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财政救济难挽钢铁颓势
2016-03-02
2015年底,上市公司重庆钢铁迎来重大利好:在短短10天内,重庆市长寿区财政局先后两次向重庆钢铁注入1.52亿元。重庆钢铁公告称,这两笔财政资金将减轻公司整体实施环保搬迁后财务负担,支持企业技术更新和节能减排,弥补财务成本。
实际上,早在2012年底,重庆钢铁就曾经公告其获得了来自重庆市长寿区财政局高达20亿元的政府补贴,以弥补因环保搬迁而增加的财务费用等经营成本,并因此扭转了2011年以来的亏损局面,成功避免了“披星戴帽”。
3年过去,随着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减产、减员、减薪甚至停产的“三减一停”已成为钢铁产业生产经营的“新常态”。而在今年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时更是强调,在化解过剩产能、消化不合理库存、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等方面,要率先从钢铁、煤炭行业入手取得突破。
当次之时,上市钢企却偏偏获得了地方财政资金注入,这不得不令人疑窦丛生:“去产能”时代,为何地方财政仍要救济过剩产能?
财政资金注入钢铁企业并非罕事
自2011年第四季度钢铁业寒冬期到来至今,包括凌钢、武钢、包钢、重钢等以钢铁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大都经历了巨额亏损、扭亏为盈、再度亏损的3个阶段。如果看一看它们的财务报告,不难发现,财政资金注入是上市钢企阶段性扭亏为盈的关键所在。
据《经济》记者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来,地方财政部门每年注入上市钢企的资金总额大致在30亿元左右。从企业公开披露的信息看,节能减排、环保搬迁、技改资金、弥补财务成本是资金注入的主要由头。
在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不锈钢分会秘书长李强看来,尽管名目繁多,但“毫无疑问,保壳才是地方财政资金注入上市钢企的深层次原因”。“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壳资源及其背后的附加价值非常重要。但是,即便经过了十几年的股市改革,中国的壳资源依然紧缺。这是地方政府帮助上市钢企渡过难关的重要原因。”
李强还告诉《经济》记者,除了沪深两市挂牌的30余家钢铁企业外,地方财政部门也会向一些非上市企业提供救济。“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就是海鑫钢铁。”
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的海鑫钢铁,曾经是山西省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但由于经营不善加之债务缠身,海鑫钢铁已于2014年全面停产并在2015年宣告破产。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海鑫钢铁2010年陷入经营困境时,闻喜县财政与运城市财政先后达成协议,向上一级市财政借款1亿元和2亿元,转借给海鑫用于资金周转。闻喜县政府还曾出面协调,要求本地的债权人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得向海鑫钢铁提起诉讼。
“一直到破产末期,地方政府都给予了海鑫钢铁很多帮助。为什么政府要帮助?一方面,这么大规模的钢厂破产后,工人怎么办?另一方面,地方也是出于面子和GDP的考虑。”李强说。
巨额补助意在“淘汰落后”
李强观察认为,仅从2015年的情况看,我国接近30%的钢铁企业都接受了财政救济,总体规模“一定不低于100亿元”——除了直接的资金注入外,还有贴息贷款、减免税费等多种救济形式。
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并不认可这一说法。
他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指出,2015年1-11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面为50.50%,累计亏损531.32亿元,主营业务亏损更是高达917.7亿元。相形之下,政府对钢企的补助资金至多几十亿元,非常有限。
李新创说,作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钢铁行业在不少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支柱作用,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财政收入、稳定就业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一些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在环保搬迁、促进生态环境改善进程中也作出了极大的牺牲,比如首钢、重钢等搬迁。“这些企业确实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补助。”
但他强调,向钢铁企业提供补助,意在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间接手段促进钢铁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
据李新创介绍,近几年,我国相继出台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高品质特殊钢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一系列钢铁产业相关政策,其中都有关于政府补贴相关的规定。
具体而言,政府给予钢铁企业的补助,可以大致分为几类:一是由于企业投入科技研发、技术升级、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等措施,符合政府鼓励支持方向,取得了明显效果,因此政府依法依规给予支持,“这一类实际上是政府的引导资金,有助于企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二是由于企业搬迁、转型出现的腾退土地,政府根据收储协议或者其他形式的合作协议支付给企业的款项,“这是一种正常的经济行为,无可厚非”;三是一些企业和当地社会实施开展循环经济,比如处理城市废水、为当地社区供暖以及一些社会职能等,也会产生政府性资金流入;四是企业在稳岗、安置职工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政府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支持,“这也是合法、合情、合理的”。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保税收、保就业等向企业额外输血,比如广为诟病的电价补贴等,使得一些过剩产能、僵尸企业苟延残喘,拖了产业去产能、转型升级的后腿,同时造成了财政资金的低效化。“但这并不是普遍现象。”李新创说,“对于这类为一时之快、一地之利而出手输血的政府补助行为,应坚决反对、声讨”。
“财政补助为产业带来破坏性影响”
然而,李新创也承认,政府资金补助确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钢铁企业保生存求发展是雪中送炭,另一方面也延缓了钢铁行业去产能的步伐,不利于发挥市场作用优胜劣汰。
李强更是指出,回顾过去数年,地方财政对于钢铁企业的补助行为,实际上为整个产业带来了“破坏性”影响。
“市场就是优胜劣汰。”李强分析说,在中国,铁矿石、主焦煤等钢铁原料都严重依赖进口,这就导致了沿海地区钢铁企业的成本优势远远底于内陆钢企。包括达钢集团(位于四川)、武钢集团和海鑫钢铁等在内的内陆钢铁企业,如果不能在经营管理、生产工艺、产品特色上有所创新,竞争力逐渐减弱是自然而然的。而地方财政向钢企“输血”,却破坏了钢铁市场的正常演变推进。
“给重钢补助,以前还有人说,是因为‘重钢生产的是重要的船舶用钢。但是十几年来,重钢一再退步,像它们这种技术水平的钢,能够生产的企业太多了。”在李强看来,注入财政资金的钢企大多不是真正的行业先进,而可能仅仅只是对于某一个地区非常重要。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行业专家也向《经济》记者表示,尽管产能过剩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但所有钢厂依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落后产能”,都是在“硬撑”,等着别人关停。地方政府也希望其他地方去产能,以保全自己的企业。
全联中小冶金企业商会原名誉会长赵喜子就曾对媒体表示,他刚刚和全联中小冶金企业商会完成了一项涉及五大重点产钢省、110多家钢企的调研。在调研过程中,赵喜子注意到,部分地区存在钢铁企业已经死掉又被地方政府救活的现象。
“明明前些年,市场可以将竞争力不足的钢企自然淘汰掉,但是地方却非要拿出资金补贴它们。大量财政资金进入了无效企业,破坏了市场,让优秀企业的生存也被动地进入了冰霜期。与此同时,还纵容了企业向政府伸手的不良风气。一个天天挣扎在死亡线上、依靠补贴勉强度日的企业,真的会有能力创新吗?”李强反问道。
“随着国家清理取消地方违规制定的、面向产能过剩企业的优惠政策和保护性措施,市场优胜劣汰的决定性作用终将充分发挥出来。对于钢铁企业来说,不应寄希望于、依赖于政府补助资金,而是着眼于企业经营战略转型、着力于提高自身竞争力。”李新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