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赫章枫杨癣皮夜蛾(Bleninaguinaria)生物学特性初报

2016-03-02夏光旭刘正忠余金勇朱惠琴陈正林朱绪领

贵州林业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卵块生活史赫章县

夏光旭 刘正忠 余金勇 朱惠琴 陈正林 朱绪领

(1.赫章县森检防治站 贵州 赫章 553200; 2.毕节市森防检疫站 贵州 毕节 551700;3.贵州省林科院 贵阳 )

赫章枫杨癣皮夜蛾(Bleninaguinaria)生物学特性初报

夏光旭1刘正忠2余金勇3朱惠琴1陈正林1朱绪领1

(1.赫章县森检防治站 贵州 赫章 553200; 2.毕节市森防检疫站 贵州 毕节 551700;3.贵州省林科院 贵阳 )

枫杨癣皮夜蛾是在赫章县新发现的核桃食叶害虫,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培养观察,初步掌握了其部分生活史及生活习性。该虫在7月上旬发现时为幼虫为害高峰期,7月中、下旬结茧化蛹,8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期,然后产卵。该虫幼虫取食量大,抗逆性强,成虫产卵数量大,繁殖能力较强,对核桃产业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

枫杨癣皮夜蛾;生物学特性;核桃;赫章县

近年来,赫章县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核桃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点产业来抓,据赫章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关规划,到2020年,全县将发展核桃种植面积13.3万公顷。到2011年底为止,全县已种植核桃面积4.1万公顷,占全省核桃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随着赫章县核桃产业的发展,核桃纯林种植面积的增加,部分核桃病虫大量繁殖,危害特性逐渐表现出来。2012年7月,赫章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在赫章县国营水塘林场核桃采穗圃基地发现枫杨癣皮夜蛾危害4年生核桃嫁接苗,遂对该虫各个虫态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发现其幼虫具有很强的爬行能力,转移取食能力强,首先分散取食核桃嫩叶。随着虫龄的增长,嫩叶取食完后,大龄幼虫取食老叶,取食时连核桃细叶脉全部吃完,只留下粗一点的叶脉和叶柄,取食量比较大,8头幼虫就能将一株4年生核桃嫁接树的叶全部吃光,危害严重,直接影响核桃产业化发展,甚至对贵州核桃产业发展都是隐患。经采集标本初步鉴定、查对资料,发现贵州省对此虫均无记载,初步认定为新记录物种。我们对其生物学特性作了初步观察。

1 试验方法

1.1 野外观察

在赫章县国营水塘林场核桃采穗圃基地设立标准地10个,在标准地内选择虫害株,4年生核桃嫁接幼树30株,用纱布将核桃树罩住,纱布密封口与树冠垂直埋于地面。逐日观察各虫态的生活历期和生活史等生物学特性。定期取各虫态样本带回实验室观察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在标准地内安放频振式杀虫灯一盏,观察其成虫趋光性。

1.2 室内培养观察

在幼虫时期取幼虫样本带回实验室,用新鲜核桃叶进行饲养,观察不同龄幼虫的取食量和发育进度。在蛹期采摘野外虫茧放入网箱内,观察寄生天敌的种类和化蛹后成虫交配时间及产卵时间。

2 结果

2.1 形体特征

成虫:雌虫身体相对粗壮,体长16~18mm,翅展42~45mm;雄虫身体比雌虫相对纤细,体长13~16mm,翅展40~42mm。头部触角均为丝状,黑色,口器为虹吸式,具一对发达复眼,单眼缺失。胸部前翅三角形状,外侧面上布满不规则的灰黑相间的鳞纹,内侧面为比较规则的灰黑相间的鳞纹,后翅扇形,前缘基部有1根翅缰,用于加强飞行能力,内外侧面为比较规则的灰黑相间的鳞纹,胸部鳞状绒毛下被一层鞘质包裹与翅脉相连。雌虫腹部的末节呈丫形,雄虫腹部末节呈尖形。(见图1a)

卵:以卵块的形式存在,卵块长16~20mm,宽10~16mm,周围密被一层黄色的绒毛,一个卵块大约有70~120粒卵粒,卵粒呈椭圆形,长约1.8mm。(见图1d)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9~36mm,体色绿色或墨绿色,头部棕色,口器咀嚼式。胸部和腹部均有毛斑,每个毛斑中心均长着一根毛。胸部三节,每节均有8个毛斑,第一节的毛斑环绕背截面呈两条线平行排列,第二节毛斑肿大成毛瘤环绕背部呈一线排列,毛瘤中心白色,周围黑色,特征明显,是幼虫期识别该虫的重要特征,第三节毛斑大小与第一节差不多,排列方式与第二节相同;胸足3对,呈钩状,钩属于坚硬的鞘质。腹部10节,每节均有6个毛斑,环绕背截面呈两排排列,第一排4个,第二排2个,所有毛斑中心均长着一棵毛。腹部的背侧中心有一条深色带垂直于节截面贯穿整个腹部,有腹足5对,呈环状,环内密被小细钩,臀足类似钳子形状。足的这一侧面稀疏分布一些毛孔,每个毛孔均长出一根毛。(见图1b)

图1 生活史图片(a、成虫;b、幼虫;c、蛹、茧;d、卵块)

茧:呈舟饺形,丝壳质,靠向树叶背面的一面为扁平,成虫羽化出口处有一个尖突,茧的颜色呈黄白色或黄色,部分带有黑色斑块。(见图1c)

蛹:位于虫茧内,背部棕褐色,靠足的一侧黄白色,眼黑色,长14~19mm,近纺锤形。(见图1c)

2.2 生物学特性

2.2.1 生活史

根据目前对该虫的观察情况,该虫从11月份到翌年6月份的生活史及形态特征尚不清楚(尚待观察研究),尚不清楚该虫一年发生几代,现在只对7月至10月发生的这一代进行研究报道。7月上旬为该虫幼虫危害高峰期,大多数幼虫的虫龄接近成熟,7月中旬部分老熟幼虫开始结茧化蛹,结茧化蛹高峰期出现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蛹期12至15天,8月上旬少量的蛹开始羽化为成虫,8月下旬为羽化高峰期,9月中旬还存在少量的活体成虫。成虫羽化后一段时间后就能进行交尾,然后雌虫开始产卵,卵以卵块的形式存在,卵块应该属于越冬卵块。(见表1)

表1 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表

(卵:○;幼虫:→;茧(蛹):△;成虫:□ )

2.2.2 生活习性

该虫食性单一,只发现其取食核桃叶,尤其偏好喜食山东香玲品种核桃叶,当香玲核桃叶取食完后,转移取食本地生核桃品种和云南云新号品种的核桃叶。尚未发现取食核桃叶以外的其他植物叶片。幼虫具有很强的爬行能力,转移取食能力强,首先分散取食核桃嫩叶。随着虫龄的增长,嫩叶取食完后,大龄幼虫取食老叶,取食时连核桃细叶脉全部吃完,只留下粗一点的叶脉和叶柄,取食量比较大,8头幼虫就能将4年生核桃嫁接树的叶全部吃光。幼虫遇到危险时,会迅速从叶片上掉入地下草丛中躲避,险情排除时,又上树取食核桃叶片。幼虫老熟时,寻找核桃老叶背面吐丝作茧,然后在茧内化蛹。幼虫抗逆性强,当外部环境变恶劣时,近成熟幼虫没有可取食的核桃叶时,即使幼虫还没有老熟,也会提前吐丝作茧化蛹。成虫晚上活动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趋光性,白天活动较少,静伏于树叶片或者枯草枝丫上,当受惊时会迅速飞离现场,成虫羽化后不补充营养,2个小时以后就可以交尾,1~2天后就能产卵块,产卵后的雌虫的寿命为2~3天。雌虫产卵块时一般产在核桃枝丫朝地的一面或者树干朝南的皮缝中,卵块上密被黄色绒毛,主要用于保护卵粒顺利越冬和对抗恶劣环境。卵期尚不清楚。

2.2.3 防治

采用40%氧化乐果1:1000倍液对2~5龄幼虫进行喷雾防治,面积13.3公顷,防治2天以后检查,防治区:核桃树上均无幼虫存活,死亡率100%,对照区:幼虫0死亡,杀虫效果达100%。

3 讨论

3.1 待研究的问题

3.1.1 生活史及生活习性的问题。

由于发现该虫是在7月上旬,加上实验条件有限,对该虫的部分生活史尚不清楚,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一是7月份发生的这一代幼虫虫龄尚不清楚;二是从11月份到翌年6月份的生活史及形态特征尚不清楚;三是有效积温对该虫发育进度的影响也不清楚;四是成虫对不同波段的光线的趋光性的强弱;五是该虫危害一年发生几代、各个世代相同的虫态形态特征是否相同。六是未对该虫传播扩散性风险进行评估。

3.1.2 天敌调查问题

由于实验准备不充分,技术力量有限,在观察中曾经发现部分蛹生病未羽化,部分蛹有蝇蛆类、茧蜂类寄生,但是这些天敌在培养过程中没有掌握其培养条件,最后培养失败,没有收集到天敌标本。

3.1.3 防治问题

发现该虫时正是该虫危害高峰期,为了保护核桃采穗圃基地,基地的建设人员采用乐果1:1000倍液对该虫进行防治,防治后2天以后检查,凡是防治过的核桃树上,均无成活的幼虫,效果显著。但是这种高毒性的农药在使用时,同样能杀死有益的生物,不提倡使用。尚未实验过灭幼脲等仿生试剂的防治效果。

3.2 结论

通过对该虫其形态特征的观察,该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种类的害虫。其幼虫取食量大,抗逆性强,成虫产卵数量大,繁殖能力较强,对核桃产业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尽快掌握其生物学特性尤为重要,以便在了解其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寻找最佳防治措施。针对其成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在成虫期可以采用灯光诱杀进行防治;在卵期可以采用人工收集卵块防治;同时在幼虫期也可以培养蝇蛆类、茧蜂类天敌或者寄生细菌(病毒)进行生物防治,这些无公害防治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有益生物,保护生态平衡。

[1]北京林学院. 森林昆虫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

[2]李德伟,吴耀军,罗基同等. 广西北部湾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2010,29(2):12~14.

[3]刘正忠,郑红军等.毕节地区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贵州林业科技,2007,35(3):17~20.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BleninaGuinariain Hezhang County

XIA Guang-xu1LIU Zheng-zhong2YU Jin-yong3ZHU Hui-qin1CHEN Zheng-lin1ZHU Xu-ling1

(1. Hezhang County Forest Pest Control and Quarantine Station ,Hezhang Guizhou 553200;2. Bijie City Senfang Quarantine Station ,Bijie,Guizhou 551700; 3.Guizhou Academy of Forestry, Guiyang, Guizhou 550005)

Blenina guinaria was a new walnut leaf eating pest in Hezhang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In this study, the part of life history and life habits of Blenina guinaria were investigated by field survey and laboratory observation. Blenina guinaria larvae’s damage peak was in early July and it cocoon and pupate in middle and late July. After the adult emergence period in early and middle August, it begins to lay eggs. Blenina guinaria has a big threat to the development of walnut industry because of its great appetite, strong resistance, large number of eggs and high proliferation.

Blenina guinaria;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alnut; Hezhang county

2016-08-02

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课题(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1]6011号:子课题:核桃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S763.423

B

猜你喜欢

卵块生活史赫章县
一种估算草地贪夜蛾卵块中卵粒数量的简易方法
草地贪夜蛾覆毛卵块与绒茧蜂茧块的识别特征
赫章县开展留守儿童家长培训
赫章县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
社会生活史高考命题特征分析及启示
辽宋西夏金元日常生活史研究概述
贵州省赫章县核桃主要有害生物种类及危害程度调查
赫章县德卓、河镇乡2013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
中国社会生活史上生活的意义
烟草粉斑螟Ephestiaelutella(Hübner)生活史与种群动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