6月,审查电厂、基层供销社的正副主任、车家庄煤矿、斜沟煤矿、全县的小学教员。

1956年7月,五人小组审阅了全县827名干部的档案材料,审查了96名勤杂人员的历史,经过摸底排队,初步确定肃反清查对象14人,审干对象75人。12月底,肃反调查对象中有三人的问题基本查清,有三人的问题接近查清,有八人的问题查清一部分。审干对象中有50人的问题已经查清,否定了审干对象两人,有23人的问题还在调查。经过调查,14个肃反调查对象和23个审干对象的问题于1957年3月底全部查清。*参见《中共兴县县委五人小组关于1957年继续进行肃反审干工作计划》(1957年1月5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4,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

从1957年4月开始,文教系统肃反开始。县委五人小组审阅档案材料,动员教师采取写自传形式交代问题,并号召互相检举。8月运动展开,11月结束。据统计,县级机关干部中共清查出反革命分子六人,高完小学校教职员中清查出反革命分子两人。其中,受刑事处分者五人,行政处分者一人。*参见《关于县级机关干部和高完小学校教职员肃反运动的总结报告》(1957年12月5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17,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

(二)第二阶段从1958年起至1959年止,是兴县肃反运动的全面展开阶段

1958年1月4日,县委五人小组提出了《关于继续开展肃反运动完成肃反任务的规划》,决定在初小教职员、工商联、公私合营人员、脱离生产的乡干部、基层供销社、信用社干部、县剧团人员中进行肃反运动。《规划》提出上述人员分两批进行,第一批小学教员378人;第二批乡干部242人,基层供销社干部159人,信用社干部85人,手工业社559人,公私合营人员10人,县剧团干部两人,商联会两人,兽医站13人,总共1 072人。时间安排上,第一批从1957年12月开始到5月底结束,第二批从1958年4月开始到1958年9月底结束。*参见《关于继续开展肃反运动完成肃反任务的规划》(1958年1月4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17,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

运动进行过程中的1958年4月11日,县委五人小组制定了《关于1958年肃反运动大跃进的规划》,提出必须加快进度。《规划》说:原计划赶今年年底全部完成,现在改订为小学、剧团的肃反任务于4月底基本结束,5月半前扫尾。其他单位于6月上旬开展运动,7月底全部定案,8月半前将肃反工作全部结束。*参见《关于1958年肃反运动大跃进的规划》,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17,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

这批运动于6月3日提前结束,全县清理出肃反对象42人,其中否定15人,肯定为反革命分子27人,已定案者25人,未定案的有两人。*参见《捷报》(1958年6月3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17,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

1958年10月,县委根据省、地委指示,抽调县委书记处书记冯德周、法院院长孙栓儿、公安局局长王秉国、组织部部长刘秉升、工业局局长李建魁五人组成肃反五人小组,冯德周为组长,刘好义为办公室主任,并抽调了以前做过肃反工作的干部九人,在参加肃反的单位还成立了3—5人的领导小组。

1959年2月14日,县委五人小组制定了《关于开展第五批肃反运动工作的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指出,参加第五批肃反的有新建扩建单位28个,参加人员为3 216人。参加运动的人员包括:老厂调进、合并来40人,学校输送来149人,安置的家属127人,自行吸收的113人,经过组织分配和向各公社调来的2 787人。

《计划》要求肃反工作于3月底结束。具体安排是:2月20日开始在城关镇应参加肃反的单位进行群众运动,时间5天,2月24日结束。2月25日在4个集镇的7个单位进行,时间4天,2月28日结束。3月1日后进行突击调查,3月20日前全部查清。3月20日至月底落实定案。*参见《关于开展第五批肃反运动工作的计划》(1959年2月14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22,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

按照上述计划,2月20日,城关镇肃反单位的群众运动开始。25日4个集镇的7个单位展开。28日全县群众运动结束。3月以后突击调查,经过几个月的苦干,7月10日第五批肃反运动全面结束。据统计,全县共清查出反革命分子4人。其中,受刑事处分3人,劳动教养1人;同时清查出普通反革命分子4人;破获书写反动标语1件,查清责任事故6件,查清一般政治历史问题21人,破获偷盗小集团1起。肃反调查对象李绍华因1943年以后的情况一时难以查清,县委五人小组把他移交公安局继续调查。*参见《关于第五批肃反工作总结》(1959年7月10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22,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

第五批肃反运动结束后,县委五人小组开展了摸底工作,发动了第六批肃反运动。参加第六批肃反的有新建、扩建单位15个,参加人员333人,其中学生213人,外地调来2人,各单位安置的家属及公社自办学校聘请的教员118人。

县委五人小组不断进行反右倾鼓干劲,于1959年12月5日全面结束第六批肃反运动,弄清了两个民办教员的历史问题和17人的一般政治历史问题,清查出反坏分子62人,可疑反坏分子45人,还清查出有历史记载的外籍反坏人员和本县反坏人员流落于外省、县的有187人。*参见《中共兴县县委五人小组关于第六批肃反工作总结报告》(1959年12月8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22,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

(三)第三阶段从1960年起至1962年止,是兴县肃反运动的结束阶段

1960年6月17日,山西省委发出《关于恢复肃反五人小组继续进行肃反运动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迅速恢复原五人小组,在未进行肃反的新建、扩建单位和肃反搞得不彻底的单位重新开展肃反运动。7月11日,山西省委批转了省委十人小组的报告。县委五人小组根据省委、地委的指示精神,结合本县的具体情况,于1960年7月在所有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展开了第七批肃反运动。这批肃反运动到1961年10月结束。

参加第七批肃反运动的有41个单位3 931人,经过摸底排队、群众运动、外出调查、复查等工作,清查出反革命分子1人,查清了12人的一般历史问题;同时将与海外有联系的丁庆利、沙佩芬移交公安局长期侦察。此外,还查清了4名干部的政治历史问题和8名工人的伪历史问题。

1962年3月24日,县委五人小组向地委五人小组提出了结束肃反运动的报告。报告说:我县内部第七批肃反运动于1960年7月开始,于1961年10月全面结束。现经地委五人小组办公室检验小组检查验收,我县第七批肃反运动符合中央规定结束的七条标准,并示我县可以结束。故谨此,呈请五人小组办公室机构撤销。现已把有关肃反文件和档案材料分别移交县委组织部和公安局存档,并将肃反专职队伍转原单位工作,保留五人小组负责办理今后有关肃反工作。*参见《中共兴县县委会关于内部第七批肃反运动工作结束呈请撤销五人小组办公室机构》(1962年3月24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1,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地委五人小组批准了这份报告,兴县肃反运动至此结束。

二、兴县肃反运动的方法

兴县每批肃反运动从开始到结束,一般要经过摸底排队、外出调查、发动群众、小组与专案斗争、甄别定案、复查工作六个步骤。在这六个步骤中,县委开展运动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党委重视

全县肃反运动开展前,县委组织了由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法院院长、公安局副局长、组织部副部长组成的五人小组,并以文教部部长为肃反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全县的肃反工作。*参见《关于县级机关干部和高完小学校教职员肃反运动总结报告》(1957年12月5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17,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在五人小组(审干委员会)之下,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秘书组、审干组、肃反组、专案组、甄别定案组五个小组。各组设有正、副组长各一人,负责领导小组。同时,县委组织一个临时支部,每星期一晚上过党的生活。

肃反领导班子组建后,县委按照上级党委指示制定肃反工作规划,并且将肃反工作列入党委的议事日程。同时,县委召开肃反工作单位党的负责同志会议,安排肃反和生产工作,并指定各单位由党支部副书记负责领导肃反工作。

随后,县委五人小组在专职队伍中成立了党支部,负责在肃反人员中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比如,在第二批肃反工作中,党支部以小的整风形式在专职队伍中整顿过9次。其中第8次整顿是以肃反工作能否大跃进为题进行讨论,经过辩论,树立了跃进思想,制订了跃进计划,研究了跃进的工作方法。*参见《中共兴县县委五人小组关于肃反工作的总结报告》(1958年7月19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17,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

肃反准备工作完成后,县委五人小组要发动群众,开展坦白、检举、揭发运动。在坦白、检举、揭发运动过程中有人自杀,县委五人小组很快开展舆论攻势,孤立反革命分子,打击反革命分子的“气焰”。之后,县委五人小组又发动群众。群众运动结束后,肃反运动转入了小组斗争阶段。在此阶段,县委五人小组对反革命分子除开展小组斗争外,还采用个别谈话的方法鼓励其交代问题。如王佐仁在学习文件中交代杀害了两名群众。根据王佐仁胆量不大,平时相信党的政策,运动中表现较好的情况,县委五人小组确定对他采取和谈。县委副书记找其谈话,鼓励他交代问题。和谈结束后,王佐仁向县委副书记表示,他要彻底交代自己的问题。*参见《关于县级机关干部和高完小学校教职员肃反运动总结报告》(1957年12月5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17,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

小组斗争结束后,县委五人小组要进行甄别定案。反革命案件查清定案后,县委五人小组要报请地委五人小组审批,并要进行复查,主要查错查漏。肃反运动结束后,县委五人小组要进行肃反总结教育,使群众对肃反工作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确认识。

(二)调查取证

在历批肃反运动准备工作阶段,县委抽调党员、团员组建调查队伍,负责全县外出调查工作。比如,在高完小教师肃反运动中,县委抽调10人负责开展调查工作,这10人中有党员6人、团员3人、培养对象1人。*参见《关于开展第二批高完小教师肃反运动准备工作情况的报告》(1957年5月20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4,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县委还以整风的形式整顿这些专职干部的思想,使他们树立不怕困难的工作精神。*参见《中共兴县县委五人小组关于贯彻执行地委十一月上旬召开汇报会精神的简报》(1960年12月10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4,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

在调查队伍组建的同时,县委五人小组对肃反单位进行摸底,初步确定肃反调查对象,再根据调查对象的问题大小及专职干部力量的强弱,配备调查人员外出调查。反革命案件是大案、要案,一般会选派能力较强的干部去调查并实行包干负责制。

上述工作完成之后,外出调查人员要写出调查提纲(必须要写调查的问题,到哪里查、向谁查,以及调查方法)。调查提纲经五人小组研究通过后调查人员才能外出调查。为了确保调查干部不丢失文件、不泄密,外出调查干部不允许喝酒、看戏。*参见《中共兴县县委五人小组关于肃反、审干工作半年来的综合报告》(1956年12月30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23,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

在肃反运动中,县委五人小组推广了任双牛的调查经验。任双牛是兴县的调查专职干部,用5个月时间调查过8个人的问题,其中,5个人的问题全部查清,3个人的问题基本查清。由于任双牛的调查质量比较高,县委五人小组把他树立为全县的典型。任双牛的调查经验分为五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调查方法灵活,如任双牛去保德向王三小调查武占胜参加一贯道的问题,先从喂牛谈起,谈到土改时,王三小说自己还当过贫雇农代表。任双牛接着问:“你后来怎样就不当了?”王三小叹了一口气说:“我上了亲戚韩海牛的当,加入了一贯道,群众不要我当代表了。”这样打开了王三小的话头,在谈话中王三小提到武占胜。最后,任双牛弄清了武占胜参加一贯道的情况。*参见《任双牛同志的调查质量为什么会这样高?》(1957年1月14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2,案卷号14,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

通过交流经验,调查人员掌握了方法,调查工作效率和质量有了提高。调查工作结束后,县委五人小组要依据证明材料确定哪些人能定为肃反对象,如果调查人员获取的调查材料不能证明关键问题,还要派人外出调查,直到取得真实的证明材料为止。

调查人员取回的证明材料能证明某个人是反革命分子,县委五人小组整理这些证明材料,报地委五人小组审批。经地委批准的肃反对象不主动交代自己的问题,县委五人小组就会开展小组斗争,弄清楚他的罪恶事实。

(三)对肃反对象组织重点斗争

肃反运动开展前,县委五人小组既要摸清有问题的人的思想情况,还要摸清群众的思想情况,然后选一些党员、团员、积极分子组成运动中的骨干,并组织这些骨干学习各地的斗争经验和斗争方法。*参见《中共兴县县委五人小组关于开展肃清反革命分子运动的计划》(1957年4月29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4,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与此同时,县委五人小组对肃反单位进行摸底。摸底工作一般是审查档案和写自传、填写履历表,也从各方面搜集材料(如从公安局、教育局搜集材料),给无历史材料的人员建立档案。通过摸底,一般会摸出已够反革命身份的对象和怀疑对象。县委五人小组根据这些对象的实际情况,结合政策界限进行排队,初步确定肃反调查对象。

肃反调查对象确定后,县委五人小组抓住肃反对象的重点问题派人外出调查。调查工作结束后,县委五人小组整理材料,报地委审批哪些人可以定为肃反对象。经地委批准的肃反对象,县委五人小组先用政策攻心方法让他交代问题,如果他不主动交代自己的问题,就开展小组斗争或专案斗争。

在肃反运动中,县委五人小组总结对肃反对象组织重点斗争经验。比如,肃反对象郭在池认为自己的问题是特务问题,不一定能查出来,拒绝交代。县委五人小组根据郭在池的态度和平时习惯,确定对他采用小组斗争。斗争开始后,郭在池认为别人没有掌握他的材料,仅交代已知道的问题。县委五人小组虽然把斗争延长了三个小时,但收效却不大。次日,县委五人小组组织积极分子开展斗争。郭在池仍有侥幸思想,说他的问题已交代了。县委五人小组再给郭在池讲解政策,软硬夹攻,将他杀害区长严五郎的问题点破。郭在池感到无法抵赖,才将他任一纵队司令部参谋处长及三六一队少校队长的血债问题做了交代(经查证属实)。*参见《中共兴县县委会关于内部肃反运动工作的总结》(1960年3月16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23,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

小组斗争结束后,甄别定案小组要进行定案。反革命分子查清定案后,县委五人小组要报请地委五人小组、省委十人小组审批。此后,肃反运动转入复查阶段。经过复查,如果没有漏掉和错判反革命分子就可以结束肃反运动。县委五人小组还要将肃反完成情况向县委汇报,请县委审查。县委认为肃反结束的情况符合中央关于结束肃反工作的七个标准,*结束肃反运动的七条标准是:第一,所有应该搞肃反运动的单位和人员,都进行完毕;第二,所有专案都已经结案或经过上级批准移交主管的专门机关办理,所有应该甄别定案的案件都进行完毕,并且做了处理(不包括起诉、判刑);第三,按照上级规定,认真进行了复查工作,复查出来和整风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都做了安排和处理;第四,认真进行了善后工作,对于应该赔礼道歉的,应该进行解释教育的,应该修改结论的,都按照规定进行完毕;第五,所有肃反档案都按照规定清理归案完毕;第六,所有肃反专职干部,都作了妥善的工作安排和处理;第七,做了全面的肃反运动的总结,并且在群众中进行了教育。参见《罗瑞卿同志在各省、市委、自治区党委五人小组负责人会议上的总结纪要》(1957年10月31日),山西省委十人小组办公室翻印(1957年12月10日)。呈报地委结束运动。

(四)甄别定案

肃反运动经过摸底排队、外出调查、小组斗争或专案斗争等阶段,就转入甄别定案阶段。在甄别定案阶段,县委五人小组一般会选择熟悉政策业务、政治思想水平较高的两个人担任甄别定案工作,并经常组织他们学习肃反政策。*参见《中共兴县县委五人小组关于第七批肃反摸底情况和今后工作的安排意见》(1960年9月4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23,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

肃反清查出来的各类人员,县委五人小组要依据证明材料分别作出书面结论,然后进行处理。定案处理办法有以下五种:

1.首先,在作结论之前,必须掌握充分的材料反复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判定问题的性质并提出处理意见。凡是党员干部的结论,以党委的名义作出;非党员干部的结论,经党委批准后以人事部门或者行政首长的名义作出。其次,结论的内容,除交公安部门侦察、逮捕或问题不清尚需继续审查的分子以及一些特殊问题必须严守机密之外,一般要通知本人。如本人有不同意见,允许其申辩。再次,结论作出后,须经五人小组(审干委员会)讨论通过。有关主要干部的结论,须经同级党委研究批准,上级党委任免的干部要送请上级党委批准。

2.关于肃反中漏网的少数反革命分子或其他坏分子,按肃反的政策界限和批准手续提出处理意见。

3.关于自首叛变的问题和隐瞒政治历史问题,按“中央关于处理叛变自首分子的规定”和“中央关于在清理‘中层’‘内层’运动中对共产党员所有隐瞒政治问题和历史问题的处理办法(草案)”提出处理意见。

4.对一般政治历史问题或思想作风问题的处理,则应采取批评教育,要防止处理过重的偏向。

5.对于因保留历史问题而放在次要工作岗位上考察的干部,经过考验表现很好,现在查清确无问题,应作出释疑的结论。另外,对于一些已作结论为非政治性的一般问题,则应交组织部门与人事部门作为日常问题处理。凡重大复杂问题,不能全面结论可不交公安部门侦察,但要特殊登记继续审查。*参见《关于开展肃反斗争结合进行审干工作的规划(草案)》(1956年7月14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2,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

甄别定案结束后,县委五人小组要进行复查工作,主要查错查漏。定案和复查工作结束后,县委认为可以结束肃反工作,就呈报地委结束运动。此外,县委五人小组还要按照上级指示整理档案材料,该上交的材料要上交,该烧毁的材料要烧毁,再留少数人处理遗留工作,其余人员都转回原单位工作。

三、兴县肃反运动的影响

这场政治运动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对兴县基层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改进了人事工作、组织工作

经过这次肃反运动,暴露了人事、组织工作方面的缺点,各单位任用人员和接收党员时审查不严,以致有些历史不清和反革命分子钻了进来。如在第一、二批肃反运动中,清查出两人隐瞒了曾参加过国民党、同志会等组织,并有一定罪恶,混入党内。*参见《关于县级机关干部和高完小学校教职员肃反运动总结报告》(1957年12月5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17,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银行和基层供销社清查出私人介绍进来的两个有重大罪恶和民愤的反革命分子。*参见《中共兴县县委会关于内部肃反运动工作的总结》(1960年3月16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23,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因此,县委提出,以后任用干部时必须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调动和录取,并要贯彻执行审查制度,任何单位不准私自录用和招雇人员。经过这次政治运动,县委改进了人事工作制度,堵塞了反革命分子钻进党内的漏洞。*参见《中共兴县县委会关于内部肃反运动工作的总结》(1960年3月16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23,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

(二)教育了干部

这次肃反运动,使所有专职干部提高了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如何对敌斗争。专职干部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同时,肃反运动中总结的经验教训,不仅使广大干部提高了政治警惕性,而且推动了各项工作。不少单位出现了新气象,如肃反运动前县供销社经常发生短款,肃反运动后未发生一次短款。食品公司经理部会计过去看不起工农干部,把保管股长比喻为吃饭领工资的干部。肃反运动后,他积极配合工农干部工作,向工农干部学习。*参见《关于县级机关干部和高完小学校教职员肃反运动总结报告》(1957年12月5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案卷号17,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

(三)提高了群众的觉悟,推动了生产

在肃反运动中,县委通过讲解肃反政策,展览反革命罪证等方法发动群众,使运动形成声势。如第五批肃反运动开始时群众积极面为34%,运动结束时积极面已提高到77.88%。此外,有9人检举了14人的问题,其中检举反坏分子问题的有8人。检举人员中有大义灭亲的一人。群众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一些工厂有了变化。如酿酒厂在运动前6人日产酒50多斤,运动后日产酒达110多斤。副食加工厂在运动前请病假的达11%(思想病居多),运动后降到2%—4%。因而,工人们说:“肃反工作,不仅能肃清反革命,还能治了思想病。”*参见《关于第五批肃反工作总结》(1959年7月10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22,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

(四)弄清了干部的政治面貌,积累了斗争经验

在肃反运动中,县委查清了170多名干部的政治历史问题,并给他们做了结论,这不仅使党组织对干部的政治面貌和历史情况有了全面了解,而且使这些人放下政治包袱,靠拢党组织。他们都表示:在肃反运动中洗了个干净澡。*参见《中共兴县县委五人小组关于肃反工作的总结报告》(1958年7月19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17,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经过肃反斗争,基层干部克服了麻痹思想,提高了警惕性,坚定了立场,学会了对敌斗争。所有这些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对敌斗争的能力,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参见《中共兴县县委五人小组关于肃反工作的总结报告》(1958年7月19日),全宗号117,目录号11,案卷号17,永久,兴县档案馆藏档。

[责任编辑朱小琴]

A PreliminaryAnalysis of Cleaning up Counter-revolutionary Movement in XingCounty of Shanxi Province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Founding of PRC

WANG Xiao-ping

(School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TeachingandResearch,Xi’anTechnologicalUniversity,Xi’an710021,China)

Abstract:The Party committee of Xing county of Shanxi Province took the four measures of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investigating and taking evidence, launching cleaning up counter-revolutionary movement as well as identifying and deciding cases. This political movement achieved the purposes of improving the grass-roots personnel organization work, enriching the experience of grass-roots carders, promoting production, getting informed of carders’ political background, accumulating rich struggle experience, promoting the ability to struggle of Party organization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nd socialist construction.

Key words:Xing County of Shanxi Province; cleaning up counter-revolutionary movement; counter-revolutionaries; target of being cleaned up

文章编号:1008-777X(2016)01-0016-06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D651.5;K271

作者简介:王小平(1981—),男,山西兴县人,西安工业大学思政部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史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04

【历史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