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行知理念,鉴思品教学
——论陶行知德育思想理念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德育功能

2016-03-03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小学黄亚妮

学苑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陶行知品德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小学 黄亚妮

思行知理念,鉴思品教学
——论陶行知德育思想理念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德育功能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小学 黄亚妮

本文基于陶行知德育思想体系,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从知情意行、生活即教育、心心相印三方面,探讨了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发挥课堂德育功能,以期能更好地优化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陶行知 小学生 品德与社会德育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宋庆龄赞其是“万世师表”,毛泽东更是赞誉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作为我国知识分子的榜样,为人民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即使是半个世纪过去了,陶行知思想仍然引领着我们,关怀着当下。陶行知先生尤其重视德育的重要性,其“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学宗旨,更是给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陶行知的育人教育思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下面,笔者就结合陶行知德育思想理念,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德育功能发挥略谈几点自己的浅见。

一、知情意行,在以生为本中培养道德意志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他认为只有道德的认知,没有道德情感教育、道德意志磨炼,是不完善的德育。信念与行动的统一,需要学生将对书本上的道德认识在内化过后付诸于行动,才能在“知情意行”中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以《抄袭害了谁》一课为例,我先以书本P 31-32上《沉重的书包》为例,呈现矛盾,引发学生思考: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面对同学递来的纸条呢?请学生换位思考一下,自己是否能够理解金宇内心沉重的心情呢?在此基础上,阅读故事《我的作文》,以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组内探究:为什么张军的作文能得高分,却连基本的信都不会写呢?并结合故事《作弊也是犯罪》,联系自己身边的抄袭现象,谈谈自己在本课中的认识,明白了什么道理。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上例中,教师很好地将“知情意行”渗透在各教学环节中,从而不仅知道抄袭是一种对人、对己、对社会有害的事情,也能将在本课中的认识自觉地内化为自己日后的道德行为,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发展。

二、生活即教育,在社会实践中实现“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更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潮之一。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开展社会实践正是引导学生与社会多接触,避免抽象、复杂的理念让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以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例如在《逛商场》一课的教学中,我在揭示课题、学生回忆购物经历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

活动一:自行布置小型购物超市,在多种商品中选择一件,以自己原有的购物经验,自主谈谈这些商品包装袋上都标注了哪些内容;购买食品时应注意哪些小常识。

活动二:从生产日期、保质期、口碑、食品成分、厂名厂址、包装标志等方面,以牛奶为例,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组内比较中学会购物的技巧。知道“三无产品”不能选。

活动三:假设自己在商店中所购买的东西未出保质期就发现坏了,不能使用了,去商店更换时营业员却不认帐,此时我们该怎么办?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找到生产厂家、商店经理、媒体投诉以及找到消费者协会等方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上述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购物活动增强了学生生活中必备的消费技能。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真实地去体验一次购物经历,把自己“货比三家”的经验在课上与同学分享,促进学生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等方面的提高。

三、心心相印,在和谐氛围中实现教学相长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他主张师生间要“共学、共事、共修养”。因此,我们教师应放下传统“师道尊严”的身段,与学生“打成一片”,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风气,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例如《我来做市长》一课,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学生了解国家公务员的工作职责以及公共事务与自己生活的密切联系后,我开展了一次以“我来当一次市长”的施政演说,同学们虽然年纪不大,但一个个意气风发的演说,不仅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位未来的市长在为我们家乡美好的未来献计献策,在同学们诉说着自己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热情与能力中,也正是学生让自己真正成为了社会的一员。同时在大家为建设新港城而献计献策中,也让我看到了、听到了、感觉到了一个充满激情、现代、美感的新港城。

在上述过程中,学生个性化的体验、活跃的思维、多元的价值观,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得以充分显现,不管是什么样的答案,笔者都极力捕捉其最大的亮点予以肯定,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人只要是闻道在先,都可以成为他人之师。友好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互学,实现教学相长。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改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精髓依然是实现课堂有效性和创新教育的思想指引。在教学中,我们应灵活运用陶行知理论,结合课标教学理念,在“知情意行”“生活即教育”和“心心相印”等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搓揉中提炼出教育的真谛。

[1]刘立.浅论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在德育中的作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55-56

[2]张珠.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J].福建陶研.2005.3:41-43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陶行知品德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陶行知教育名录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