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郑玄经学实践对孔子的继承与发展——以“正名”思想为例
2016-03-03丁娟
丁 娟
(许昌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浅论郑玄经学实践对孔子的继承与发展
——以“正名”思想为例
丁娟
(许昌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摘要:本文在回顾孔子“正名”思想的基础上,对郑玄“正名”思想进行了初步探析。孔子的“正名”思想,与他关于“仁”的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礼”是一种道德规定。郑玄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正名”思想他的“正名”思想有三层涵义:一是正名即是正书字;二是正名即是以礼解经;三是正名即是致太平。郑玄完善了儒家关于“礼”的思想体系,在他看来,“礼”是一种具体的国家政治制度以及日常生活礼仪系统。
关键词:郑玄;正名;孔子;礼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而他的“述而不作”以及以“六艺”教授学生的言行得到了后来经学家的各种解读。两汉时期的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对孔子的圣人形象都有各自独特的见解。两汉经学的大繁荣,正是孔子儒家思想大放异彩的重要时刻。清代经学家皮锡瑞认为,孔子之后两个最重要的思想家,一个是郑玄,另一个是朱熹。皮锡瑞说:“其巍然为一代大宗者,非特以学术之闳通,实由制行之高卓”。[1]204在这里,笔者宁愿把“制行之高卓”理解为郑玄经学思想的高卓精深。但是截至目前,学界对郑玄经学思想的研究却非常有限。总体来看,国外对郑玄的研究成果很少,专题性及综合性研究专著至今未见,仅在相关论著中可见对郑玄的一般性介绍。如20世纪30年代日本本田成之的《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出版2001年版)以及近年较有影响的《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2年版)。国内研究方面,清代经学家们从乾隆年间起对郑玄的研究开始增加,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考求、搜集郑玄的遗作,这一工作直到当代仍在进行。如张舜徽《郑学丛著》(齐鲁书社1984年版)、唐文《郑玄辞典》(语文出版社2004年版)等等。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郑玄的研究主要偏重于文学、训诂学等方面,例如对郑玄“三礼”以及《毛诗》《周易》的注释训诂进行研究。学界对郑玄思想的哲学层面的研究,以及郑玄经学对孔子思想继承和发展等方面的研究稍嫌不足。有鉴于此,笔者不揣固陋,就郑玄经学思想对孔子“正名”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问题试加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 孔子的“正名”思想
“正名”思想是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代表。《论语·子路》篇说道:“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2]子路,133在《论语·颜渊》篇中,“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颜渊,128学者们都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看作是孔子对“正名”的进一步解释。后学对孔子的正名思想从名实关系上,从逻辑结构上,也有从字义等不同的方面进行阐释。笔者则希望通过对《论语》中“正名”、礼、仁等几个概念之间先后主次关系的讨论,来具体阐释这几个概念的基本涵义。
孔子认为正名是兴礼乐的前提和基础。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2]子路,134正名并不是礼乐本身,正名是先于礼乐的。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八佾,24由此可见,首先从重要性上看,孔子认为内在的道德即“仁”也应该是先于外在的礼乐的。孔子想要实现的是一种道德教化,而不仅仅是一种礼乐教化,他认为道德教化是高于礼乐教化的。其次,“仁”这个概念是用来规定“礼”这个概念的,“仁”才是“礼”的本质。如果没有“仁”的规定,“礼”就不能成为真正的“礼”,“礼”是一种道德规定。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是以道德为其旨归的。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2]里仁,39
孔子所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孔子对当时许多官员不符合“礼”的行为有过多次的批判。“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2]八佾,23但是,在孔子的儒家思想体系中对于如何才能实现正名,是有一定的薄弱环节的。孔子对夏、商、周三代的礼制进行了对比,发出感慨:“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2] 八佾,28但是政治制度以及礼仪系统并不是孔子思想旨趣所在。我们通观《论语》中记录的孔子的言行,可知孔子的正名思想与其关于“仁”的思想是紧密相连的。在《论语·颜渊》篇中,“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2] 颜渊,129国君为政,首先要“正名”,而国君是通过“仁”的方法即道德教化来统治国家的。“正名”最重要的不是遵循礼的外在规定,而是遵循一种道德规定。综上所述,在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思想中“正名”与“礼”等概念都是需要“仁”来规定的。
二、郑玄对孔子“正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在孔子所生活过的春秋战国时代,早期儒家思想只是百家争鸣中的一种思潮。在孔子之后,孟子、荀子等人虽大力宣传儒家思想,但是儒家思想始终不是社会的主流思想。汉代以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才逐渐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儒家思想在汉代以经学的方式发扬光大,两汉经学的发展使孔子的圣人形象更加清晰。经学在汉代的繁荣与统治者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而儒学是以经学的方式服务于政治的。经学最初以注释解读孔子“六经”为首要任务;后来,由于汉代政治统治的需要,除今文经学得到繁荣发展之外,民间也有许多的古文经书被发现和解读。
“六艺”在汉代被称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至于到底是“五经”还是“六经”,今文经学家与古文经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按照周予同先生的总结,“按《乐经》的有无,今古文学的主张完全不同。依今文学说,《乐》本无经,乐即在《诗》与《礼》之中。依古文学说,《乐》本有经,因秦焚书而亡失。”[3]6-7两汉经师以“礼”解经,郑玄更是把以“礼”解经发挥到了极致。他把《周礼》列为“三礼”之首,并花了很大的力气对“三礼”进行注解。两汉诸儒,唯郑玄尽注“《三礼》”,使《三礼》之书,合为一家之学。这“三礼”即是《周礼》《仪礼》和《礼记》。郑玄生活在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宦官专权,外戚乱政。在这种政治背景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以清高自居、敢于抨击宦官势力的“党人”。这些“党人”包括开明的官僚地主以及太学生、郡国生徒。“党人”在与宦官、外戚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几次免官党锢。随着东汉政治的日益腐朽,民间的各种农民起义也是风起云涌,而郑玄一生中经历了多次农民起义以及党锢之祸。当时,作为官方一直推崇的今文经学的研究日益繁琐化,一个儒生穷其一生也未必能通晓一本经书。而在古文经学蓬勃发展之后,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间的学术之争也是日趋激烈。郑玄作为汉末一代大儒,他的学问既总结了两汉经学的学术成果,又为后来的魏晋南北朝经学发展指明了方向。郑玄敏锐地意识到今古文经学之争会使得经学发展不断走向衰落。郑玄在《戒子益恩书》中述及自己的学术理想是“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郑玄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正名”思想,其“正名”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种涵义:
(一) 正名即正书字
郑玄在对《论语》注释的过程中,把“正名”注释为正书字。“正名,谓正书字也。古者曰名,今世曰字。《礼记》曰:百名以上则书於策。孔子见时教不得,故欲正其文字之误。”[4]268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说:“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2]子路,134孔子面对的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春秋社会,“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层出不穷,“正名”所要实现的是一种道德秩序。而郑玄需要面对的是日益没落的东汉王朝以及经学即将走向衰亡的局面。当时的社会,社会矛盾丛生,经学内部也处于一种分裂状态。今文经学研究各守师法,“党同门,妒道真”;与此同时,古文经学也在民间蓬勃发展起来。郑玄作为一位大儒,他认为首先应该明确经文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说,正书字才是理解经学的首要任务。郑玄遍注群经的行为,可以说是“正书字”的最好注解。郑玄大量的经注虽然都没有流传下来,但是据研究表明,他仅关于礼学的著作就有《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丧服经传注》《丧服变除注》《丧服谱注》《答林孝存周礼难》《礼议》《三礼目录》《三礼图》《礼纬注》《礼记默房注》等等。“范蔚宗论郑君:‘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芜,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1]95郑玄在注经过程中,今古文兼采,兼容各家之学问,对于不同经学家的观点择善而从。面对今文经学的繁缛,郑玄在注经过程中力求简省,如在《诗谱序》中,郑玄把自己的注经方法概括为“纲举目张”。正是因为郑玄学通今古,有扎实的古文经学文字训诂功底,在注经过程中力求简省,又因为郑玄有着“制行高卓”的经学思想,郑学一出,众学者便纷纷“宗郑”,郑学一时成为了当时儒学的代表。郑玄对大量经学典籍的注释训诂成就了经学的一个“小统一”的时代。三国时期,以刘备为代表的蜀国群臣皆是郑学支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学研究,不是宗郑玄,便是宗王肃。值得注意的是,郑玄在注经过程中大量引用谶纬之学,不但注六经,而且还对六经之外的大量的今古文经书、纬书以及律法等进行注释。郑玄对“三礼”以及《毛诗》的注释一直影响并流传到现代。从某种意义上说,郑玄实现了自己的学术理想,即“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
(二)正名即以礼解经
郑玄的经注工作不仅仅是正书字,在此基础上郑玄进一步要“正思想”。而郑玄“思整百家之不齐”的方法就是以礼解经。孔子曾说过“吾道一以贯之”,[2]里仁,39两汉经学家以礼解经,认为礼才是孔子口中的“道”。郑玄在构建自己的礼学体系时,除对“三礼”进行注释训诂外,还对当时的一些礼学热门如《丧服经传》等进行了注释。东汉末年,王权逐渐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剧,各种社会矛盾不断以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郑玄认为《周礼》不仅仅是对周代国家制度的记录,更是周公“致太平之述”。周公摄政,“又案《书传》云:‘一年救乱,二年伐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7]3面对乱世,郑玄对“三礼”的注释、训诂,是否有希望巩固王权的意味,值得深思。郑玄在遍注诸经的过程中,尽注“三礼”,把《周礼》置于三礼之首的位置,以《周礼》为经礼,而以《仪礼》为事礼或曲礼,以礼解经,使得经学的礼学体系更加的完善,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更加的丰富。
在郑玄注经的过程中,对《论语》《毛诗》《周易》等经书的注释,不但使用了《三礼注》中所正的文字,而且从礼的角度对经书的微言大义进行注解。据统计,“但以现存之《毛诗笺》言之,据他书以言礼者不计,仅引据《三礼》以释诗者,凡百二十有一条。”[5]92皮锡瑞说:“郑学最精者《三礼》,其注《易》亦据礼以证。《易》义广大,无所不包。据礼证《易》,以视阴阳术数,实远胜之。”[6]21而郑玄在对《论语》进行注释的过程中,对孔子的一些言行也从礼的角度进行阐释。礼学本身具有的实践性品格决定了郑玄构建的经学体系是一门实学。
两汉时期由于政治的需要,经学必须为政治服务,经学须有实践性的品格。孔子儒家思想的旨趣在于道德理想,其思想的实践性还是有限的。两汉经师尤以郑玄最为突出,以礼解经,他正是看到了礼学的实践性品格。经学被郑玄以礼解经之后,成为可以操作、可以照搬、可以实践的,包括政治制度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的礼仪体系。“三礼”不论是对统治阶层的政治生活,还是对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可以做出指导。在汉代,经学成为官方哲学以后,服务政治成为其首要任务。经过几代经学家的努力,“皇帝诏书,群臣奏议,莫不援引经义,以为据依。国有大疑,辄引《春秋》以为断。一时循吏多能推明经意,移易风化,号为以经术饰吏事。汉治近古,实由于此。”[1]67孔子所推崇的道德教化在这里实际上成为了为政治服务的“经术”,儒学以经学的方式服务于两汉的政治统治。
孔子把正名解释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在郑玄看来,礼成为了规定君臣、父子、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要方法。礼不再是“君子思不出其位”[2]宪问,155的道德规定,而是一种具体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郑玄对“三礼”的注释训诂,以礼解经,影响了经学的后来走向。经学成为了一种可以指导国家以及个人现实行为的方法论,儒学的个人实践性倾向愈加明显。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对乱世,一些儒家学者如颜之推就有一种观点,认为儒家学说也可以成为指导个人安身立命的方法论。
(三)正名即致太平
《周礼》原名《周官》,传为西汉河间献王刘德所献,是刘歆在整理秘府书籍过程中发现的。在刘歆晚年才发现此书是周公“致太平之述”。两汉时期,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间因学术道统、利益等原因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两汉的今古文两派,其区分的重要标志就在于礼制。“《王制》为今学大宗,《周官》为古学大宗。郑君欲和同今古文,以《王制》为殷制,《周官》为周制,调停其说”。[1]31孔子虽然非常推崇周公的制礼作乐行为,但是道德才是孔子一生的追求。从郑玄所注释的《周礼》中我们可以看到,《周礼》是周公遵循天地自然之道而设立的。“释曰:此谓设天地四时之官,即六卿也。既有其官,须有司职,故云‘各有所职’。职谓主也,天官主治,地官主教,春官主礼,夏官主政,秋官主刑,冬官主事。六官,官各六十,则合有三百六十官”。[7]6郑玄在《周礼注》中讲“六官之属三百六十,象天地四时日月星辰之度数,天道备焉。”[7]65郑玄对《周礼》的注释,使得《周礼》不仅仅是对周公制礼作乐的记录,《周礼》还可以超越时空,因为它是周公象天地四时而作,具有了与《周易》一样的对社会的普遍指导意义。孔子的儒学思想并没有建立起一整套社会政治制度和日常行为规范,但是郑玄却认为《周礼》可以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政治制度,后世可以照搬《周礼》所提供的政治制度蓝图。《周礼》在刘歆以及后来的郑玄看来,就是周公“致太平之述”。郑玄在《周礼注》中的一条注释为“周公居摄而作六典之职,谓之《周礼》。营邑於土中。七年,致政成王,以此礼授之,使居雒邑,治天下。”[7]2郑玄在多部书的经注如《论语注》《毛诗笺》中都提到了“致太平”。“太平”可谓是西汉中后期以来汉人努力追求的最高政治理想。儒家思想从孔子开始就是一种入世哲学,每一位儒者都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者们的梦想所在。孔子想要建立的是一个以“仁”为指导的礼制国家,郑玄遍注群经,也是为了为后世立法。郑玄遍采今古文,兼容众家学说,使用文字训诂的方法来确定什么是真正的经学,“致太平”应是其经学本身应有之义。
儒学入仕,从西汉开始成为儒家“致太平”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叔孙通即是当时儒学入仕的代表性人物。东汉末,军阀割据,地方武装势力抬头。由于地主势力对农民手中土地的不断剥夺,大量无土地的流民也以农民起义的方式为自己争取有限的社会资源。虽然一生中有多次的从政机会,但是郑玄全都不为所动。然而,经学从来都是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郑玄的经学与社会现实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郑玄在注释《论语》的过程中,就多次提到了孔子对时势的各种判断。如郑玄认为《八佾》篇中很多内容都包含了孔子对当时社会时势的论断。郑玄所生活的年代在东汉末年,各种社会矛盾都以激烈的形式表现出来,面对当时的社会问题,郑玄是以经学家的身份来回答社会现实所提出的各种问题。不论是郑玄遍注群经,正书字的学术经历,还是他把“三礼”合为一家,以礼解经,更包括他的“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的学术理想,都是为了实现其“继往圣绝学,开万世太平”的现实目的。
总之,郑玄思想体系中正名的涵义不再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为政,11而是帝王的制礼作乐。这个礼不再是一种道德规定,而是具体的国家制度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系统。作为后来者的经学家王肃在学习了郑玄的思想之后,认为郑玄没有真正理解孔子的意思。在被认为是王肃伪造的《孔子家语》中有大量关于礼与德关系的记录,其中他认为德在逻辑顺序上应该是先于礼而存在的,这也说明王肃是抓到了孔子和郑玄思想的实质的。
三、结语
综合上述,郑玄的正名思想,不仅仅只是正书字,在注经的过程中,郑玄有着非常深刻的经注思想。他的学术旨趣、他以礼解经的经注内容都能体现出“制行高卓”的经学思想。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多著名的政治人物都受到他的经学思想的影响。然而对郑玄经注思想的研究,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还很有限,当前的研究更多是延续了清代章句训诂的路子。郑玄作为一位伟大的经学家,其思想理应受到更多研究者的重视。而有关他的研究应由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上日程。
参考文献:
[1]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M].周予同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周予同.群经概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4] 唐文.郑玄辞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
[5] 杨天宇. 略论“礼是郑学”[J] .齐鲁学刊,2002,(3):90-95.
[6] (清)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8.
[7] (唐)贾公彦.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熊伟
On Zheng Xuan’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to the Confucian Thought
DING Jua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Xuchang University, Xuchang 4610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will investigate Zheng Xuan’s thought of Zhengming, which is based on the review of Confucian thought of Zhengming. Confucian thought of Zhengming is relevant to his thought of Ren. In Confucian theory, ritual is a kind of moral rules. Zheng Xuan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Confucian thought of Zhengming. Zheng Xuan's thought of Zhengming has three basic meanings: checking the right word, interpreting the meaning of Confucian bible by ritual and Zhitaiping. Zheng Xuan perfected the system of ritual thought of Confucian. Ritual is a specific political and daily life etiquette system in Zheng Xuan's thought.
Key words:Zheng Xuan; Zhengming; Confucius; ritual
中图分类号:K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24(2016)01-0082-04
作者简介:丁娟(1984-),女,河南许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史。
基金项目:许昌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必也正名乎——郑玄经学实践对孔子的继承”(2015-46)。
收稿日期:201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