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高段习作教学之浅识

2016-03-03余辉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创设氛围尊重学生

余辉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有活力、最富于创造性的课程,也是最便于发挥教学艺术的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作文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作文教学就是要把准学生成长的脉搏,活跃学生的身心,开拓学生的视野,找准学生的"激情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激活学生的生命力。

关键词:尊重学生;创设氛围;以情播情;坚持鼓励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054-0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有活力、最富于创造性的课程,也是最便于发挥教学艺术的课程。但凡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老师都知道,写作文会使学生谈之色变,使老师读之困惑。学生色变之原因是苦于无材料,无内容可写;老师困惑之原因是苦于不知如何指导,难以批改。而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又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的我也曾为此烦恼不已,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还是找到了一些门路,对于习作的教学也就有了一些收获。以下是我习作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1.尊重学生,注重生活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见识少、理解能力差,不善于通过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对此,我们写作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要以慈母般的爱心体贴关怀他们,以朋友般的诚心去打动她们,培养他们写作文的兴趣。每周五都是我固定的习作课,我们相互交流,相互讨论,有时讲故事给他们听,有时读好的作品与学生一起欣赏,品析文章好在哪里?哪里值得我们去借鉴。让大多数的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并及时地给予他们表扬、鼓励。尊重每一个孩子,认真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共同探讨提高作文的方法,寻求提高作文的路子。对待能力弱的学生,我就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们进行辅导。先让他们自己读自己写的作品,并说一说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再与其一起分析作文没写好的的原因,我也会抓住他们习作中的点滴,使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肯定、鼓励他们,表扬其在作文方面的优点。咱班有一名男同学特别懒,六年级了作文只能写100多个字,刚接手这个班时,真吓了我一跳。问他为什么乱写,他不好意思地说不会写,也不知道写什么好。于是,我让他每天放学去我办公室读一篇自己买的《小学生优秀作文》中的作品,读后说说别人写的好在哪?再启发他如果换成你该怎样描写。发现他说得好的语句,好的构思时就及时地赞扬。偶尔他有写得好的段落,就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一读,时间长了,他有了自信心,对学习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善,写作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实践证明,师爱必定会换来学生的写作兴趣,尊重也会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叶圣陶老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鲁迅也说:"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许多学生害怕作文,主要是因为生活单调,缺少题材。因此,教师务必使写作内容贴切生活,富有时代气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让学生走出围墙,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再用自己的笔把这些感受物化,这样作文与写作欲望就大大缩短了距离。

2.创设氛围,加强阅读

要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的很快,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我认为,在作文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树立"我要写"的意识,把不愿写作文的被动心理变为主动心理,作文才能创出新意来。作文的过程,是学生将自己对客观事物感受的理解、认识用书面语言外化出来的过程,是学生心理活动全面参与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完成,别人是不能代替的。而这个"主动性"的参与,往往有其多方面的因素,学生生活单调,就缺乏表现欲。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大多是在课堂上定个题目或范围,而它又大多是老套的,狭隘的,远离生活的。以致学生在这个老套的, 狭隘的甚至陌生的圈子里舒展不开手脚, 练就不成本领。这就需要老师为他们创设一些写作情境,营造一些写作氛围。所以,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利用时机开展有益的活动,诸如:游戏、体育活动、献爱心、我能行、说句心里话,小小辩论会等。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名家名篇,阅读适合小学生的报纸、刊物、书籍,并要求他们作好读书笔记,这样以来,不仅丰富了学生生活,开阔了学生视野,激活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能力,丰富了素材,摆脱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困境等,还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社会,关心他人高尚情操。

3.以情播情,表达真情

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的作梗形成了师生课内外的不平等,从而使学生不敢"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记得一次写作文时,要求写一件对自己有教育意义的事,当读完习作要求时,我说请个同学讲一讲你要怎么选材?学生个个都哑口无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概已过3分钟,全班43人,无人举手发言。我当时真相大训他们一场,但我又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数子一过莫若奖子一长"。于是,我静下心来讲给学生令我难忘的一件事。我告诉他们在上小学时,因逞能和小伙伴打赌我从一块很高的大石头上往下跳,谁知别人跳时没事而我却把脚摔骨折……没想到,我的故事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个个畅所欲言,争先恐后地讲起了自己最难忘的往事:有的说第一次当家买菜的事;有的说偷妈妈的钱买玩具而挨打的事;有的说因贪睡起晚后,粗心大意忘穿一只袜子而使自己倍感尴尬的事等。此时,我又趁机问:"这件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或教训呢?"同学们又说了起来,他们的事例是那么真是那么吸引人,以至于下课了,我们还情趣盎然,谈个乐此不疲。那节课使我深深体会到:无论何时何地,教师千万不要以高姿态与学生之间划上一道鸿沟,而要使自己真正的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做他们的朋友、向导。在习作《我的成长烦恼》中,要达到的目标是: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我尽心地为他们准备了课件,设计了:畅谈烦恼,往事回顾,认识烦恼,学海拾贝,引吭高歌等环节。我先以自己为例,说了自己最近的烦恼,并请同学们帮我想办法如何解决我的烦恼。我给学生们带了个头,接下来同学们纷纷从各方面出发谈自己的烦恼,有来自学习的,有来自生活的,也有来自于与同学之间的交往……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同学们相互交流,听得都很认真,交换了各自的意见、观点。"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也不能打动人心。"狄德罗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此看来,教师走进课堂,还需走近学生,才能做到以情播情,引导学生说实话,写真话,表达真情实感。

4.坚持鼓励,激发情感

写作文最怕千篇一律,我鼓励学生尽量让自己的作文有个性,不要人云亦云。因为你是你自己,你有自己的思想情感,你是与众不同的你,要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去发现写作题材。这学期我布置了一篇习作叫《我学会了……》 ,课堂交流时大多数同学说的是:我学会了做饭,我学会了骑车,我学会了游泳……于是我提醒他们说我学会了什么,它的范围很广,你们要大胆的去写,它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种精神,你们不要局限于曾写过的作文,要把眼界放宽些,远些;可以是看见的一件事给我的启示,也可以是经历的一件事给我的教训……习作交上来我一看在我的启发鼓励下,终于一些同学就写出了《我学会了坚强》、《我学会了自立》、《我学会了思考》等内容都较为独特的文章!习作写完,学生们感受到年龄成长了,习作的思想也成长了。现在每次写作文,学生总是想要写出一点新意,行文不落巢窠,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法国教育家第惠斯多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在鼓励性语言的作用下,会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从而克服心理障碍。适当的鼓励、耐心的引导则会使学生增强写作的信心,鼓起勇气大胆的动笔写。每次作文动笔之前,我都会鼓励的语言去激励他们,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每次批改,无论学生的作文处于何等水平,我都会尽量发现其文中的一些美点、亮点,哪怕是一个好的用词,一个好的句子,我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于作文差的学生。每次作文讲评,除了互相欣赏优秀的作文外,我还会尽力让作文差一些的同学上台读自己文中的闪光点,使他们也有机会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从而扬起他们写作自信的风帆,使他们越写越爱写,越写越想写。我们班有个叫旷凯烈的淘气同学,他最初的作文平平,可有一次,写《老师不在的时候》,他写得不错,那篇文章成了范文,他还在讲评课上亲自读了自己的文章。我问他:"你的习作怎么一下就进步了?"他说:"因为我亲身经历过,我就是实话实写罢了。"我说:"是啊,我们写作就是要真实,要仔细去观察,这次作文你写的好是因为你有内容可写,把老师不在场的时候,教室里同学们的语言、动作、神态都描写得很生动,所以写得好!"从此以后,旷凯烈同学写作的积极性大大地调动起来了,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也增强了。

5.“下水”领航,陶冶情感

"教泳己不游,总觉隔一层;教泳己能游,指挥乃纵横。"由此,可看出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写下水作文的重要。当然,教师文章写得情真意切,形象生动,学生也就会情动而相随。久而久之,不但克服了学生的"恐惧症",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写作中去。从而,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我校针对学生习作也要求每位老师写学生的下水文,这一活动也是对语文教师的一种鞭策,只有提高了自身水平,才能更好地去指导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作文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作文教学就是要把准学生成长的脉搏,活跃学生的身心,开拓学生的视野,找准学生的"激情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激活学生的生命力,让学生"我手写吾心",兴趣盎然,激情勃发,文思泉涌,酣畅淋漓,让学生作文与做人齐头并进。果真如此,我们的习作教学定会出现杜牧所描绘的那种可喜景象:"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果满枝。"

猜你喜欢

创设氛围尊重学生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尊重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探究
尊重学生个体思想,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快乐教学
分析初中地历史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谈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技巧
美国高等院校有效教学的调查与分析:以佛罗里达大学为例
悟乐有道 趣在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