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以陕西省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培训为例
2016-03-03安彩凤葛翠玲马冬妮
安彩凤,葛翠玲,马冬妮
(西安文理学院,a.人文学院;b.继续教育学院,西安 710065)
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以陕西省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培训为例
安彩凤a,葛翠玲b,马冬妮
(西安文理学院,a.人文学院;b.继续教育学院,西安71006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深化,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培训实现教师从实践到理论、从骨干教师到学科专家型教师的飞跃。对培训的梳理与反思,有助于总结培训的特点、规律,为其他学科教师培训提供参考与借鉴。
骨干教师;高中历史;专业化;实践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教师队伍也随之发展变化着。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因此跃升为教师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热点,教师的继续学习与提高,也成为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作为学校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则是教师队伍中的排头兵和动力源,他们代表了教学水平、教学艺术和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育创新和教学实践中的领军者。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离不开骨干教师的带头、模范、领导和鼓励。因此,骨干教师的培训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培训可以使骨干教师获得更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支持,同时也有助于骨干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点,为他们的专业成长铺设新台阶。西安文理学院通过招标,自2012年以来,多次承办了陕西省高中历史骨干教师省级研修项目。笔者作为该项目的协助者,从培训前期的需求调研、规划设计,培训过程中的团队组织、课程安排以及培训后的工作总结和跟踪指导,直接和近距离地参与了整个培训工作的全程活动,形成了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培训的集体成果。通过培训的经验分享及问题反思,使这些成果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更好地运用和推广,为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更好地推动培训工作持续良好的运转。
一、骨干教师培训目标
骨干教师培训是“跨世纪园丁工程”的重要内容,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培训工作极为重视。通过培训,在全国逐步逐层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以带动整体教师队伍建设。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从三个方面考量培训目标的定位。
1.对陕西省不同地区高中历史骨干教师进行针对性、实效性、前瞻性的专业培训,通过专家引领、案例研修、名师示范、合作交流、实践反思等方式,帮助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对教育改革创新中要求的教师师德修养和专业发展形成全面的了解,深化其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优化教师职业心理,从而提高参训教师的师德修养,促进其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自觉践行教书育人的责任与使命,使他们能更好地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在区域内成为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主体,将他们培养成陕西省专家型的历史教师。
2.深入思考并梳理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经验,深入理解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新课程标准,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热情,促进其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开展教学研究,依靠高层次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构建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将其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形成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的思路和方法。同时,能够用自己优秀的人格魅力和丰厚的理论基础以及精湛的教学技艺影响和带动其他教师,从而在教学改革中发挥骨干、核心和示范作用,引领教师团队提升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带动全省高中历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3.通过课程培训,开发教师培训的优质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在借鉴其他学科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优质“培训方案”案例、优质“课程规划”案例、优质“教学设计”案例、优质“课题研究”案例等,打造省培计划精品培训课程和优秀培训专题,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培训课程群,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服务基础的教育改革。[1]
二、骨干教师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是影响教师素质全面提升的最直接因素,也是课程培训的重要载体,培训目标只有通过内容才能具体化。因此,在课程培训内容的设计上,围绕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围绕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历史教学能力的提升,从高中历史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历史学科为基础,重点关注教学问题,搭载教学案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训为骨干教师量身定做,精心设计了课程模块与专题,合理安排了培训内容。
1.历史学专业理念与师德:围绕历史课程改革背景、历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模范教师成长历程、师德建设有益启示、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理念、内容、性质等方面开展培训。讲课专家以宽阔的视野,对课程改革和历史学科教学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的总结、追踪和预测,更新了参训教师的史学研究视角和高位史学研究观念,展示了史学研究最新成果和史学研究最新方法,让参训教师在“感受学术思维、感知学术思想、感悟学术精神”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规律和本质。
2.历史学专业知识的拓展:针对目前高中新课程结构和内容特点,有助于扩大教师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修养及历史教学与科研能力等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历史教师开阔视野。
3.历史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以当下高中历史骨干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为出发点,着重关注和解决阻碍教师发展的实际难题,对教师职业发展的行动策略进行系统而全面的优化,重点围绕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教材分析、高考历史动态分析及策略、高中历史教学误区、高效历史课堂建设、高中历史教学研究等问题,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专业素养,引导教师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
4.历史教学观摩、研讨与交流:观摩课是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发挥优秀教师辐射与带动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对教学理论方法进行研究探讨的有效方式。为此,在课程内容设计中,我们适时地组织参训教师进行优质高中历史课的观摩教学。在亲身体验和参与课堂教学中,参训教师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消化培训内容。同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参训者自身资料,开展微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参训教师来自省内不同地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通过对参训教师代表课堂教学的评析,不断实现培训者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我发展。通过各种不同层次的教学观摩与研讨,旨在“回应专家的引领,回归自己的课堂”。由于研讨的主题紧密联系培训的理论和实践,紧紧围绕参训教师的教学教研,使参训者在研讨中不断生成富有价值、富有启示的认识。
总之,培训内容模块化设计,既有历史学科理论与知识的培训,又有历史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训;既有理论方面的引领,又有实际操作的示范;既有教育观念的更新,又有教学技能的训练。这种系统而有针对性的设计,使参训教师受益匪浅。
三、骨干教师培训特点
1.培训目标明确化。合理高效培训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是形成科学的培训目标。要使培训的实施有针对性并取得实效,首先必须理清骨干教师培训的目标与任务。作为个体的教师,参加培训一般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为指向的,希望通过培训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有明确的个体特征。为明确培训教师共同的培训需求,我们在培训前期开展了培训需求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理论提升、成长示范与引领需求等多层次的综合培训目标。按照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培训方案,通过课程培训,使参训教师实现两个飞跃:从实践到理论、从骨干教师到学科专家型教师的飞跃。引导参训教师在现有基础上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素养,成为区域内历史学科专家型教师。同时,探索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培训方案,推动全省乃至全国高中历史教师研修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2.培训方案合理化。教师培训活动能否取得成效,其重要因素之一是培训方案的设计,培训方案的科学合理化是保证培训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因此,结合参训教师的认知特点、培训需求等,我们注重培训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明确了教学培训的目标,选取制定了合适的培训内容,设计了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周密地安排了培训的整体过程。经过多次的讨论与试验,不断地对培训方案进行调整、改进、优化,力求实现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统一。
3.培训内容综合化。培训内容是实现培训目标的载体,培训目标只有通过培训内容才能真正实现。因此,根据培训目标,我们对参训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了前期调研,分析了他们参与培训的内在需要和实际问题,为骨干教师培训提供了丰富的培训内容。其中既有关于专业理念和教师素养的培养教育专题,也有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拓展培训专题,还有对教学实践综合能力的促进提升专题。这样的设计安排,既突出了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又体现了培训的合理性和整体性,使培训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4.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目标的多层次性、培训对象的差异性以及内容的综合性,决定了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在培训形式上,我们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作为设计培训方式的指导思想,突出参与性、体验性、操作性和互动性,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观摩示范、自主学习、考察调研、实践反思等方式,专门设置了“互动研讨”活动,给参训教师更多的交流与参与机会,将新课程的理念与教学理论寓于情景之中,使受训教师从“接受—理解”转到“理解—运用”上,实现从情景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际运用的跨越。[2]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参训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培训师资专业化。高水平的教师培训队伍是保证培训顺利有序和圆满完成的首要保证。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学院组织了一支由高校教授、教研员和中学一线特级、高级教师共同组成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培训团队。这些培训专家知识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多年来一直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经过几年的专家团队建设,形成了一支稳定的专业化师资队伍。这种优化组合,增强了骨干教师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也使培训更接地气。专家团队的通力合作,为历史骨干教师的培训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6.培训评价多元化。总结与评价是教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评价不仅能推动对培训工作的认识,更能提高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因此,构建多样化的教师评价体系,可以指导教师培训的有效开展。我们通过课例设计、问卷调查、建立QQ群、个别访谈等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对参训教师进行跟踪指导与评价,了解参训教师通过培训所获得的相关理念、知识结构、工作岗位上的行为变化,及时收集参训教师对整个培训过程的意见和看法,并不断地督促他们自身能力的提升和辐射作用的发挥。这样的评价形式,一方面丰富了评价内容,增强了培训反馈的持续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以后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改进与完善。
四、培训中的问题与思考
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有效途径,在推动和完善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社会对高水平教育和高素质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抛开培训本身的内在问题,外因缺乏有效合理的教师参加培训的规划和方案,也是制约培训实际效能不可忽视的原因。
首先,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制约着教师培训的效果。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的许多新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熟知和认可。但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行为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教学中仍然以自我为中心、以书本为脚本,忽视了学生自主作用的发挥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究其原因,并非教师墨守成规,而在于传统教学评价中以“分数论成败”的旧式结构运作使教师培训后的提高缺乏应有空间,导致教师无法也无心将培训成果付诸实践。[3]对参训教师的评价如果仅仅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标准,而忽视教师的长远发展,不仅会背离培训的初衷,也会使教师惧怕培训,对教师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其次,教师培训工学矛盾突出,影响培训的实际效果。参加培训的大部分骨干教师,作为学校的中坚力量,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培训学习会对学校的教学工作造成一定的冲击。加之教师本身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将培训作为一项任务完成。在某种意义上,教师以教学为核心,忽视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和责任,不重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把教学的社会价值与内在自我发展割裂开来,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再次,地方行政机构对教师参加培训的规划和方案使教师培训缺乏自主性。省级教育主管单位,只是单方面考虑了教师培训的过程和质量,忽视了与地方行政部门的沟通与合作,骨干教师培训组织上缺少贯彻上下合力,导致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只提供参培教师名单、省级教育部门和培训单位负责培训的简单分工的不利局面。学校注重数量指标的完成而忽视教师的内在需求,在参培学员的遴选中随意安排人员。有些学校因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将教学工作任务暂时较轻的教师委派参加培训学习。有些教师是接到学校的通知参加培训,把培训当作完成学校的行政任务,或把培训当作一次休闲度假的机会,培训中说不清平时工作中的问题,头绪不清。因此,参训教师遴选质量关口不严,也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由此可见,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评价激励制度和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教师培训缺少应有的约束力。这种监督性的缺失,导致一些参训教师不仅没有设定自己的培训目标和期待,还把参加培训当作完成学校的行政任务,把培训当作负担,缺乏明确的学习需求和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教师对培训工作不积极参与,培训的实效性自然就会降低。
总之,合理的教师培训支持系统和完善的教师培训评价体系,对教师培训的长远发展与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建立一个长效的参训教师评价机制,并注重教师的参训成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以此体现培训效果,显示出教师培训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实现当下教师培训工作的高效性,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一套集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于一体的教师培训评价机制。
[1]曾能建.教师培训的实效性研究[J].教育评论,2010,(1):75-77.
[2]胡秋莉.对中小学骨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6):170-172.
[3]林正范,贾群生,王顺元.课堂更新与教师行为的变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7.
[4]陈霞.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性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1.
[责任编辑朱小琴]
Practice and Reflections on Middle School Backbone Teacher Training—Case Study on Training of Backbone History Teachers in Senior High School of Shaanxi Province
AN Cai-fenga, GE Cui-lingb, MA Dong-ni
(a.SchoolofHumanities,Xi’anUniversity,Xi’an710065,China;b.SchoolofContinuingEducation,Xi’an710065,China)
Deepening of curriculum reforms in basic education unprecedentedly promotes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hich may be effectively achieved by teacher-training. Teachers realize the leap from practice to theory and from backbone teachers to experts. Case study on training of backbone history teachers in senior high school of Shaanxi province help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of teacher training which provide
for teacher training of other subjects.
backbone teacher; history subject in senior high school; professionalization; practice
2016-03-25
安彩凤(1964—),女,宁夏中宁人,西安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史学硕士,主要从事唐史及教学法研究;
葛翠玲(1967—),女,陕西宝鸡人,西安文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G633.51
A
1008-777X(2016)04-0089-04
马冬妮(1963—),女,上海人,西安市83中学高级历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