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研究
2016-03-02黄淼
黄淼
内容摘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建立消费模型,依据我国2004-2013年城乡居民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保障收入和居民持久性收入均对居民消费支出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城镇和农村的作用程度有差别,也体现了我国当前二元经济体制的问题。据此文章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社会保障结构、加强城乡统筹和加大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是促进消费、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 消费支出 面板数据
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及居民消费现状
我国实行的是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划分是基于居民的户口差别。由于我国目前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这种划分就明显具有“重城市、轻农村”的特点。2014年2月,国务院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这两项制度合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时于2014年2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并轨,农村居民有可能逐渐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养老保险待遇,但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却是农村居民依然无法享受到的。在社会救助方面,国务院于1997年9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对城市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而相对2007年才实现的农村低保的全国覆盖,农村比城市晚了整整10年,人均资助水平也远远低于城市。
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发展得以快速稳定地增长,大幅度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交通条件等的巨大差别,城乡有别的二元经济现象依然存在。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明显高于农村居民。
据国家统计局2004-2013年十年的统计数据,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都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从图1可以看出,尽管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近年来都在逐步提高,但是二者之间的绝对差距却越来越大,2013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还没有达到城镇居民十年前的人均消费水平。
社会保障影响居民消费的原理分析
一个国家居民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物价水平的高低、收入水平的多少、消费环境的差异等因素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社会保障作为一种政府调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方法,会影响到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也会对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产生一定的影响。
资产替代效应。根据生命周期假说,人们会用自己一生的整体收入来平滑自己一生的消费水平,而储蓄的主要动机是为退休以后提供保障。社会保障通过政府强制行为,为人们退休后提供了资金支持,人们会倾向于将当前用于保障未来的储蓄适当减少而转化为当前消费的增加。
调节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社会保障是国家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通过国家政策向低收入人群倾斜,提供给低收入人群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最终实现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水平的增长。同时,由于高收入阶层向下转移了一部分社会财富,因此,可以有效降低不同收入人群之间的差距,提高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
“挤出效应”。哈佛大学的Martin Feldstein于1974年率先提出了社会保障由于具有再分配功能,可能会产生挤出效应。由于社会保障的运行需要资金注入,不论是通过国家税收、还是个人缴纳社保基金,这都减少了居民当期的可支配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居民的当期消费。
“引致退休效应”。退休效应意味着工作期的减少和退休期的延长。工作期减少使个人创造收入时间减少,整体社会消费水平也会相应减少。退休期的延长,则意味着为了满足较长退休期的消费,必须在工作期增加较多的储蓄,这样又使得工作时间的消费减少。
社会保障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及指标选择
针对我国社会保障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的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需重点从居民社会保障收入水平的城乡差异入手,从宏观上研究通过提高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支出水平来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的政策有效性。本文基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建立消费模型,选取影响居民消费的以下因素作为自变量(见表1):
社会保障收入(YS),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广泛,涉及内容较多,评估总体影响时,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居民转移性收入作为社会保障的总收入。转移性收入主要涉及国家二次分配的收入,包括了政府对于个人收入转移的养老金、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以及各项福利与补贴,能够有效反映社会保障的总体水平,并且利于城乡划分的对比。
持久性收入(YP),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家庭收入数据分类,选取了能持续较长时间的收入,如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作为居民的持久性收入内容,这部分收入能够在较长期限内对居民消费产生较为持久稳定的影响。
消费品价格水平(PI),是居民所处经济环境下的消费品的整体价格状况。鉴于城乡居民的区域特点,分别选取了年鉴中城镇和农村的当年消费品的物价指数,来反映消费品价格波动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大小。
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先将各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于是变量相应取值为:LnC、LnYP、LnYS和LnPI。
(二)模型的建立
由于二元经济的存在,将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收入对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对应分析,进而建立了社会保障收入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的基本理论模型,对城乡面板数据设定以下模型:
lnCit=αit+β1i×lnYPit+β2i×lnYSit+β3i×lnPIit+υit
(t=2004,…,2013 ,i=1,2,1为城镇,2为农村)
其中,υit是模型的随机扰动项,αit为截距项,β为相应的待估参数。
(三)平稳性检验
单位根检验的原假设均为变量存在单位根,表2给出了LLC、Fisher-ADF、Fisher-pp三个检验方式的结果,可以看出对LNY的单位根检验中,仅有LLC检验能在10%水平拒绝原假设;在LNA的单位根检验中也仅有LLC检验在5%水平拒绝了原假设;在LNB的单位根检验中仅在ADF检验中拒绝了原假设;在LNC的单位根检验中三个检验均能在1%水平拒绝原假设.因此综合判断出LNC、LNYP、LNYS、LNPI存在单位根,为非平稳序列数据。
而对LNC、LNYP、LNYS、 LNPI的一阶差分后的LLC、ADF、PP检验可以看出,仅有D(LNYP)在PP检验中,D(LNYS)在LLC检验中未能在10%水平拒绝原假设外,其他检验中均在1%,5%水平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可以综合判断出LNC、LNYP、LNYS、LNPI的一阶差分值为平稳序列数据。
(四)协整检验结果
表3结果为KAO协整检验结果,原假设为不存在协整关系,从P值为0.0008可以看出在1%水平拒绝原假设,表示LNC、LNYP、LNYS、LNP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当水平值不平稳而一阶差分值平稳的时候,一般会用差分后进行回归分析,但差分后回归系数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且难以解释,因此如果所有变量为一阶差分平稳序列且存在协整关系就可以用水平值进行回归分析。
(五)回归方程
利用2004-20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并使用计量分析软件Stata13.0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将模型确定为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得到回归方程:
LNC=0.8886533+0.5719265LNYP+0.2942832LNYS+0.1283514LNPI
LNC=1.3764550+0.7931214LNYP+0.1235839LNYS-0.3032449LNPI
在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R2=0.9997,这说明样本拟合程度较好;F值为18192.23,Prob>F值为0.0000,在1%水平模型总体是显著的。
(六)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实证模型的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城乡居民的持久性收入对消费支出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城乡居民消费的持久收入弹性差异较大,从系数可以看出,城镇LNYP的系数为0.5719265,即城镇居民持久性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增加了0.5719265个百分点。农村LNYP的系数说明农村居民持久性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增加0.7931214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的持久性收入对其消费的促进作用较之城镇居民更富有弹性。说明持久性的收入,主要是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村居民消费的有效保障,增强了其消费的信心。相比而言,城镇居民的这种收入的保障性则较低,但仍然在消费影响因素中弹性比重是最大的。城镇居民的持久性收入的主要部分为工资性收入,工资的高低对大多数工薪阶层仍然是其消费的关键因素,但仍需要其他形式的收入共同促进才能对其消费产生有效促进。
2.我国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收入水平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所占比重并不大。从系数可以看出,城镇LNYS的系数为0.2942832,即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增加0.2942832个百分点。农村LNYS的系数说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增加0.1235839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收入对其消费的促进作用较之农村居民弹性略大。这说明居民社会保障收入的增加能提高居民的消费支出,但目前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这与我国当前的现实是相符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当前社会保障总体水平偏低,尤其是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水平还无法从根本上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基于对未来风险更大的不确定性,农村居民更多的将增加的收入沉淀到储蓄中去,来保障未来的生活。
3.城乡居民消费的价格弹性差异较大,农村居民对消费价格的灵敏度相对较高。农村居民由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对物价水平的提高有较大的反应,因此物价水平提高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物价水平的变动通常体现在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上,而农村居民显然对基本生活用品的需求相对更大,因此也更容易受到价格的影响。相对城镇居民而言,物价变动对其消费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一方面说明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相对农村居民要高,同时也表明部分城镇居民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理性消费现象。基于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由于周围人群消费水平整体偏高,就会有更为显著的消费“示范效应”,因此价格因素对其的影响较小,出现正向变动的现象。
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社会保障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都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领域还存在着一些不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因素,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其对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第一,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大力从制度上进行推进,从根本上解决制度上的缺失问题。应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于经济发展形式的城乡统筹考虑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开展城乡社会保障各项目间的整合,这种整合不仅要考虑养老保险制度,还应考虑社会医疗保险以及各项社会救助项目。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并逐步改善基本养老金待遇给付能力;将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纳入农村居民的参保范畴中,以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综合社会保障制度;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形势下,寻求与老龄化社会相适应的社保政策,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完善。
农村和城镇居民要想共享经济发展红利,实现社会公平,需要进一步推动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建设和完善。在基金的管理上,要体现一体化和城乡之间的自由转换,实现基金互济互助的功能。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信息标准,加快建设社会保障信息平台,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信息的共享;妥善解决居民社会保障账户的转移和衔接问题。
第二,逐步改善社会保障收入的结构。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向农村倾斜的力度较大,但是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政府通过增加向农村居民转移性支出的比例,进而减少城镇和农村之间社会保障收入的差别。只有不断减少这种差别,才有可能提高居民对制度的信心;只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权益全民共享,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成果的全面共享。
第三,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投入,优化支出结构。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其中,社会统筹部分采取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即政府承担最后的社保给付责任。2013年我国公共财政总支出140212.1亿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到14490.54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0.33%,即使加上住房保障支出4480.55亿元,社会保障总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也仅达13.54%,远远低于西方国家30%的水平,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20%的水平。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较之西方国家和一部分中等收入国家偏低,因此要加大国家财政对于社会保障方向的倾斜,通过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从纵向比较来看,在我国当前的各类财政支出内容中,用于地方建设、行政管理的费用相对较多,而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则相应被挤占,因此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支出项目,将财政收入中增加的部分专门用于社会保障支出,将更多资金用于社会保障补贴。
总之,推动社会保障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长主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优化收入结构,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等一系列措施,齐头并进,最终实现社保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共同促进。
参考文献:
1.姜百臣,马少华,孙明华.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1)
2.张治觉,吴定玉.我国财政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产生引致还是挤出效应[J].消费经济,2010(3)
3.吴庆田,陈孝光.农村社会保障消费效应的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9(18)
4.郑秉文.中国社会保障制度60年:成就与教训[J].中国人口科学,2009(5)
5.刘畅.社会保障水平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8(6)
6.穆怀中.社会保障水平经济效应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