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我国蔬菜市场的流通特征及成因

2016-03-02尚昕黄臻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交易成本风险

尚昕 黄臻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我国蔬菜生产供给、消费需求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蔬菜市场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存在的主要矛盾。分析认为我国蔬菜市场流通形式与蔬菜的生产特征、消费特征、市场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受到城市化、城乡与地区收入差距、运输通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蔬菜流通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蔬菜流通 交易成本 风险

蔬菜流通特征形成的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原本计划经济体制下固化的要素配置和封闭的流通格局被打破,要素的大规模流动,带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在要素配置格局、消费格局的变化中,蔬菜产业也发生着改变,并形成了目前的状况和特征。

(一)蔬菜生产供给特征

1.劳动密集型农业,供给带有季节性。农业生产的空间和对象固定,难以像工业品一样进行流水作业,同时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难以通过工序分工实现效率提升,生产要求劳动者完成全部工序。此外,蔬菜属于农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蔬菜生产的这些特点,使得生产者被套牢在生产环节,无暇组织流通。蔬菜生产的季节性也决定了其供给的季节性。

2.农户生产规模狭小,组织化程度低。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数以千万的小农户。20世纪的农村改革,使农业生产回复到家庭经营的生产模式。家庭经营充分调动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带来了经营规模小的问题。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狭小,耕地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在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进一步面临着减少的趋势。更为重要的是,农户生产不仅规模小,而且组织化程度低。近年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普遍存在着组织较为松散、发展水平较低、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合作组织功能欠缺、有名无实的情况较为普遍。

3.摆脱短缺局面,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截至2011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已达到2.9亿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从4%增长到12.1%,蔬菜总产量近6.8亿吨,比1990年分别增长大约1.9倍和2.4倍。人均蔬菜占有量已超过400公斤,同一时期,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鲜菜数量为114公斤,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蔬菜消费量为99公斤。从总体上看,我国国内蔬菜市场已经摆脱了短缺局面,市场渐趋饱和,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见表1)。

4.城郊生产萎缩,供给依靠农区。改革开放之前,蔬菜生产在大中小城市郊区比较普遍,农区只有少量菜园地。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深入,城市发展占据了大量郊区土地,抬高了郊区土地租金和蔬菜生产成本。城市化还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农业劳动力不断流失。首当其冲的便是城市郊区农户。农业劳动力的流出,进一步加剧了城市郊区蔬菜生产的衰退。而距离城市较远的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相对充足,土地相对丰富,逐渐取得了生产优势,蔬菜生产逐渐从城市郊区转移到广大的农区,目前农区蔬菜生产已占到蔬菜生产的80%以上(周应恒等,2007)。

5.产地趋向集中,同时伴随竞争。本文使用我国蔬菜生产规模前8位省区播种面积份额之和反映蔬菜生产集中程度(见图1),研究发现:1985年以来,我国蔬菜生产的集中度系数整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集中度最高的时期出现在2003年,生产规模最大的前8个省份所生产的产量占了全国蔬菜产量的60%以上。在2003年后,蔬菜生产的集中度系数基本稳定,但开始有缓慢下降的趋势。

从各省蔬菜播种面积占全国总播种面积比例(见图2)分析,所考察时期的产地格局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2000年。这一阶段,最突出的特征表现为个别地区蔬菜生产规模迅速扩张,比较突出的是北方的山东省和南方的广西区,从1985年到2000年,山东蔬菜生产所占份额从大约6%上升到12%左右,广西蔬菜播种面积占比从2%增长到近6%。与之对应的是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北京、上海、天津的蔬菜生产迅速下降。

第二阶段:2000-2010年。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是,山东、广西蔬菜生产所占比例开始有所下降,其他一些地区主要产地,如河南、河北所占份额有所上升。结合上文对集中程度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一时期虽然整体上蔬菜产业的集中程度变化不大,但是主要产地生产所占份额变化较为明显,主产地所占份额趋于平均。

(二)蔬菜消费需求现状特征

1.消费的普遍性、常年性、时鲜性。蔬菜是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副食品,是人体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食用纤维和矿物营养的重要来源,其消费具有普遍性,不易为其他食品所替代。消费的普遍性也包含了需求常年性的特征。蔬菜是典型的鲜活农产品,采摘后难以保存,产品质量受时间的影响明显,其消费具有时鲜性特点。

2.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消费地位凸显。近30年来,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农业人口已达数千万,有近1.3亿的农业人口在城市从事各种劳动,常住城市。人口的转移意味着消费的转移,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消费在蔬菜总消费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3.家庭消费逐年下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居民人均蔬菜消费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量从1985年的平均每人140公斤,下降到2011年的平均每人110公斤,而农村居民消费从平均每人130公斤,下降到每人不足90公斤(见表2)。与此同时,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也逐年减少,蔬菜消费的这一变动反映了随着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消费日益寻常。

与蔬菜消费数量逐年下降的趋势对应的是,消费者对蔬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食品质量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消费者由以往单纯的追求蔬菜消费的数量,转而开始关注消费蔬菜的质量和安全。近年来,市场供给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呈现增长态势,见表3。

蔬菜市场流通的现状与特征

蔬菜种类繁多,各地蔬菜生产类型又有差异,形成了蔬菜流通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对北京、山东、上海、河北、辽宁等地的实地调研,本文用图3概括我国蔬菜流通的形式和流通渠道。我国蔬菜市场流通具有以下特征:

(一)多种流通形式和流通主体并存,市场近似于完全竞争

1984年,国家开始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的政策,逐渐允许集体和个体经营者参与市场交易,并开始鼓励批发市场建设,至20世纪90年代,最终完全取消了计划管理。几乎与此同时,超市蔬菜销售悄然展开,规模迅速壮大。

目前,原国有蔬菜公司的垄断地位消失,大量的个体批发商、农民经纪人、零售商、流通企业活跃在各级市场上,蔬菜流通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已形成。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流通主体的经营规模和实力逐渐增强,但是相对于整个市场需求,其影响微乎其微,原本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蔬菜公司垄断控制市场的局面演变为近乎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

(二)传统流通方式环节过多,流通成本过高且耗损大

传统流通方式的流通环节至少包括了生产者、经纪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几个部分,流通半径较大,往往超过几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因此也造成了流通中产品损耗过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蔬菜流通的损耗率超过25%,相较于发达国家个位数的损耗率,明显过大。流通环节过多、距离远也造成了蔬菜流通成本过高。

(三)传统流通方式仍占据主要地位,批发市场在流通中居于核心位置

虽然近年来超市蔬菜销售发展迅速,但传统零售流通仍然占据较大比重。以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的农产品流通为例,有近80%的蔬菜、水果、水产品是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菜市场等流通的,20%左右是通过公司加农户的基地模式或超市流通的,有10%左右是通过其他摊点、商贩等销售的。而所有零售蔬菜50%-70%是通过批发环节实现分散的,批发市场在整个蔬菜流通中居于核心位置。

蔬菜流通方式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蔬菜生产特性、区域变化与跨区域流通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和市场经济建设,大大改变了我国社会经济特征。工业化和市场经济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性质,打破了农业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城市化进程将消费集中到城市,拉大了城乡间收入差距,为蔬菜远距离销售提供了价格区间。同时,城市化挤压了城郊农业生产空间,加大了城市蔬菜供需缺口,进一步促成了蔬菜远隔型生产格局的形成。在交通条件得以改善的情况下,产地集中和远隔型生产进一步促进了跨区域流通。跨区域、远距离流通实现了产品的供给平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产区域性、季节性与需求普遍性、常年性的矛盾,但跨区域、远距离流通不利于信息的快速传播,增加了信息收集的成本,也加大了市场流通的风险。

(二)从生产与零售规模看批发市场必要性和作用

我国农业生产细碎化程度严重,农户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农户蔬菜生产产量很少。而在零售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个体零售商,其经营规模也十分有限,整个市场表现出完全竞争的特征。

在远距离流通情况下,交易规模过小,单位产品运输成本过高,使得农户或者零售商直接交易十分不经济。同时,由于市场存在大量的农户和零售商,也增加了交易的搜寻成本,运输距离过远阻碍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增加了信息收集成本和流通损耗。有限的交易规模,也直接限制了可能实现的收益水平,这些因素均抑制了农户、个体零售商参与远距离流通的可能。从而将农户和个体零售商排除在自我组织远距离运输的选择之外。

小规模的蔬菜生产使得农户供给品种难以实现多样化,蔬菜生产还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这些特征使得生产者难以向市场持续提供多样性的产品,而零售商和消费者费的需求是连续的、多样的,这也使得零售商与生产者的交易难以长期维持,交易缺乏稳定性。

批发经营规模比零售经营规模往往大数十倍,通过集中、大量的组织流通,批发市场流通可以有效降低单位产品的运输成本,同时由于批发商数量较之零售商要少很多,通过减少交易主体的数量,可以减少交易成本。通过批发市场流通降低了流通的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实现了相对稳定、持续的供需平衡。

(三)交易成本、经营风险与产地经纪人的产生

远距离流通中,农户被排斥在市场之外,农户生产难以获得充足的、准确的市场信息,生产带有随机的特征,供给不稳定。这增加了批发商经营活动的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在此情况下,市场产生了长期在主产地从事蔬菜采购的产地批发商或者经纪人,他们的出现,进一步沟通了批发市场和产地供给,使批发商能够及时获得产地生产信息,从而缩短了交易时间,能够更好的适应流通时鲜性的要求,大大减少了流通中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提高了市场的流通效率。

结论与政策建议

我国蔬菜市场流通形式与蔬菜的生产特征、消费特征、市场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流通受到城市化、工业化、城乡发展水平、地区发展水平、运输通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蔬菜生产季节性、区域性与消费需求常年性、普遍性的矛盾,客观上为跨区域远距离流通提供了制度需求,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为跨区域远距离流通创造了可能,城乡地区收入差距为远距离流通提供了利润空间,城市化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这些因素均促成了蔬菜跨区域远距离流通形成。跨区域远距离流通,加之“小生产”、小规模、分散个体零售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批发市场,采取先集中、再分散的流通方式,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产地经纪人的参与,使批发商能够及时获得产地生产信息,缩短了交易时间,客观上适应了流通时鲜性的要求,同样减少了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提高了市场的流通效率(见图4)。

跨区域远距离流通方式一方面活跃了地区间市场交易,通过跨区域流通可以带来市场需求的增加,带动产业的发展;而另一方面,跨区域远距离流通推高了流通成本,并最终体现在零售价格中。由于流通距离的增加,也给市场运行带来了较大的风险。流通环节过多也给蔬菜质量保障提出了挑战。近一段时期,流通中各种投入价格上涨明显,暴露了目前流通中存在的环节过多、利益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我国城市化仍在快速发展中,城市蔬菜生产空间将会进一步受到挤压,目前一些大城市蔬菜自给率已经十分有限,加大了城市蔬菜供给的风险和脆弱性,在城市郊区发展设施开展生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集约利用土地,是一种值得考虑的选择。对流通范围和半径的调节也需要对城乡、地区收入差距进行调节。目前,减少流通环节、增加农户受益的主要措施是“农超对接”。从长远来看,超市连锁经营是未来流通的趋势。首先,超市流通在保证食品安全、品牌销售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消费者重视的今天,超市流通可以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次,超市销售能够满足居民生活消费便捷、快速的要求。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超市经营可以为消费者同时提供多样化、便捷的消费品和服务,是未来消费的重要途径。超市流通的发展会改变零售经营的业态特征,改变目前零售经营规模小的局面,从而对未来流通格局产生影响。而要实现流通方式的转变,需要从改变蔬菜生产、零售的特征入手,改变生产和零售规模过小、难以对接的局面。近年来超市连锁经营发展迅速,使得零售商逐渐具备了直接组织流通的实力,要进一步促进“农超对接”还需要提高生产者的组织化水平,推动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并通过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最终实现稳定、持续的产品供给。虽然超市蔬菜销售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传统流通方式仍然在蔬菜流通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发展层次差距较大,在一定时期内,传统流通方式仍然会存在并发挥作用。而传统流通方式市场规范化程度不高,市场参与者流动性大,市场秩序混乱,经营环境较差,配套设施落后,质量安全检测的手段比较单一,产品质量和价格缺乏统一标准,购物环境很难使消费者满意。需要加大传统市场建设投入,改善市场经营环境,加强对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储存冷藏设施以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信息收集、发布平台建设,整合市场信息。突出市场交易场所的公益性,减少流通中的费用,降低流通的成本。

参考文献:

1.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中国农产品流通发展报告.中国流通经济,2009(1)

2.王彬.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与流通效率的实证研究.江南大学,2008

3.朱永波.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现状、问题和对策.山西财经大学,2009

4.周应恒,卢凌霄,耿献辉.中国蔬菜产地变动与广域流通的展开.中国流通经济,2007(5)

猜你喜欢

交易成本风险
交易成本对西藏青稞种植农户纵向协作选择行为的影响
试论工程采购合同谈判中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的视角: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成本的控制
阿里巴巴并购新浪微博的动因分析——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
贸易是否需要信任?——基于交易成本的解释及中国省际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