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课形式种种
2016-03-03杨和平
□杨和平
议课形式种种
□杨和平
【摘要】观课议课是最重要的教研活动。议课,之于观课而言,是思路的梳理,观点的交流,思维的碰撞,理论的提升,知识的再生……本文主要讨论议课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从语言形式上看,可以分为“口头议课”和“书面议课”;从聚集方式看,可以分为“圆桌议课”和“网络议课”;从对象看,可以分为“单节议课”和“综合议课”;从准备与否看,可以分为“生成性议课”和“预设性议课”。
【关键词】议课;组织形式
观课议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研活动。
而议课,之于观课而言,是思路的梳理,观点的交流,思维的碰撞,理论的提升,知识的再生……其意义,无论怎么看,都不为过。
那么,议课有哪些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呢?
一、从语言形式上看,可以分为 “口头议课”和 “书面议课”
1.口头议课
口头议课,顾名思义,是基于“口头表达”的议课。与基于“书面表达”的议课形式相比,有一些显著的优势。第一,方便快捷。可在观课后立即组织实施,无需提前做刻意准备,大家即兴发言,你一言我一语,即可在轻松交谈中表达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实现思想的交流和观点的碰撞。第二,易被大众接受。口头议课不增加教师工作量,教师可以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是在既定时间内的即兴表达,于教师是一件相对轻松的工作,易被教师大众接受。第三,口头议课时,与口语表达相伴的非语言因素参与,让议课信息更丰富,更具表现力。教师相聚一起,进行口头议课,即兴讲话时的表情、肢体语言、语气语调等,能传递很多语言之外的信息,营造好的议课氛围,表达丰富的情感态度。
口头议课也有三点劣势。一是不便于保留。口头议课以语音的形式进行传递,如果不进行录音或做会议记录,就会随风而逝,即使做了录音或会议记录,其保存也是不够完善的,是不便于被提取或再应用的,不利于授课者及议课同行间回看琢磨。二是规模受限。口头议课借助声音进行传递,受到时空的限制,难以有更大规模的影响力。三是不深入不严谨。即兴表达的口头议课,具有随意性的特点,在思维的全面性、理论的准确性和表达的严密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2.书面议课
书面议课是基于纸质媒介或网络媒介,以文字表达的议课形式。与“口头议课”相伴,它的优势表现在4个方面。第一,更有利于促进议课者全面、深入地思考课堂,进而更好地促进议课者自身的专业发展。由于要将自己对于课的看法诉诸文字,留在笔端,议课者就必然要对所议的课进行再回味、再梳理、再咀嚼,然后进行归纳提炼和演绎分析,就必然要揣摩构思,要进行文字的斟酌调理。如此这般,书面议课的过程,就是促进议课者自身专业发展的最好的过程。第二,便于留存,便于传阅,能够借助纸质媒介或网络媒介发表,有更广泛的影响力。书面议课稿一旦形成,可以以纸质文本或电子文本的形式存在,可以发表在纸媒或电子媒体上,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第三,可以实现异步走。书面议课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相约时间节点,相约议课对象,就某节课或某些课进行讨论。第四,便于授课者和议课同行反复阅读,进行书面再讨论。形成的书面议课稿,我们可以反复阅读,并就其中的某些观点进行多次深入讨论。
书面议课也有明显不足。一是成本相对较高。书面议课,付出的时间成本、智力成本都要多,组织管理工作的成本也要大。二是受众相对要少。书面议课对教师的敬业精神、职业趣味、观课能力和语言表达都有相对较高的要求,也因此,能积极参与书面议课的教师也就要少得多。三是信息衰减较多。书面议课,失去了口头议课时的表情、肢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辅助手段。这种依赖于文字的表达,一则缺乏现场感,二则不同读者看同样一句话,也会有不同的意义理解,存在着信息衰减的现象。
二、从聚集方式看,可以分为 “圆桌议课”和 “网络议课”
我们先谈圆桌议课。圆桌议课,即议课者面对面相聚一堂的一种议课组织形式。采用圆桌议课,既可以指定部分观课者重点议课,也可以由主持人组织观课者自由讨论,或者两种形式兼而有之。多数情况下,圆桌议课采用口头议课方式,鲜有书面议课。
与网络议课相比,圆桌议课具有如下优点。第一,即兴表达,便于实施。圆桌议课多基于口语表达,无须做过多的提前准备,多在观课结束后立即组织实施,方便快捷。第二,相聚交流,其乐融融。圆桌议课,一群相同学科的教师面对面坐在一起,实现观点碰撞,情感交流,思维启迪,会享受到人文的关怀,也能有更多温暖的感觉。第三,小众管理,更有实效。圆桌议课适用于人数不多的议课,即使是大的会场,人数也最终会受到限制,这种限制,我们可以将之看作是“小众管理”,这种小众的议课,对于参与议课的人,会获取更多的专业发展的实效。
有优点,也必然存有不足,圆桌议课的不足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受时间、空间限制。圆桌议课必须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必须将所有参与议课的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组织起来,议课才能进行。第二,受人数限制。因时空限制,参与圆桌议课的人数必然受到限制,必然是“小众的”。假如一所学校有30位同学科教师,每人每学期执教一节公开课,要组织30节议课,要人人发言,如全部采用“圆桌议课”形式,那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第三,不便于保存和更广泛地传播,也不便于再学习和再讨论。圆桌议课基于口头表达,不便于保存,更不便于广泛地传播,自然也不便于“回看”和再一次进行深入的研讨。
相对于圆桌议课,网络议课作为基于网络的一种议课形式,有着鲜明的优点。我们先讨论网络议课的组织形式。网络议课,是基于局域网、互联网组织的一种议课形式,其讨论工具可以是QQ群、QQ讨论组、微博、博客、博客圈、论坛、微信、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工作坊等。在语言表达上,可以是基于文本的书面议课,也可以是基于口语的视频议课等。列举两个案例。比如,以“论坛”作为议课的组织形式,我们可以先发布议课主题,参与议课的人跟帖发表自己的议课稿,就某节课进行研讨。又如,我们可以利用QQ视频功能,组织探讨某节课。当然,也可以事先录制视频,然后发布等。
我们再来探讨它的优点。第一,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由于基于网络平台,参与议课的人议课时可以“异步走”,不必集中,不必同时。我们甚至可以组织天南海北的人相聚一起,共同探讨某一节课的得失。第二,不受人数限制。网络议课,尤其是基于博客、论坛、工作坊等形式的议课,可以组织更广泛的人员参与。由于克服了“时间”“空间”和“人数”3个关键要素的限制,网络议课为大规模学校、大教研组、大范围的议课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组织形式。第三,便于保存、传播、回看以及进一步地探讨。网络议课,不管是文本的还是多媒体的,都会存储在网络空间,为存储、传播、回看以及组织进一步的研讨提供了方便。尤其是基于博客、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可以实现广泛传播的目的。
当然,网络议课也有缺陷。第一,缺少相聚时的温情,没有其乐融融的氛围。第二,观点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相比圆桌议课,时效性相对减弱。第三,技术障碍也将部分议课者阻挡在圈子之外。
三、从对象看,可以分为 “单节议课”和 “综合议课”
单节议课即议课时一节课一节课地逐一讨论。“单节”可以是一个人的一节课,也可以是多人的一节课。“议”可以是一个人的“单议”,也可以是多个人的“多议”,只是议课时是一节课一节课地逐一议课。
这种单节议课模式的优势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易切入,可行性强。单节逐一议课,对议课者没有过高的提炼与归纳能力要求,议课者只需就单节课堂的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教材处理、师生互动等不同角度进行优点和不足的评说即可;第二,对象单一,易深入。由于议课对象单一,可以就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做更深层次的辩论式议课;第三,对授课者帮助更直接。单节议课的对象简单、明确,直接针对某个授课者的某节课进行议课,对其优劣的讨论,会给予其直接的帮助。
综合议课就是将若干课堂放在一起,综合起来,从若干角度来作归纳性、比较性议课,其议的对象不是“单节课”,而是“多节课”。“多节课”自然可以是一人的多节课,也可以是多人的多节课。“议”自然也可以是一人的单议,也可以是多人的多议。
综合议课的显著优势也有3点。第一,更有利于比较。综合议课基本要求就是将若干课堂放在一起,进行归纳提炼。这种归纳提炼,一定是基于若干课堂的比较而产生的,或求同,或求异,无论求同还是求异,都是在比较。这是单节议课思维所不具有的优势;第二,更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这种若干课堂的归纳、比较性议课,需要议课者进行更认真、更专业的对比思考,“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他们在比较中,自然对优劣高下有更理性地认知,这种比较、归纳的过程和结果,对议课者自身的专业成长具有更大的推力;第三,更易于碰撞出新的观点,诱发激烈的讨论。若干课堂融合在一起,进行比较、归纳,求同求异,会有更多的交叉和碰撞,必然会产生一些新的观点和思考,也必然会引发更多的争议,往往会生成一些更热烈的争论。
四、从准备与否看,可以分为 “生成性议课”和 “预设性议课”
生成性议课。顾名思义,议课者所议内容,所发表的观点和看法,所提出的批评和建议,都是基于当堂观课过程中的“随想”,而非在观课前所做的准备。与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有所不同,课堂教学中所谈的生成,是基于预设的生成,是在预设框架内的生成,是在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等前提下的生成。生成性议课,是完全没有准备的议课,所议完全是在观课过程中碰撞出的思维火花。好的生成性议课,一则需要议课者具有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素养,二则需要议课者有敏捷的思维,三则需要议课者听课时做到注意力高度专注。生成性议课无需准备,组织方便,议课者有高度的自由,易碰撞出新思维、新观点。但由于没有预设,缺少计划性,议课也易陷于千人一面的窘状,常出现“我和某某观点一致”的说法,议课的“点”多集中,常顾此失彼,效率低下。
预设性议课。预设性议课,关键在“预设”二字。一则是个人的预设,二则是有组织的预设。个人的预设,即议课者在观课前,对议课做出框架性预设,本次观课、议课,将重点观照某个问题或某几个问题。比如,某次某专家连续观课3节,其在观课前预设的观课问题是:教师的文本定位是否准确?其文本定位有没有考虑教材和单元体系?有没有考虑文体和文本特点?有没有考虑教学对象的认知水平?该专家在此次观课过程中,就对照这些问题,比较3节课在落实这几个问题上的优劣,且在观课过程中忽视其他无关问题,那么,该专家就有了明确的观课目的,议课就会有的放矢,就会在该问题上更深入、更具专业水准。有组织的预设,是议课组织者所做出的预设,是在观课议课前做出的某种有组织的安排,其规定了议课者议课的方向和重点。比如,某次观课议课活动,某组织者将观课议课者分成了5组,每组侧重一个观课议课的方向:A组观察并评价授课者教学环节的设置与时间分配的合理性;B组观察并分析师生互动的合理性,记录教师提问学生的点与面;C组观察并分析教师语言,提出改进教学语言的建议;D组观察并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E组观察并分析教材处理的合理性与教法选择的适宜性。这类预设,是议课组织者所做出的安排,需要组织者和观课议课者同时做好观课议课前、中、后的各项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议课工作。预设性议课,由于预设在前,计划在先,就避免了随意性,有了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观课议课也就能更全面、更深入、更高效。但也由于预设在前,意料之外的惊喜也就难以产生了。生成,可能会长出奇异的花朵,而预设,则易于培植一片芬芳的花园。
任何一种议课方式,都有它自身的优点和劣势,采用何种议课方式,取决于我们所面临的工作实际,取决于我们所要实现的议课目的。
(编辑:赵悦)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7-0096-03
作者简介:杨和平,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二中学副校长,安徽省特级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