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台法制节目创作瓶颈与改善策略
——以泉州广播电视台《法制连线》栏目为实例
2016-03-02付利霞
付利霞
(泉州广播电视台,福建 泉州 362000)
地方台法制节目创作瓶颈与改善策略
——以泉州广播电视台《法制连线》栏目为实例
付利霞
(泉州广播电视台,福建 泉州362000)
法制节目作为社教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普法教育和法制宣传的重要帮手,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冲击和各大卫视频道的双重挤压,地方台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面对越来越恶劣的生存环境,地市台的法制专题节目如何在夹缝中生存,能够独树一帜,保持稳定的收视份额,并且在巨大的创收压力之下制作出脍炙人口的精良节目呢?作为一名从事法制专题节目采编工作近八年的编导,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法制节目;创作瓶颈;地方台;泉州广播电视台
一、法制节目现状分析
近年来,地方台的法制节目,包括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的不少栏目,节目题材都趋于单一化。为什么这么说呢?打开电视,几乎所有频道的法制节目都集中于公安题材,或者说都是案件类的,不是盗窃就是行凶,要么就是诈骗等,此类节目内容一旦太多的弊端是什么呢?好像我们的社会很缺少安全感,有造成社会恐慌的嫌疑,虽然能够给观众带去一些警醒性的东西,但是对于普法教育其实作用不大。
第一,以案说法,说的内容越来越少。原因很简单,就是涉及民事类案件越来越少,其实现实生活中民事案件涉及各个方面,跟百姓民生息息相关,老百姓更感兴趣,而且不会像一些凶杀案件那么血腥。理清一些典型的民事案件纠纷,通过律师的分析解剖,可能对于老百姓来说普法教育效果更好,更具有现实意义。
第二,采编人员人手紧张,疲于应付日常档期的节目,对于重要题材的节目缺少策划和思考。另外,由于节目采编制作周期短,所以在画面的拍摄、文稿的处理以及后期编辑制作方面都没有拿出最好的状态。
第三,与法院、检察院等政法机关合作不够紧密,法制热线电话没有真正地利用起来。公检法本来是我们法制节目最大的信息来源,但是近几年来,法院和检察院除了跟我们栏目合作制作一些汇报片之外,几乎极少提供案源,律师事务所提供的案件信息也极其有限。而法制热线原本一天都有上百个热线电话,因为缺少专门的热线负责人,流失了许多好的热线线索。
第四,机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以上几个问题的根源所在。缺少必要合理的激励机制,对于节目质量的测评机制不够健全,节目做多做少,节目做好做坏的奖惩机制不够明确,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原本善于创作,工作主动性强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大型法制节目的组织策划
面对世风日下、道德滑坡的社会现象,泉州广播电视台《法制连线》栏目组精心组织策划了5集法律情景剧《道德大考场》,通过隐蔽拍摄的手法,在当事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真实记录:大腹便便的孕妇遇到困难的时候,路人的反应;烈日之下三轮车师傅载不动货物时,路人的反应等,让观众看到了社会真善美的一面,传递满满的正能量。《道德大考场》也因此获得全国创优电视法制节目特别节目奖,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在于栏目的组织策划。
(一)编导、摄像协心策划
《法制连线》有一期《女探长和她的刑侦技术队》的节目,女探长是刑侦技术队一名普通的技术员、业务骨干,一名经常跟尸体打交道的女同志,她其貌不扬,却有着一颗对业务执着坚持的心。其实刚刚接到这期任务的时候,是让笔者拍四级探长李洪清这一个人,是个人物专题,而且给的文字材料都是很久以前的,比较过时,基本不能用。在踩点的时候,这个女探长也十分不情愿来宣传她个人,并且此人也并不太擅长言谈。当时笔者就有点懵,怎么办?笔者思路一转,不如做团队,笔者发现技术队里有几个年轻人口才不错,而且跟这个女探长关系甚好。于是笔者回来汇报之后,就打算从团队入手。因为女主人公的形象偏男性,为了达到预想的效果,从拍摄之初就让几位配合的民警着装要整齐一致,都穿小礼服。而作为刑侦技术队的特性就是经常要跟尸体打交道,怎么突出这个特质,当时我们非常苦恼,要真的去找个尸体解剖?这不现实,可是没有这组画面明显就是片子的硬伤。在拍摄过程中,笔者跟摄像师傅就一直在琢磨,没想到那个一次性鞋套给了我们启发,摄像师傅就问他们是否有一次性的手术服,结果还真有,那一组解剖的画面,其实就是在他们一间很小很旧的实验室里面完成的。为了拍出技术勘查的神秘感,笔者本以为他们有非常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提供给我们炫酷一把,结果又是冷水一盆,他们的设备不仅旧,还非常简陋,那怎么办?最后我们找到一台反拍仪,把灯关了,拉起窗帘,笔者再在那边打手电筒,那一组神秘的实验室画面就是这样拍摄出来的。当然为了拍摄这些画面,我们的摄像可谓用心良苦,为了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我们观摩大片,片中有一组三人围看X光片的画面就很典型,非常有感觉,不会输给电影和电视剧的画面拍摄。新闻是记录现场,而我们是尽可能地还原现场。因为我们拍摄的案件大都是过去式,如何把后期拍的跟最初的现场衔接上?我们尽量拍摄局部、特写,这些摄像也是花了很多心思。
所以在正式开机拍摄之前,笔者跟采访对象很好地进行了沟通,在摸清人物个性、工作特征,特别是一些细节性的东西之后,才开始着手拍摄。当然,拍摄前跟摄像的沟通也至关重要,你所要表达的东西,最终是通过电视的画面语言体现出来的,所以摄像能够全面彻底地理解编导意图非常关键。
(二)正面报道忌讳“假大空”
说到策划,就不得不提《法制连线》另外一个大型系列专题节目《泉警风采》,在这个24集的系列专题片里,笔者采编制作了3期刑警队的人物,有技术队的骨干、有刑侦支队的副支队长,有刑侦大队的大队长,同一警种,不同人物。故事叙述最怕雷同,如何让每一个人物都羽翼丰满,有血有肉,凸显人物个性,通过不同的故事展现每一个人物的性格,这是笔者必须在节目正式开拍之前就要考虑的东西。
我们都知道,做正面报道时最忌讳的就是假大空,而这个系列恰恰就是要展现活跃在一线的民警的风采,也就是非常非常正面的题材。那么如何真实自然地把干警们的工作状态展现出来,让观众在15分钟的片子里真切地感受到民警工作的不易,更加理解基层警察的工作,又避免填鸭式的信息传递方式,这些都是需要笔者解决的问题。
(三)后期编辑注入思想
前期摄像画面拍得好,那编导后期的编辑制作就会相对省时省力,当然画面越是成组出现,越工整,编辑也就越得心应手。当然,摄像辛苦拍回来的画面能不能用得恰到好处这就是编导的事情。这就要求编导能够仔细地看完所有的画面,然后精挑细选,去重新进行最优化的组合,不浪费任何的画面。
此外,法制节目的音乐、音效也非常重要,往往一期节目的节奏、氛围都是通过音乐、音效来控制的。可是我们的音乐确实比较匮乏,为了能找到更合适的音乐,笔者就去下载相同或者相似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参考人家的音乐节奏。笔者编辑节目的时候就把提前找好的音乐先铺上,再根据音乐的节奏来编画面,编辑完一小段再回过头来反复看力求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法制节目真实性兼具艺术性
常言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使法治节目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就必须在严谨、周密、完善上下功夫。法治节目既要有新闻的真实性,又要具备艺术性。要达到两者的完美结合,就离不开现场感、故事化。笔者认为,法治节目应抓住以下关键点:
第一,采访时要突出现场感。现场感是记者在采访新闻事件和拍摄过程中最直接的主观感受,也是最能反映现场氛围的可视性元素,利用生动的镜头画面传达给受众,使节目直观易懂。由于现场的真实性、动态性、可视性等特点明显,现场感强的节目最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这也是法治节目打造品牌的重要因素。
第二,撰稿时要凸显故事性。制作法治节目,主要得增强节目编排的趣味性、可视性,力求节目达到故事化的效果。要把节目做得有看点、有趣味,还应在故事中体现出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第三,设悬念要扣人心弦。古语云:“看戏看轴,听书听扣。”这种技巧就是我们制作法治节目所说的制造悬念。好的悬念设置,能使节目的表述跌宕起伏,增强节目的可看性。设置悬念应根据节目的时间长短和事件的复杂程度来确定,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一期15分钟的法治节目,平均5分钟左右设置一个悬念就比较合适。当然导视里的总悬念在节目开始就要提出,并要随着矛盾冲突的上升不断地“抖包袱”,直到事件发展到高潮得以释疑。总悬念往往是节目的主要情绪支柱,最能吸引观众,也是节目的重要看点,其设置应符合现实生活发展规律及人物性格命运。其次,要设置两个小悬念,并在节目中穿插进行,作为事件的副线或者次要方面不断展现,以加强观众的期待心理,小悬念的设置应符合观众的收视心理,张弛有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节目全篇贯通,看起来精彩,也能较好地消除观众的收视疲劳。
四、拓宽新闻源,遴选好题材
法治专题节目的信息主要通过以下渠道获得:一是公检法司的宣传部门提供的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如公安机关办理的有特点的刑事、治安等案件;人民检察院办理的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人民法院审理的有关刑事、民事、行政等类型的典型案件。二是工商、房管、劳动仲裁等部门提供的非诉讼案件。三是其他媒体的法治报道,如报纸、网络登载发布的官方消息和公告。四是本台及观众通过信息平台和热线电话提供的线索。五是基层信息员提供的有关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民间调解等处理的非诉讼事件。
在这五种渠道中,目前我们尤其要密切检察院、法院的合作,要及时准确地跟进公检法涉及的一些本地的大案、要案,提升栏目在观众心中的公信力。此外,依托新媒体,建立《法制连线》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节目预告,策划各种微粉活动,发布一些观众关心的法律问题,邀请法律专家参与话题讨论。向新媒体借力,扩大栏目与观众的互动,提高栏目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服务百姓民生,强化栏目最初的定位。同时建立观众数据库,引入大数据分析,尝试通过数据库精准了解观众的口味和需求,适时组织一些关注度高的大型策划和户外法律咨询活动,做出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法制节目,从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
【栏目背景】
泉州广播电视台《法制连线》是一档兼具新闻时效性、法治思想性和法律服务型的新闻性法制专题节目,该栏目于2001年正式开播,栏目紧扣泉州乃至全国法治领域热点、揭示人与法的复杂关系,体现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以鲜明的现场感和理性视点关注法制领域内的热点、重点事件。《法制连线》开播至今足足有16个年头,已成为当地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法制栏目。曾成功制作播出当地政法站线公安民警风采,记录政法战线先进事迹的系列特别节目《泉警风采》《新警察故事》《寻访身边英雄》等,成为泉州广播电视台报道重大法治新闻事件、展示法制建设成就、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法制宣传报道活动的最重要的栏目之一,也成为宣传泉州本地法制领域先进人物、典型经验、建设成就的最重要的宣传阵地之一。
[1] 尚小虎.电视法制类节目创作误区及改善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4(6):37-38.
[2] 王世军.地面电视频道运营误区和改善策略[J].南方电视学刊,2012(4):46-48.
G222.3
A
1674-8883(2016)17-0259-02
付利霞(1977—),女,辽宁桓仁人,本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电视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