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地问 还需智慧地引
2016-03-02朱宇
朱宇
从理论上讲,开放题因其内容的新颖性,形式的生动性,思维的发散性以及功能的创新性,给了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的机会,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形成。然而,落实到实践层面,我们却很无奈地发现,学生开放的思考却常常遭遇封闭的评判,原本思路多元、着眼提升发展的开放探索异化成了“一锤定音”的终极裁决,或是沦为同一反复的喋喋不休。为此,教学中不仅要关注问题的开放性,还要关注解答的有效性。下面,以“数的运算”教学中的开放题为例,谈一谈如何通过智慧的引领,让开放题取得更大效益。
一、在“根”上着力,让本质理解更深刻
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是乘法意义的拓展和应用,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更多地关注能不能“凑整”使运算简便,忽略了算式结构变化与运算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开放题的设计要从外形结构特点转向其内涵的探究,引导学生叩问规律的内涵本质。
基于以上思考,“乘法分配律”课上,我将原先的一道开放题“12.5×9+( )×( ),如果能简算,可以怎么填?”做了如下改动:请在○内填上运算符号,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使“12.5×9○( )”这道算式能够表示一种运算律。
生1:我的算式是12.5×9+12.5,运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师:谁知道他说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2:9个12.5加上1个12.5,结果等于10个12.5。也就是12.5×9+12.5=12.5×(9+1)。
生3:我的算式是12.5×9×8
师:(示意暂停)想一想,这道算式也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吗?
生3:不是。是乘法结合律。
生4:还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师:这道算式中也是出现了3个数,为什么不是乘法分配律呢?
生5:因为12.5×9×8表示的是9个12.5的积,再乘8,实际上就是72个12.5。
生6:乘法分配律中一定有乘法也有加法,而乘法结合律只有乘法。
师:如果是“12.5×9+1”,运用的是哪一个运算律?
生7:9个12.5的积,再加上1,虽然有乘,有加,但是没有相同的数,所以不是乘法分配律。
生8:不是连乘,也不是乘法结合律。
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障碍主要表现在容易和乘法结合律混淆,原因在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两个运算律始终处于分离状态,并没有揭示两者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所以学生的认知是片段、零散的。在上面的开放提问中,淡化了简便计算的要求,意在引导学生回到运算意义的原点,在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的比较联系中把握运算律的本质特征。从反馈情况看,学生不再过多关注外在形式结构变化,而是突出从模型建构的角度理解运算律的意义。填法是多样的,但是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运算意义的理解展开。在交流互动中,随着两个运算律非本质属性被不断剔除,其各自的本质特征不断被凸显、展开,自然而然纳入到各自的认知结构中。
二、在“序”上着手,让关键内容更通透
“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出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懂得“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却不能运用此理对计算过程进行监控,如,38÷5=6……8,这是一道错误的算式,用“商×除数+余数”来验算却不能发现错误。
鉴于此,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开放题:
(1)有13支铅笔,每人分( )支,可以分给( )个人,还余下( )支。
(2)□□÷□=6……4,除数可能是( ),这时,被除数等于( )。
(3)□□÷4=□……□,你能写出几道不同的算式?
第一题属于实践型的练习,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后面的两题旨在凸显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形成“瞻前顾后”的意识。在第(3)题的反馈交流中,师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如果每个□里只填一个数字,你能写出几道不同的算式?想一想,再写下来。
生1:13÷4=3……1。
生2:19÷4=4……3。
生3:37÷4=9……1。
……
师:(对生1)余数还可能是几?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吗?
生1:13÷4=3……1,14÷4=3……2,15÷4=3……3。余数最大是3。
师:当余数等于3的时候,这样的算式还有哪些呢?
生2:11÷4=2……3,23÷4=5……3,……
师:观察这些余数都是3的算式,大家有什么发现?
经过分析,学生发现:有余数除法算式中,余数的大小与商无关,但是必须比除数小。
上例中,教师提供了有余数除法算式的模型,意在强化余数与除数的关联。然而,由于开放题的思维路径是发散的,因而学生的回答体现出随机和无序的特点,不能形成对关键内容的聚焦,也缺少对错误的深度反思,容易出现一“点”就通、一做就错的状况。为此,对来自于学生个体的答案,教师采取了“先列举,后排序”的策略,引导学生有序思考,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推想,聚焦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大脑中形成有余数除法的完整结构。
三、在“意”上着眼,让数学视野更拓展
“一个数除以分数”算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即使是成绩较好的学生,依赖自身的认知水平,恐怕一时也难以理解。为了让学生理解算理、总结方法,我在教学中把例题教学进行开放式处理,用猜想与验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再借助线段图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转化与内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一辆摩托车小时行驶40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学生列出了40÷以后,我先让学生估计一下商的大小,然后让学生尝试计算。大部分学生的计算过程与书中的差不多,即40÷=40×=60(千米).
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说明40÷为什么等于40×吗?
生1:我们已经学过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所以我猜想40÷也行。
师:整数就是特殊的分数。
生2:40÷=(40×)÷(×)=40×÷1。
师:你运用了商不变的规律。
生3:可以从图上看出来。如果用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走的路程,把它平均分成3份。2份是40千米,1小时有3份,3÷2=,所以1小时走多少千米就是求40的是多少。
师:你不但看到了、,还想到了、,想象力真丰富!
算法不是老师硬塞给学生的,多样化的解释丰富了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学生以他们自己的语言解释着、建构着,教师画龙点睛的提炼之语让全班学生的认知逐渐清晰。
再如,“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陈述“整数的运算律适用于分数”的理由,意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推想运算律的适用性。有学生用举例验证的方法分别验证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还有学生对照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律,根据字母能够表示数的特点解释“用字母表示,数变了,规律不变”。在教师引导下,全体学生主动迁移,深刻感悟运算律始终是不变的,只是它们所代表的数域发生了改变,系统的知识体系得以顺利建立。
开放地“问”只是为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提供了一种可能,教师不但要重视开放题的利用价值,创新使用,更要重视其使用效果的反馈评价,或点拨矫正,或补充明晰,或提炼发展,通过智慧地“引”促进学生有序有效地思考,从知识本质、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上进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