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6-03-03王欢
王欢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208-0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们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明显的特征,与探究性学习一样,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但通过的大量课堂教学观察、调查与实践,目前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许多误区,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如常见的问题有:1、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倾向性。2、教师随意提问,缺乏价值。出现了一些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甚至不用讨论的问题也充斥其中,导致教学效率低下。3、优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了自己的潜能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发展,而一些学困生则相反,因为基础比较差,往往落在后面,无形中失去了思考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些学生失去参与交流合作的兴趣,会进一步加重自卑心理。
针对目前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1.合理安排合作对象
1.1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应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考察,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
1.2给每个小组成员分好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做出汇报。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
2.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
2.1学会倾听。"学会倾听"就是学会与人交谈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漫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小组成员必须听清老师的提问要求,听懂分工的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同时也要听得了表扬之词,听得进批评之音。俗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会倾听能使我们取长补短,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能举一反三。
2.2学会质疑。在小组活动中,在肯定别人优点的时候,还要敢于质问。如果有疑问,应立即追问为什么,而不要害羞,不做声;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
2.3学会表达。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必须学会表达。在课堂教学的许多时候,经常只有那么几个学生举手,一些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时发言很有价值,等到全班交流时却没有了声音。为此,教师就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把一些能够容易表达或简单的问题让不爱发言、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回答,并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使他们能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2.4学会遵守组织纪律。合作往往是小组化的学习,人数不多,但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的,要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而是通过一定的纪律让学生在合作中"活而不乱"。
3.正确把握合作契机
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的契机,因为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合作的,否则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所要体现的新理念。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相机设置合作学习。
3.1在新旧知识的碰撞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第五册数学计算"24×3",就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自己的思考方法,最后反馈学生的计算方法。
生1:等于612。
生2:等于72。
生3:等于92
师:到底谁对呢?你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生1: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生2:我是口算的,24×3=72(个位三四十二,向十位进1,十位二三得六加1就是7,合起来就是72)。
生3:24+24+24=72。
这样学生在交流中暴露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再通过小组交流辨析,从而得出正确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发展了学生数学思维,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及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
3.2在动手操作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动手操作探究时,进行小组合作,能使成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的默契,共享成功的喜悦。如:在三年级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时,我创设了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来测量课桌大小的情境,并进行小组合作。结果学生们很快的体会到自己只有一个1平方分米测量起来比较慢,需要小组几个人合在一起测量快,这样合作就从学生的学习需要中开展,同样也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重要的性和必要性。
3.3在整理复习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总复习"数的整除"这一内容时,我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材料(一张纸,一些概念的小卡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把每个小概念、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整体。学生在通过小组合作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整理了知识。这样的小组合作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整理了知识,养成了良好的合作习惯,创新思维得到了增强,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合作性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小组合作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它作为一种颇具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它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性活动来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并使学生个性与社会性协作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