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2016-03-03潘莉莉
潘莉莉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183-01
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今天,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组织有效的学生合作学习能改进课堂内学生的心理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就成了我们研究的对象。
1.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真正把握合作学习的内涵
数学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课标所提出的新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同时加强对有关合作学习理论、方法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及操作方法,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到实处。
2.教师要充分掌握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
2.1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2.2抓住契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背景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学中不能为了合作学习而进行合作学习,应根据数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其最大的作用。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最恰当呢?(1)辨析易混概念时,开展合作学习。例如:"质数"和"互质数"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辨析、理解两者的本质属性,区别内涵,在教学中我设计这样的题目,导向性地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1、2、3、5、7、8、9这些数中,哪些是质数?你会选取其中的两个数组成互质数吗?为什么?质数与互质数有什么区别?"各小组争辩激烈,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到各组巡视,听取同学的讨论,启发诱导,鼓励敢于发言,勇于争论的学生,引导合作讨论,步步深入。通过激烈讨论,学生正确理解了"质数"和"互质数"的本质区别与各自内涵,还掌握了组合互质数的规律。(2)探究规律性知识时,开展合作学习。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需要学生通过操作才能发现,仅凭个人的才智是不够的,须挖掘集体智慧,才能集思广益,达成目的。教学"认识物体"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来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每组学生把收集来的乒乓球、小积木、各种纸盒、饮料盒、瓶瓶罐罐等物品堆集在一起,然后在小组内将收集来的物品分类。有的小组按制作的材料分为玻璃的、塑料的、铁的、硬纸的几类。有的小组按功能分为吃的、用的、玩的3类。还有的按形状分:方的、圆的和不圆不方的。在小组活动中人人积极发表意见,热烈讨论、争辩,经过教师的及时引导,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按形状分类比较合适。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那些方的物品是不是都一样呢?还能再分类吗?""那些圆的是不是也有区别,还能怎样分类?"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很快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基本特征。整个教学活动有小组的相互启发、争论,又有全班的人人参与,在集思广益中,实现了真正的理解和把握。(3)在学习重点、难点上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出现思维障碍而无法排除时,也就是教学的重点、难点。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攻克"教与学"的重、难点。例如:学习"分数的意义"这节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单位"1"的含义。在教学时,先让小组探究合作,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种材料,动手分分,用分数表示,看哪组得到的分数多;再让各小组汇报交流、力求创新,说说这些分数是怎样得到的。这里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操作的过程,让学生突破"一个整体",感受到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1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其中这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最后,教师引导各小组自己举例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这样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构建新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全过程。
3.加强合作学习的课堂管理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但是,要使合作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4.训练学生养成正确的态度和掌握必要的技能
4.1端正学生的合作态度。学生在合作学习应具备这些态度:学习积极主动,勤于思考,不依赖教师和同学;乐于助人,优势互补,强弱相助虚心学习,专心倾听别人发表意见;敢于发言和质疑;服从领导,讨论时要轮流发言,说话声音要轻,不大声喧哗。
4.2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如何关键看学生是否掌握合作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合作的技能视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好学生的倾听(激发、引导、鼓励、训练倾听)和交流能力(敢于表达、学会提问、规范语言)。
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进行独立学习时不能达到理想目标时所采取的其中一种形式。一般是教学活动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需要辩析的问题,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参与、感知、经历问题的讨论过程,使学生的知识、情感与态度得以体现。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具备"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加深对合作学习实质的认识,使之在实践中落实,才能使学生多拥有一此些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