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金融模式下供应链融资风险识别与控制
2016-03-02冯晓玮王成付奚雷
冯晓玮 王成付 奚雷
内容摘要:物联网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升级版,物联网模式下的供应链融资传统风险将得到有效控制,但仍会产生新生风险。文章首先针对传统供应链融资方式,按照初始授信、合作放款、贷后回款三大运营阶段和线下、线上两大操作过程,总结相关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并采用物联网金融模式对风险进行控制;然后依据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识别物联网金融模式下供应链融资的新生风险。识别与控制相关风险为供应链融资的物联网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物联网 供应链融资 风险
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操作不规范、财务不透明、可抵押固定资产少等缺陷。
融资难、融资贵成为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供应链金融正是商业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它把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依托企业真实的交易关系,利用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应收账款、存货以及未来货权等作为质押品,为供应链上协同企业制定整体金融解决方案。自深圳发展银行首次提出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各商业银行、物流企业、电商平台、P2P平台相继推出相关融资模式。
较多学者对供应链融资模式和合约机制进行了研究,基于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平台+基地的几类融资模式相继被提出和研究,Hofmann Erik(2009)运用数值型案例分析方法,得出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库存融资对其利润产生重大影响;Lee Ch, Rhee BD(2010)提出应用数量折扣、回购、两部制收费和利润共享的协调机制降低库存融资成本。然而供应链融资涉及链条环节长、参与主体众多、操作程序复杂、成员关系动态变化,而且各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彼此依赖,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涉及其他环节,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风险是阻碍供应链融资成功实施的关键,“上海钢贸案”、“青岛有色金融案”、“皖江物流百亿债务黑洞”等均是缺乏有效风险控制产生的不良事件。
在融资模式与合约机制创新研究后,学者们对供应链融资风险进行了较多研究:盛巧玲、吴炎太(2012)从环境风险、供应链风险、质押物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六大方面对存货质押融资风险进行评价;郭菊娥、史金召、王智鑫(2014)基于线上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提取风险要素,并系统归结了线上、线下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演变;张目、黄春燕等(2015)归纳了预付款融资模式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六大方面;周文坤、王成付(2015)应用DEA、AHP与左右得分模糊TOPSIS结合的算法对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进行评价。
以上研究大多集中在供应链融资风险评估上,对风险的控制的研究却很少涉及。物联网是指利用无线传感器、红外感应、卫星定位、条码识别、激光扫描、等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并按照约定协议进行组网传输信息,进而实现信息交换和处理,以实现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其应用范围有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慧金融等。物联网金融是物联网众多应用中的一种,它将金融信息化与物理世界信息化融合,来有效管控融资过程中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相关活动,从而降低融资风险、提高融资效率。物联网金融向供应链融资领域的拓展,融资过程实时监控、定位跟踪,融资信息有效处理、科学决策,可以有效控制供应链融资风险,但是又会引发一系列新生风险。该方面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
本文系统分析了物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关系;然后根据融资阶段对供应链金融所面临的传统风险做出系统归纳,物联网金融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这些传统风险;接着阐释了物联网金融模式下供应链融资在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所面临的新生风险;最后对物联网金融模式下供应链融资的发展做出总结和展望。
互联网金融、物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关系辨析
(一)物联网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升级版
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互联网手段开展各类金融服务的一种创新金融模式。其核心是信息的传递、分析和交易费用的大幅降低,在此基础上改变了整个商业模式,按照投资产品可以分为基金类、保险类和P2P平台类。P2P的资金流向多为个人贷或中小企业贷,其相对收益和风险要高许多。依托电商平台开展的P2P业务,利用平台上交易流水与记录,甄别风险、评测信用额度进而发放贷款,并随时监控贷后企业的物流、商流、资金流运作,风险不大;另一类没有电商平台的P2P,对于风险控制有通过线下运作、征信系统、网络社区或朋友圈等,风险较大,发展迅速,但问题也较多,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能力依然不足。
与大数据联姻是做好风险控制的唯一手段,参照雷(2013)有关物联网“三层两体系”的架构,如图1所示。在物联网金融模式下,将互联网搜索引擎数据、资本市场数据、电商交易数据、支付数据等互联网信息收集系统和征信平台、动产质押信息平台等各类平台辅助信息系统以及传感器、标签、生物识别、DLP、条形码、摄像头、GPS等物理数据收集手段纳入感知层的范畴;各类无线网和互联网作为主要传输媒介,构成网络层;应用层包括统一支撑平台和智能化应用系统,数据库、云计算、海计算、中间件、数据融合、数据共享等数据挖掘和处理手段作为支撑层,应用层提供有效的风险监测、金融决策、交易跟踪、市场预测服务;统一的身份认证、传输网络、访问控制、安全测评、应急处置、灾难备份等物理网络与各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是物联网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包括在物联网金融各层建立和运行标准以及其他各类共性和个性标准。上述 “三层两体系”结构阐释出物联网金融在大数据收集、大数据处理、信息安全保障和标准规范方面要优于互联网金融。物联网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升级版。
(二)供应链融资将成为物联网金融的一类模式
根据发展阶段,供应链融资逐步实现互联网化,进而实现物联网化。供应链融资1.0阶段以传统的线下运作为主体。供应链融资2.0阶段将供应链融资搬到线上,核心企业的数据与银行完成对接,银行可以随时获取核心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仓储、付款等部分真实经营信息。供应链融资3.0阶段是互联网化的供应链融资,当前互联网化的供应链融资加强了线上连接和操作能力,以企业实际交易过程为主要授信依据,众多P2P企业、商业银行、电商企业甚至传统企业借助电商平台、物流平台、融资平台参与到供应链融资中,供应链融资实现了互联网化。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供应链融资仍然缺乏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借助互联网手段的大数据收集并不能涵盖仓储、货运、分拣等各个物流环节和交易过程。未来供应链融资将是物联网金融的一类模式,如图1所示,供应融资平台与电商平台对接,收集交易过程数据;与物流平台对接,全面收集仓储、运输等物流数据;与操作平台对接,实现操作标准化、电子信息化,避免人为操作误差风险;与支付平台对接,做到第三方支付,实时把握资金动向,最终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整合和高效运作。
物联网金融模式下供应链融资传统风险控制
互联网化的供应链融资3.0模式依然存在如下问题:征信体系不完善,信息披露与资金托管制度不健全,企业与行业自身缺少相关约束机制,交易监管能力不足,众多操作风险等,考虑到融资风险的不可控方面,其与1.0和2.0模式可以共同被定义为传统供应链融资模式,传统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风险有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如表1所示。
(一)信用风险及其控制
每一类供应链金融模式的融资过程均可分为三个阶段:授信阶段、合作放款阶段、贷后回款阶段,信用风险可以按照这三个阶段进行识别和控制。
授信阶段主要是指从事供应链融资的金融机构对借款人信用水平、历史信用记录、贸易真实性、贷款项目经营前景,以及核心企业信用状况,还有供应链竞争力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授信额度和授信期限的过程。融资企业一般是中小企业,财务数据不健全、不透明,再加上供应链融资的直接还款来源为融资项目的收益,所以对于借款企业的信用审核应当摆脱财务数据的束缚,更多的关注借款企业的历史交易记录、项目经营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同时还要关注贸易的真实性,借款企业也可能会利用虚假交易和多方联合欺诈等不道德做法获取授信。
以上信息的获得具有较大难度,将融资平台与电商平台、物流平台、市场信息平台、征信平台、质押平台、企业信息系统等有效对接是解决信息获取困境的唯一手段,物联网金融可以控制授信阶段产生的相关信用风险。
合作放款阶段,各参与主体互相合作以达到放款条件,进行放款的过程。如融通仓模式中,首先金融机构、贷款企业和核心企业要签订合作协议,约定各自权利和义务关系;然后金融机构、贷款企业和物流企业也要签订货物质押监管协议;接着贷款企业向银行缴纳保证金,并将质押货物运到质押仓库,物流企业核对验收合格;最后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此阶段主要信用风险有协议风险和质押物验收风险。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部分P2P从事供应链融资,尤其是线上供应链融资的时间较短,经验相对较少,制定和实施协议方面存在风险。借鉴英美法系的历史判例类比思维,建立供应链融资协议库和案例库,物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通过访问这类数据库,可以有效地控制协议风险。借款企业和物流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在质押物验收时会产生数量和质量不足的风险,物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产品识别与追溯系统可以有效防止此类风险。
贷后回款阶段,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三类方式收回贷款:融资企业经营项目收入、质押物发放或变现、核心企业担保还款。所以为保证可靠的回款来源,有关方面必须随时监督融资企业、核心企业经营过程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质押物状态。此类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也需要物联网金融模式的引入。
(二)操作风险及其控制
供应链融资实施过程的操作风险分为线下操作风险和线上操作风险。
传统供应链融资中,线下授信审查和线下质押物监管会产生相应的操作风险,线下授信审查中,审查人一般以审查报告的形式提交结果,审查人的经验度、道德责任水平等对检查结果有重要影响。质押物的线下监管中,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常处于异地,常要委托物流企业做全程质押监管,但对物流企业监督不足,质押物监管过程存在较多操作风险。物联网金融是一种“让物品说话”的金融模式,可以通过视频采集、条码识别、智能定位等多项数据采集技术控制上述操作风险。
线上操作风险较多,存在人员、操作、系统和外部事件等操作风险,如线上操作人员权限划分不明、能力不足所产生的操作不当;由原始的“单体授信”到互联网金融的“批量准入”,使得授信操作准确度降低;系统之间数据互换的准确度和及时度不足等。物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供应链融资操作系统,智能的授信决策功能、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规范、容错和错误预警机制以及各类系统无缝对接算法能够有效预防上述风险。
物联网金融模式下供应链融资新生风险的识别
物联网金融模式下传统供应链融资风险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但同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类新生风险。根据物联网金融的分层结构可以将新生风险分为三类:感知层风险、网络层风险、应用层风险。
(一)感知层风险
感知层所采集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全面性是其风险的主要关注点,因此各类信息源的低效运行和相关检测设备失灵或故障将直接导致风险的产生。根据供应链金融的三个阶段,在授信阶段需要得到借款企业的相关数据,可能面临的风险有:电商数据不可靠风险、平台数据不完整风险、市场信息不准确风险。合作放款阶段主要出现在质押物验收阶段,可能面临风险有:品质检验设备故障风险、监测不及时不准确风险、反应不及时风险、货物丢失风险、配送故障风险。贷后回款阶段,面临的风险除了合作放款阶段的风险外,还有融资项目跟踪不及时风险、市场信息收集不全面风险。
(二)网络层风险
网络层主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感知层得到的数据进行远距离传输,由于相关技术和标准尚不完备,产生了较多风险。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息泄露风险、信息延迟风险、信息加密风险、信息丢失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物联网标准风险、恶意干扰风险、网络不稳定风险,这些风险将导致应用层不能及时得到全面、准确、客观的数据信息,对后续数据处理和科学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三)应用层风险
应用层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提供风险监测、金融决策、交易跟踪、市场预测等服务。这一层次的风险主要是参与各方合作经营以及有可能破坏合作状态所产生的风险,主要有:商业机密泄露风险、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数据挖掘效率风险、数据融合风险、各参与方合作风险、物联网管理风险、社会经济风险、政策法规风险、组织管理风险。
结论
供应链融资参与主体众多、环节复杂、操作频繁、信息容量大,仅部分环节的互联网化,在大数据收集和处理方面的能力是不足的,不能有效控制各类传统融资风险。物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供应链融资可以有效控制传统供应链融资风险,但也会产生各类新生风险。本文系统分析了物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的关系;然后对供应链融资所面临的传统风险,根据融资阶段做系统归纳,并根据物联网金融理论对这些风险加以控制;最后阐释了物联网金融模式下供应链融资在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所面临的新生风险。
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互联网化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物联网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传统风险和新生风险的研究均具有重要价值,这些研究为后续风险评估、信息安全仿真、物联网融资平台建设等工作奠定了基础。然而对于新生风险的规避与控制难度较大、不确定性很高,需要从物联网技术标准和实施规范、合作企业及有关各方的行为态度、线下行动配合等角度作出系统思考,这一工作有待今后进一步完成。
参考文献:
1.陈祥峰,石代伦,朱道立.金融供应链与融通仓服务[J].物流技术,2006(3)
2.金波,郭巧英,李忠卫.基于Shapley值法的供应链融资收益的供给与分配[J].工业技术经济,2013(4)
3.闫俊宏,许祥秦.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J].上海金融,2007(2)
4.谢世清,何彬.国际供应链金融三种典型模式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4)
5.汪传雷,王栋梓.基于“平台+ 基地”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分析[J].商业研究,2014(10)
6.Hofmann Erik.Inventory financing in supply chains A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Logistic Management,2009,39(9)
7.Lee Ch,Rhee BD.Coordination contracts in the presence of positive inventory financing cos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0,124(2)
8.盛巧玲,吴炎太.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应链存货质押融资风险模糊综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
9.郭菊娥,史金召,王智鑫.基于第三方B2B 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演进与风险管理研究[J].商业时代,2014(1)
10.张目,黄春燕,李岩.预付款融资模式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4)
11.周文坤,王成付.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5,24(1)
12.王静.竞争与变革: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J].中国流通经济,2014(5)
13.雷.物联网安全测评和风险评估技术研究[J].电讯技术,2013,53(3)
14.阙方平.物联网金融:一场新的金融革命正悄然来临[J].武汉金融,2015(1)
15.田菁,宋玉田.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管理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