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作文“感情真挚”之技法
2016-03-02西南大学附属重庆市梁平实验中学校
西南大学附属重庆市梁平实验中学校 叶 雪
浅谈高考作文“感情真挚”之技法
西南大学附属重庆市梁平实验中学校叶雪
作文感情方法
感情真挚是近年来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一个新的重要标准。这个标准是针对近年来考生作文中的“情感虚伪甚至矫情”而制定的。“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真”即真实,真诚;“挚”即诚恳,诚挚。凡是行文真诚、恳切、感人的即可视为“感情真挚”。这是基础等级中对思想内容的基本要求。在评分细则中,一等卷要求“感情真挚”,二等卷要求“感情真实”,“感情基本真实”和“感情虚假”的文章就只能打入三等卷和四等卷了。笔者就如何在议论文和记叙文中做到“感情真挚”谈几点看法。
“文章不是无情物”,议论文也不例外。有人说:记叙文以情动人,议论文以理服人。以理服人就不需要真情实感了吗?显然不是,议论文虽说是诉诸理性,逻辑严谨,但并不排斥感情色彩。相反,情动而后辞发,要想以理服人,必须重视作者与读者之间情感的沟通。我们可以灵活运用以下三种方法,使枯燥的说理变得生动,富有感染力。
技法一:议论有情,根在一个“理”字——多用排比、反问句式,增强语势
情感具有推动力,能推动作者深入分析事实,挖掘道理,充分证明论点;情感具有感染力,能够促进读者披文入理,把握主旨。但是,这种感情必须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所要论述的问题庄重严肃,大道理也是毋庸置疑的,这样说理就充分。语言运用上也要义正词严,就可多用排比句式强化情感。
技法二:议论有情,成在一个“感”字——调动自己情绪,展开联想
写作是一种精神劳动,对所表达的内容无动于衷,搜肠刮肚地凑材料,挤语言,写出来的东西不会情文并茂。所以下笔前要努力张开感觉之网,使自己激动,使自己欲辩,使自己的心态从平静区上升到亢奋区,联想有关的人和事,联系某种具体的社会现实,形成真切的感触。借助情感牵引,努力达到不吐不快的境界。在这样的情境下,可使“议论有情”。
技法三:议论有情,重在一个“融”字——推心置腹,变换人称
议论有情,重在一个“融”字。议论文中的感情色彩不是机械地抒情,不是大发感慨,也不是堆砌华丽辞藻,而是对所论述的事理有着较深切的感受,阐述时发自肺腑,竭尽忠诚,说理中融入热烈的情绪,做到融情于叙事,融情于析理,融情于遣词造句。根据情感需要,也可以运用“第二人称”截取事例,分析论证,形成面对面交流的境界。
相对议论文,记叙文要达到“感情真挚”相对容易,可以采用下面四种方法。
化虚为实显真情。“虚”是抽象的、无形的,“实”是具体的、可感的。“化虚为实显真情”就是把无形的抽象的东西,诸如爱、恨、情、仇等,化为有形的生活小事,或人或物。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可感性。在叙事中做到情事交融、情人交融、情物交融。这样才能让人通过对文字的阅读感受到要表达的情感。
细节描写动人心。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常常因其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不忘。在叙事、写人中加入典型的细节描写,就可以做到感情真挚。细节描写,指作品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的描写。可以是一个细小的动作,可以是一个细微的痕迹,可以是一处细小的景物。运用好细节描写可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可深化文章的主题,可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动人的艺术效果。
抒议结合点情理。写人叙事的记叙文,如果能在叙述描写后适当地抒情议论,是一种极好的点染,既可以使细节得到突出,情感得到渲染,又可以使主题得到升华,收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当然,也可以在叙事描写的过程中穿插简洁恰当的抒情和议论。
安排好一条感情线索。要使文章感情真挚而丰富,血肉丰满,使读者不知不觉中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从而受到感染,还需恰当地安排好一条感情线索,写出感情的波澜、感情的发展变化,或由隐而显,或由淡而浓,或一波三折,富于变化。这样才能把感情写实、写足、写活、写透。当然这种方法需要在行文前构思好,适合于写有感情变化的文章。
总之,不管是说理议论还是记人叙事,只要合理灵活地运用以上的方法,再加上平时的素材积累,多思善想,你就可以写出感人肺腑的深度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