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现场采访双重意义对电视记者的新挑战
2016-03-02杨静帆
杨静帆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论电视现场采访双重意义对电视记者的新挑战
杨静帆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电视采访不同于报纸与广播采访,它仅仅是将采访作为一种调查手段的传播方式,以其自身的可视化特征,将采访融入在报道过程中,更好地与受众进行互动。那么,在其双重意义的作用下,又对电视记者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
电视采访;传播过程;记者;挑战
1 电视现场采访的意义
电视现场采访除了调查研究、搜集材料外,还借助于采访活动中视听因素的表现力来传递信息、渲染气氛、表现思想和突出主题,也正是其这种传播特色决定其具有双重意义:电视现场采访既是收集和挖掘材料的活动,也是有序地表现新闻内容、传播新闻信息的活动,而且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
2 电视现场采访对电视记者提出的新挑战
2.1如何确立直接为表现内容服务的新的采访观念
电视现场采访与报纸及广播采访最大的不同就是电视可凭借其自身的可视化性质将现场采访作为报道过程之一,而非手段。换言之,电视现场采访可以将整个采访过程作为与受众互动的一个环节,受众在观看现场采访时,能够最大程度地知晓与感受现场的状况,以此来提高受众的信赖程度。因此,电视记者应当将电视现场采访作为一种完全公开化的传播环节,主动确立直接为表现内容而服务的新的采访观念。
2.2如何从总体上构想和设计全部采访活动
电视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就像导游一样。不仅要引导受众去观看新闻事件现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东西,还要尽可能地通过镜头前的采访与报道向观众简明扼要地介绍来龙去脉。从总体上讲,记者要看清整个事件的主脉络,在头脑中呈现一份清晰的提问大纲,始终贯穿、围绕关注度最高的问题来提问。在全部采访活动的过程中,记者既要作为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又要作为一个活跃于新闻现场的采访者与报道者,要让其本身参与整个事件之中,借助现场的人物、事物等多种元素来设计采访活动,将现场情况最真实地呈现在受众眼前。
2.3如何控制和把握自身及设备情况
首先,电视记者在现场采访中必须保持冷静、沉稳的心态。例如,CNN在招聘出镜记者时,通常会让他们先播报一段稿子,而在被试者播报过程中突然中断提示器,以此来鉴别哪些应聘者具有临危不乱的特质。因此,作为一个电视记者,在遇到以下问题时,应该有效应对。一是记者报道语言出错时,要勇于将自己的错误“说破”,如果用第二个错误去掩饰自己第一个错误就会使自己越发陷入被动之中。二是受现场环境干扰,当出现思维停顿导致语言空白时,应保持冷静,迅速调整状态、接上语言,切不可慌乱。三是当连线报道中通讯忽然中断时,记者应当在叫停前继续报道,在报道结束后留有余白。需要注意的是,直播连线的开始和结尾处主持人与记者的衔接问题十分重要。
2.4如何体现和体验声像本身的意义,更好地揭示事务的实质
电视现场采访具有纪实性与表现性兼容的特质。
2.4.1纪实性
纪实性,是指现场信息的采访与传播融于一体。“纪实”是一种特殊的记录形态,其强调记录行为和空间的原始面貌,强调记录形声一体化的行为活动。摄像机如实地记录下采访的全过程,不仅意味着能够增强其现场感和可信性,还意味着人们将重新看待和认识传统的采访观念。另外,采访的视听结构,指采访的整体设计中所有视听元素的组织、利用和处理,包括视听元素的巧妙搭配和结合。声音与画面各有自己的表现优势和局限,重视并善于发挥它们的互补作用,是深入反映新闻事实、揭示其内在意义、增强传播效果的重要保证。
2.4.2表现性
表现性,是指充分调动声画兼备优势,生动、形象地强化、突出现场信息,从而使报道重点突出、可视性强。电视现场采访是在摄像机前进行的,它的表现性既在于摄像机同步摄录画面和声音,更在于记者有意识地适应和利用这一特点,充分调动画面是声音功能,为表现新闻事实服务。
2.5如何在面对面的交谈中消除被访者的心理障碍
2.5.1选择好采访环境
采访环境除了会从视觉听觉上影响到受众外,也会对采访对象的情绪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选择采访环境时,记者应当将采访环境选择于事件发生的现场,这样可以有意识地唤起被访者的情感因素,以至于突破其心理障碍。
2.5.2握好体态和体姿语言
电视记者的举止神情、穿戴装饰都体现着记者自身的风气、风度、个人修养和知识水平。因此,记者给被访者的第一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被访者的心情。把握好体态和体姿语言有利于与被访者沟通、减少甚至消除其心理障碍。
3 结语
电视现场采访的双重意义给电视记者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但同时,随着对于电视现场采访理解的更加深入,电视记者在挑战中的变革又将电视现场采访的传播效果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1]曾祥敏.电视采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
杨静帆(1996-),男,羌族,四川阿坝州人,本科,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