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谚语透视传统礼仪文化及其社会功用

2016-03-03邓红华廖广莉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谚语礼仪民族

邓红华,廖广莉

(1.湘南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郴州423000;2.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湖南郴州423000)

从谚语透视传统礼仪文化及其社会功用

邓红华1,廖广莉2

(1.湘南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郴州423000;2.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湖南郴州423000)

面对当前“礼”的不断缺失、母语资源的日益萎缩,国人有必要重温传统礼仪文化。汉语谚语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形式,保留着汉民族特有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蕴涵着以礼待人、尊人卑己、敬老爱幼等传统礼仪文化精髓,透射出中华民族追求社会和谐、国家强盛等社会功用。通过保护、开发汉语谚语的文化价值,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精神文化的和谐发展,营造“礼仪之邦”的新风貌,提高国家语言文化的软实力。

谚语;传统礼仪文化;社会功用

“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谚语云:“不学礼无以立。”礼作为一个人为人处世最基本的东西,能起到内以修己、外以安人的作用,它是维系一个家庭、家族、民族乃至国家稳定的重要精神纽带。但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大力发展,以及“西学东进”的强势影响,我国“特别是近几十年以来,国人对于礼仪文化的认识却渐趋淡漠。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古圣先贤们所推崇的‘繁文缛节’与高效的市场经济的运作似乎是格格不入的,是过时的‘古董文化’”[1]5。中国这个“曾经的‘礼仪之邦’,而如今传统礼仪几乎荡然无存,礼教被彻底否定,失礼行为触目皆是”[2]76。面对上述局面,有专家学者提出了“重建礼仪之邦”之说,认为有必要“以此唤起一种自觉的意识,陶铸一种自觉的行为;……来引导当代‘礼仪文化’的健康发展,推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3]。那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引导当代礼仪文化的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谚语作为汉民族世代相传的语言形式之一,自然就负荷着汉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认为通过解读、传播汉语谚语是一个引导当代礼仪文化健康发展的有益途径。首先,汉语谚语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录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规范着人民群众的礼仪意识和礼仪行为;其次,汉语谚语植根于民间,语言质朴、形式凝练、声调和谐、易于民众的接受和传播;最后,谚语等“大量民俗及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正在加速地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日益成为文化标本,失去了本身具有的文化意义”[4],而“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是人类不可弥补的损失:人类因之永久失去一种不可复得的语言样品,永久失去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基因,永久失去一些不可恢复的历史记忆”[5]。正因如此,我们不能听任礼仪文化的缺失、道德伦理的失范以及汉语谚语的退位,而可以通过重新解读谚语来透析其中包含的传统礼仪文化内涵。这样做既有助于保护谚语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形式,使其继续发挥其璀璨的光芒,为更多的华夏子孙所了解,并为社会学和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又有助于推动当今社会精神文化的和谐发展,进一步地协调、稳定社会秩序与道德伦理秩序,营造出中国“礼仪之邦”的新风貌,从而提高国家软实力。

一、从谚语透视礼仪文化核心内涵——敬人与谦己

谚语常说“人将礼乐为先,树将花果为圆”。由此可知,汉民族历来就重礼、守礼、讲礼,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之心就是‘礼’。”“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礼”是社会习俗行为的准则、社会道德风气的标准。正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所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但有人却认为传统礼仪文化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过时的“古董文化”。这种观点无疑带有片面性。诚然,传统礼仪文化产生于阶级社会,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了封建阶级愚忠迷信的成分,如君权至上、贵贱有别等消极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礼仪文化中也含有礼敬老人、尊人谦己等积极因素。凡事利弊共存,当代人不能固守传统礼仪文化的一切,但也不能摈弃一切的传统礼仪文化,应当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对待汉语谚语中传统的礼仪文化。我们认为,传统礼仪文化中值得当代人学习的精华内涵主要是:“敬人”与“谦己”。

常言道:“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先“敬人”,才能“被人敬”。“敬人”的同时就是“谦己”。“敬人”与“谦己”体现了中国人对他人与自我的不同要求,反映出汉民族对个人文明素养的追求,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中国人对人格尊严的追求。因为“人的‘尊严’是人格的支柱,只有人格尊严的觉醒,才能使人意识到自己与动物的区别,从而使人更具人性,才能把现存社会的伦理规范和道德转化为能持久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6]在人际交往中,“敬人”与“谦己”相辅相成,形成了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内涵。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礼待人

“以礼待人”的处事原则自古有之。如《诗经·鄘风·相鼠》里就说:“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接连的反问强有力地指出一个人如果不懂“仪”和“礼”,就不配在人世间活着,强调了“仪”与“礼”的重要性。正所谓“一道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人皆为社会集体中的一分子,如能发自内心真诚地“以礼待人”,必将产生良好的交际效果,集结丰富的人脉资源。众人皆知“赵钱孙李虽强,还要拜周吴郑王”、“在家让客三圈椅,出外方知少主人”、“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些谚语告诉人们在待客礼节上要讲究礼数的周全,因为“人熟礼不熟”、“人恶礼不恶”、“礼衰则客去”、“礼多人不怪”。在追求待客礼数周全的同时,汉民族依循“人到礼到”、“礼尚往来”的惯例,因为“人情一把锯,你一来,他一去”,所以常常是“一礼还一拜”。其实,在这“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的背后就是追求人与人之间和平共处的社交局面,从而达到“和气生百福”的共同目的。

(二)尊人卑己

《礼记·曲礼上》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礼,则志不慑。”“自卑而尊人”中的“卑”与“尊”是相对而言,指与人相处时,把自己摆在一个相对次要的地位,而将对方放在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目的就是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同时得到对方的善意与尊重。正所谓“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恭敬别人,就是庄严自己”。

“尊人卑己”的表现方式有很多,既有行为上的(如座次的排列等),也有言语上的(如谦语“鄙人”和敬语“您”等),当然含有“尊人卑己”的谚语也不少。就拿湘南谚语“小鸡重贵客”、“酒水米饭任客吃”来说,这两句谚语体现出了湘南人对“尊人卑己”的诠释——“宁愿亏待自己,也要厚待客人”。旧时,地处丘陵地带的湘南人在饥荒之年常以红薯充饥,往往是“红薯半年粮”。可无论粮食如何短缺,纯朴的湘南人也是“宁可节省自己,不可怠慢客人”,往往倾其家中所有:“酒水米饭”任客吃,“杀了小鸡”待贵客。而与之鲜明对比的则是:主人家的碗里只有红薯与清汤。这样的行为充分体现了“因卑以达尊”的交际目的。

(三)尊老敬老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尊老敬老”是传统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却逐渐失落,现代人已缺少应有的敬畏心。家中孩子不再敬畏家长,校内学生不再敬畏老师,社会上后辈不再敬畏前辈,人们已经“无法无天”了。古谚言:“头上三尺有神灵”,告诫人应常怀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敬畏师长、敬畏长辈。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正确看待老人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里的“老”一是指父母;二是指其他老年人。我们知道,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随着年纪的增长在逐渐衰减,他们的思想观念、心态情趣与社会主流会有所差异。有的人因嫌弃父母的年老多病,而抱怨父母成为自己的包袱,对父母常常恶语相向甚至遗弃。但是“家家有老人,人人有老时;我今不敬老,老了谁敬我?”世间“人情莫亲于父子”,“他养你小,你养他老”是子孙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人非禽兽,孰能无情”?人们世代遵循着“人生百行,孝悌为先”,“不孝漫烧千束纸,亏心空爇万炉香”。要知道“金钱难买亲骨肉”、“不是黄泥不拦路,不是亲肉不巴骨”。有的人看不起老年人,认为他们已老朽,对社会已没有价值。但有时候“三斤子姜,当不得一斤老姜”、“量米要老斗,做事靠老手”。相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人,老人们也拥有自身特有的优势,“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老牛肉有嚼头,老人人有听头”、“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人们“若要好,问三老”、“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因为“树老皱皮多,人老经验多”,“而青年人所缺少的正是经验,取得经验则需较长的时间”[7]。老人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将会让年青人少走弯路、多干正事、多出成绩。而现代人对老人“智慧”的忽略正是无知狂傲的表现。老人们通过岁月历练出来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使得“家有一老,如同捡到宝”、“家有一老,黄金活宝”。我们认为:老人们既是一个家庭的“宝”,也是一个社会的“宝”,老人的健康不仅是一个“小家”的幸福,更是社会“大家”的幸福。

二、从谚语透视礼仪文化的社会功用——和谐与复兴

古谚云:“礼之用,和为贵”,“礼”的根本功用在于“和”,即“和谐”。“和谐”是整个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也是中国人几千年的生活哲学。无论“敬人”或“谦己”,都是希望能追求“和”。因为“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从家庭内部关系的处理到与人交往、合作的外部关系的处理无不以“和谐”为准则。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社会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就是社会成员间要彼此尊重、互相包容与互爱互助,以最终实现社会的“和合”[1]6。而要实现社会的“和合”,最好的途径应当是“德治”加“法治”,双管并下。《论语·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由于“礼”及“礼仪”所具有的追求和谐和秩序的价值内涵并凸显出其对治国安邦的特殊作用,历代当政者、思想者和教育家都把礼仪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加以重视[2]74。谚语说:“但存夫子三分礼,不犯萧何六尺条”,对于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人而言,懂礼之人不会轻易去触犯法律。“礼”能使民众产生羞耻之心,从而自觉遵守社会的规章制度,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使社会呈现出长治久安的和谐状态。

遗憾的是,近代以来,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传统礼仪文化受到了不公正的过度地抨击,尤其以“文革”为甚,“打倒吃人的礼教”,“克己复礼就是复辟万恶的奴隶制”之类几乎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8]。有人认为礼学的研究是纯学术的,对现实社会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是过了时的老古董[9]。于是,我们既抛弃了“礼”的层面,又废除了“仪”的层面,内心和行为上都很欠缺,于是行为失范和道德水准下降,成为新的社会病[10]。传统礼仪文化已不再引人关注,却任凭西方文化长驱直入。老人们常说“开门揖盗太麻痹,引狼入室遭祸秧”、“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两则民间谚语用通俗的语言道出了丧失传统礼仪约束的严重后果:任何事情如果疏于防范就必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一旦放任西方文化对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影响,就必将使中国的传统礼文化出现异化或者断层,既影响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和道德信仰,也将削弱汉民族精神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当然,新时期的中国人也应辩证地对待传统礼仪文化,谨防传统礼仪文化中的不良内涵在现实生活中的留存和蔓延,从而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就有人念念不忘“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男人是一层天”(旧指丈夫是妻子头上的天,妻子必须事事顺从丈夫,不能违抗)之说,不断强调贵贱有别、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而这些从封建宗法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的糟粕内涵自然不合时宜,它根本“就不可能产生现代意义的平等观念和民主意识,有的只是对权力膜拜的官本位意识和惟命是从的绝对服从意识”[11]。显而易见,传统礼仪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内涵与当今社会追求的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背道而驰,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因此,新时期的中国人面对传统礼仪文化应采取扬弃的做法,发扬其先进、开明的一面,摒弃其落后、保守的一面,从而不断加强汉民族的文化力量。

常言道:“凤爱碧梧鱼爱河,炎黄子孙爱中国”、“没有皮,毛难生;没有国,家难存”、“河再长有源,山再高离不开地面”,这些谚语都道出同一个真谛:“民族文化是民族存亡之本”。“礼”对于巩固家族、民族的团结、维系国家、社会的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力量越弱,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就会越弱。若民族文化一旦消解,则民族将走向消亡……200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人文发展报告》指出:“当今的文化传播失去平衡,呈现从富国向穷国传播一边倒的趋势……必须扶持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让他们与外国文化并驾齐驱。”韩国有学者提出“文化领土论”的观点,认为在未来的世纪里,传统意义上的国界在实际上将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按照文化影响划分的领土。文化影响有多大,实际领土就有多大[12]。

“前人不说古,后人冇得谱”,伴随着寻根意识的觉醒,我们日益认识到“母语资源承载着民族的思维脉络,体现着民族的思维逻辑和精神特征,折射着民族的文化精神”[13]。

谚语作为礼仪文化载体之一,作为母语资源中的一部分,用它短小凝炼、富有生活气息的形式传承着具有民族特色、体现民族追求的传统礼仪文化。正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样,历史长河中的礼仪文化虽有糟粕的存在,但其精华历经岁月洗刷仍是“时代的镜子”,其合理内核仍能净化心灵、提升修养、和谐社会,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以健康的心态去发扬和传承传统的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载体。《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礼仪文化作为精神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也越来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如近年兴起的“国学热”在较大意义上就是对“礼”的呼唤与回归。

“保家卫国,人人有责”,传承汉民族礼仪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每一个华夏儿女应尽的责任。因为“礼”本是文明对野蛮的超越,“礼”就是让人有敬畏心、有秩序、有规范。“‘礼’的过程本身具有至高无上的作用,正是‘礼’本身直接塑造、培育着人,人们在‘礼’中使自己自觉脱离动物界。所以,似乎是规范日常生活的‘礼’,却具有神圣的意义和崇高的位置。”[14]“隔山不隔水,隔水不隔心”,华夏民族传统礼仪文化中的精髓不应因时代变迁而消失,不应因科技进步而削弱。作为炎黄子孙,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持、继承、传播并发扬我国极富特色的母语资源,通过传承礼仪文化的精髓去有效增强全球华人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从而大幅度提升国家语言文化的软实力。

[1]梁花.儒家传统礼仪文化的本质及其当代价值[J].教育探索,2010(9):5-6.

[2]路琴.礼仪教育的传统意蕴及其现代价值[J].闽江学院学报,2009(4):74-79.

[3]杨志刚.开掘中国传统礼文化的资源[J].探索与争鸣,1998(8):34-38.

[4]杜剑华.儒家礼文化对东北农村家庭教育影响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33):21-22.

[5]李宇明.200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述要[J].世界汉语教学,2008(3):5-16.

[6]丁珊.礼仪文化和人格塑造[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6):45-48.

[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24.转引自罗国杰主审,李萍.伦理学基础[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113.

[8]彭林.礼与中国人文精神[J].孔子研究,2011(6):4-13.

[9]李淑敏.礼学:人生的财富[N].中国教育报,2006-12-19(3).

[10]彭林.用传统礼仪重塑中华民族形象[J].学习月刊,2008(1):44-46.

[11]赖换初.传统尊卑观念的重新审视[J].云梦学刊,2011(3):70-76.

[12]彭林.民族文化与民族命运[J].传承,2012(17):45-47.

[13]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49.

[14]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209.

(责任编辑:董应龙)

The Traditional Etiquette Culture and Its Social Functions of Chinese Proverbs

DENG Hong-hua1,LIAO Guang-li2
(1.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Press,Xiangnan College,Chenzhou,Hunan 423000,China;2.Research Department,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Chenzhou,Chenzhou,Hunan 423000,China)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review the traditional etiquette culture,and to deal with the shrinking resources of our own language and to regain it.Chinese proverbs,as a language form with its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retain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ical memory and cultural gene,which imply courtesy,respecting,caring,and express people's pursuit for their social harmony and national prosperity.We should protect and develop our Chinese proverbs further more and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create a new style of the etiquette nation,and improve the soft power of our national language and heritage.

Chinese proverbs;traditional etiquette culture;social functions

H136

A

1673-1883(2016)03-0097-04

10.16104/j.issn.1673-1883.2016.03.025

2016-05-30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湘南俗语的多角度研究”(12YBA282);湖南省郴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方俗语的研究与探索”(39)。

邓红华(1974─),女,湖南郴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学、修辞学。

猜你喜欢

谚语礼仪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说说谚语
筷子礼仪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礼仪篇(下)
谚语趣画(一)
24节气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