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不问出处困苦不会退缩

2016-03-02何君林周松林

农村青年 2016年2期
关键词:塑料包装制品客户

何君林 周松林

创业不问出处困苦不会退缩

何君林 周松林

走进四川省华蓥市工业新城,面对大大小小的各类企业,你可能一下子很难找到世强塑料包装有限公司的身影。但如果走进工业新城的渝华大道,世强塑料包装有限公司便会扑面而来,张开双臂迎接你。

望着眼前七八百平方米的厂房,想象规模远超家庭小作坊的这家公司的当家人,应该是老成持重的“老江湖”,应该是一副气宇轩昂的架势。然而,当两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站到面前的时候,你有些不愿相信自己的眼睛:作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他们怎么会这么年轻?接着你会在心头不由自主地感叹一声:当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的确,这两个出生在农村的年轻人,一个叫陈世强,一个叫唐江林,前者生于1990年,后者生于1991年,都是标准的“90后”。印象中的“90后”,眼下最早的也不过刚刚踏入社会,绝大部分还在“啃老”,不知今夕是何夕。而眼前这两个年轻人,已经顶天立地开创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其实,我们现在应该算是‘老江湖’了。我们在社会上都已经打拼快10年了。”

十年意味着什么?对陈世强和唐江林来讲,十年就是从少年长成青年,十年就是一条闯荡江湖的创业路。

走出去才有前途

陈世强(左一)和技术人员在设计吸塑包装制品模具

时间退回到2005年的夏天,15岁的陈世强完成初中学业后没有继续升学,而是黯然回家务农。那个夏天,他体验到收苞谷、割水稻的艰辛,并心生对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恐惧。最关键的是,他意识到守着家里这一亩三分地,压根儿就刨不出美好的生活,没有任何前途可言。于是,抱着能学一门技术的想法,他前往重庆学修电视机。

修电视机不遭风吹日晒,显然没有种地那么艰辛,而且更有前途。所以,陈世强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学得很认真。但两年后,他刚刚学会手艺,却不得不面临师傅由于生病关门歇业的窘境。怎么办?师傅认为陈世强经历了两年学徒期打磨,已经精通了这门手艺,也摸透了这个行业的门道,完全可以把他的店盘下来,自己独立经营。

师傅的话让陈世强不由心动起来,觉得自己学了两年,确实应该独自开店奔前程了。说干就干,他赶紧回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开明的父母不仅没有反对,还非常支持他创业的想法,并拿出家里辛辛苦苦攒下的两万元交给他盘下了店面。自此,陈世强开始走上创业的道路。

经过两年的经营,到2009年的时候,陈世强已经攒下了七八万块钱。当时这样的收入,比别人在外打工一年辛辛苦苦才赚一两万块钱强多了,在众多进城打工的年轻人眼里,能守住这份工作已经很不错了。但陈世强却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两年就攒下七八万块钱,说明自己是有赚钱能力的,应该还能挣更多的钱。再说了,自己如此的年轻,世界又是那么的广阔,自己应该到更广阔的世界去闯荡一番。

就在那一年,18岁的陈世强义无返顾地关掉了修电视的店面,信心满满地邀约自己的同学唐江林,风风火火组建了两个工程队,前往贵州六盘水做起了通信施工行业。通信施工的艰难程度,可能是两个年轻人压根儿没想到的。每天翻山越岭,布放光缆、架设铁塔……那种艰苦,远远超过在家刨地种地的辛苦,苦到难以形容。不过,正是这段艰苦时光,不仅成为俩人终身难忘的经历,更是成为他们的宝贵财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让他们真正成长起来。照陈世强的话说,自从有了那段经历,后来无论遇到多么艰难困苦的事,都不会让他退缩。

转眼到了2012年,陈世强和唐江林又有了新的想法,打算到另外的行业闯荡一番。于是,经过朋友介绍,俩人一直向南前往广东江门,开始涉足被称为“小型印钞机”的吸塑包装制品行业。经过半年多的学习,他们便完全掌握了行业的相关技术,并随即在当地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而且凭着过硬的技术在江门吸塑包装制品行业占据了一席之地,前途似乎一片光明。

走回来才有希望

陈世强在检查吸塑包装制品生产机设备准备生产

从某种角度讲,陈世强和唐江林是幸运的,他们在异地他乡,刚一涉足吸塑包装制品行业便站住了脚跟,这对许多创业者来讲是不可想象的。但在顺风顺水的背后,却潜藏着巨大的隐忧,让人心头很不踏实。

其中的一个隐忧,就是作为外地人的陈世强和唐江林根浅势薄,压根儿就融不进当地人的圈子,做的大部分业务都是当地行业内不想做的活儿。在中国,任何一个行当都有属于自己的圈子,如果融不进这个圈子,你就进不了主流,上不了台面,没有话语权,只能游离在边缘地带。如果长期被边缘化,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自生自灭。这是陈世强和唐江林不想看到的结果。

另外,近年来沿海开始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业渐成颓势,很多企业纷纷迁移内地,有的直接倒闭关门,尤其是微小企业,其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陈世强和唐江林的公司显然属于小微型的,在当地前景堪忧,看不到更多希望。

2014年春节,陈世强和唐江林回广安老家过年时,顺带考察了一下家乡的吸塑包装制品行业。这一考察让俩人很吃惊,他们先后了解了广安几个县市区和南充等地,发现该行业居然还是一片空白。当时,俩人像是发现了隐藏的巨大金矿,变得欣喜若狂。

确实,对于在广东江门苦苦挣扎的陈世强和唐江林来讲,这样的发现如同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他们没想到自己背井离乡在外面闯荡创业多年,结果机会却在自己出发的地方。欣喜之余,他们意识到只有回来创业才有希望。于是,经过多方筹备,2015年4月他们在华蓥市工业新城租下七八百平方米厂房,成立了世强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开始了在家乡的创业之路。

走下去才有未来

陈世强在检查吸塑包装制品生产机设备准备生产

应该说,幸运之神再次眷顾了陈世强和唐江林。公司成立不久,广安一家盐皮蛋生产商便成了第一个大客户。虽然刚开始他们上门推介自己的时候,厂家有些将信将疑,但看到他们制作的吸塑制品样品后便连声称道,感到非常满意。现在,这家企业已经成了他们的长期合作客户。

或许是应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世强塑料包装有限公司的产品一推出便大受欢迎。以前,当地各企业所用的吸塑包装制品,都是在重庆、成都或者沿海等地订货,下了订单要一个星期至半个月才能收到货;而世强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只要客户下了订单,当天就可以制作图纸、模具,客户认可后当天就可以进行生产,第二天就可以将第一批货物送到客户手中,为客户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同时,陈世强还坚持为大客户送货上门,更为客户省去了物流成本,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世强塑料包装有限公司的技术优势更是让当地企业刮目相看。2015年,华蓥山领创电子有限公司获得一批日本订单,对方在产品要求严格的同时,也对产品包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满足客户的需求标准,该公司先后找到重庆以及沿海的多家吸塑制品厂家,结果都表示生产不出来,最后公司负责人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找到了名不见经传的陈世强。

一向敢于冒险的陈世强,把别人不敢做、不能做的事情看成是公司扬名的天赐良机,胆大包天接下了订单,并积极组织人手进行试验生产。刚开始试验产品合格率只有10%左右,经过多次改进,产品合格率逐渐提高,四五个月以后产品合格率就稳定在90%左右了,不仅受到国外厂家的好评,许多同行了解到情况后都对陈世强竖起了大拇指。从此,世强塑料包装有限公司的招牌算是真正落地生了根。

两位年轻的创业者自信地估计,2015年世强塑料包装有限公司产值将超过500万元。公司创建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就能取得如此不俗的成效,着实叫人欢喜。但在陈世强和唐江林看来,这仅仅只是开始,公司的目标是在川东乃至西南地区同行业保持领先地位。他们坚信,只有坚持走下去才有未来,只有坚持不懈地往前发展,公司才能做大做强,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责任编辑:刘晓)

E-mail:liuxiao317@126.com

猜你喜欢

塑料包装制品客户
浅谈食品接触之“竹纤维”制品
2021 年《塑料包装》期刊
《塑料包装》2020 年期刊订阅单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2014年塑料包装膜行业运行数据解读
关注食品塑料包装的安全隐患及其控防措施(下)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