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物加工工程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以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为例

2016-03-03肖军辉

关键词:矿物学院加工

肖军辉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矿物加工工程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以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为例

肖军辉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提升矿物加工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其内在素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系统复杂的工程,本文以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为例,寄希望我们能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化下去,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矿物加工 创新型 实践 教学

一、研究背景

西南科技大学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建材部唯一设置非金属矿地质、采矿和矿物材料专业的高校,有建材学科传承优势。矿物加工工程专业隶属于矿业工程一级学科,2011年开始本科招生,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是我们对学生的要求,能在矿业和矿物材料加工领域从事矿物加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保护等的生产、设计、教学、科学研究与开发、技术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这一目标实现不仅需要坚实的理论教学为基础,还要配合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让学生消化吸收知识并转化为专业能力。长久以来,传统的专业教育比较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得不到重视,通常处于从属地位[1],而我们通过历年毕业生反馈,说明侧重实践教学能更快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成为本行业的能手。

课题组成员查阅了大量矿业工程实践教学方面的文献,国外著名大学大多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其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国内大学。他们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大大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如,多伦多大学实践教学比例为35%,日本东北大学实践教学比例更是达到50%。而且内容新颖丰富,实践环节规范完整,强调突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如德国的“双元制”[2-3]。

二、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西南科技大学矿物加工专业虽然2011年才招本科,但该学科在我校却有着较长的历史,近几年来矿物加工专业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但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却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对创新人才培养内容要求主要表现在:

1.教学方式单一

一直以来,实践教学方式非常单一,基本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实践计划和实践内容,学生按照实践指导书操作老师布置的实践内容,要求学生按照步骤执行实践内容。而一些深层次和高深度的实践活动却很少开展。例如,一些实验,验证性的,设计性的,开放性自助式的,试验研究方法等。学生在实践类型上只能按部就搬,没有选择余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的培养,创新能力得不到发挥。

2.产学研不到位

学校都能认识到工程实践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方面的重要作用,但由于企业考虑各种因素,如,矿物加工工程学生人数增长,学生安全问题,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很多矿山企业不愿意或者不情愿与学校建立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不愿意主动接受学生到企业工程实践。另一方面,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力度不够,只有少数学生能有这样的机会,产学研并没有充分结合起来。

3.教师指导不够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地位十分重要,学生在学校的实践主要就是在实验室做实验和跟老师的做课题,而更进一步的实践,是去矿山企业熟悉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选型、配置,学生必须亲临现场,到矿山企业生产一线,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作为指导老师也需要亲临现场并引导学生观察现场情况,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指导教师则需要掌握理论教学,也需要对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有较充分的了解,有较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而目前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带队老师多由青年教师担任,他们相对缺乏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指导没有针对性或者不到位,没有达到实践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1.提高创新实践的地位

矿物加工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学科,学生只掌握理论知识不能适应社会需要,还需要有实践操作技能、工程实践能力。西南科技大学环资学院是科研实力比较强的一支队伍,如果学院一方面能开展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一定时期的学习,将会把实践教学提高到一个重要的地位,且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另一方面由学校或学院出面,加强校企合作,将企业的工艺、设备、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介绍给学生,这样不仅拓宽了在课堂上的知识还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路。

2.利用科研资源,拓宽实践创新平台

不管是环境与资源学院整个学院还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科研实力都是非常强的,每年都申请了很多国家基金项目,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通过科研平台,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试验能力,促进教学与研究的结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科研试验项目中,那么,学生也学会了如何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工作。学生的参与也激发学生了积极探索的状态,对知识的渴求,能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也激发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冲破传统势力的束缚,在教师指导下,在研究中很可能会有一些较大的创新。

3.学生能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走出去看世界是我们提倡的,学生的学校里所见所闻是有限的,如果能让学生和教师一样,有机会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对他们的思想是一种冲击,他们在学术交流中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火花。另外,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是一群精力旺盛的年青人,有思想,有冲劲,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西南科技大学目前有意识地加强创新实践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多尝试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科技活动能力。

[1] 姜平国,佟志芳,廖春发,等.冶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32(4):55-57.

[2] 陈超,赵可.国外大学实践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外国教育究,2005,32(11):33-38.

[3] 高珊.地方理工科高校实践教育体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10.

肖军辉(1981-),男,四川中江人,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主要从事教学实践与改革方面的研究。

校级教改“构建矿物加工工程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4xn0112)

猜你喜欢

矿物学院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煤泥水中煤与不同矿物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
我国首列106节重载列车抵达济矿物流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基于NAIRS和PCA-SVM算法快速鉴别4种含铁矿物药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