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招生制度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2016-03-02李艳清蒋龑李焱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保山678000
李艳清 蒋龑 李焱(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保山 678000)
高职招生制度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李艳清蒋龑李焱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当今高职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但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素质却参差不齐,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受到挑战,究其原因与当今的招生制度不无关系。首先招生制度导致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其次招生制度对学生心理因素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高职招生制度作为生源入口关,是一个关乎高职院校以及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欲通过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剖析现行招生制度特点,找出招生制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高职学生招生制度心理健康影响
本论文隶属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研教研项目“云南省高职院校招生制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bsy14k05
当今高职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但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素质却参差不齐,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受到挑战,究其原因与当今的招生制度不无关系。首先招生制度导致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其次招生制度对学生心理因素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高职招生制度作为生源入口关,是一个关乎高职院校以及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剖析现行招生制度特点,找出招生制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一、高职院校现行的招生制度
现行的招生形势主要有国家统一考试高考招生、中高职衔接招生、高职自主招生、注册招生等。统一高考这种选拔学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源的质量,如北京个别高职院校在外省的生源很多都够二本、三本线,不足之处是缺乏对考生技能的考查,另外把少数动手能力强而文化课薄弱的考生或偏科的考生拒之门外。[1]
为了有效地培养大批生产一线需要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业务人员,同时为了避免专科教育的本科化,加强专科教育与中职业教育的衔接,教育部职教司提出试办“初中后五年制的技术专科学校”实施方案。实践证明五年制高职便于统筹安排教学计划,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并且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有效教学时间长,为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高职自主招生是指部分高职院校在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批获得自主招生权限后,依法自主进行入学测试,自主确定本校学生人学标准和自主实施录取的招生方式,又叫单考单招。招生录取过程包括考生申请、院校审核和考生确认三个环节,为确保生源质量,院校录取时需参考考生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及中等教育阶段的学习成绩等情况。
二、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当代大学生面对来自社会和生活竞争压力,个体心理负荷加大,心里矛盾冲突增多,心理疾患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乃至学业的顺利完成。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其大学学习生活的现实需要,更是其未来工作和蔡家国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探索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优化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完善高职学生心理品格,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2]
通过抽取高职学生为被试,以SCL-90为测量工具,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探讨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首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全国普通人群低,心理障碍检出率为17.8%;其次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的;另外大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大一、大三年级的.大一、大三年级的心理健康水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调查还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内部差异,主要表现为:农村生源学生水平低于城市;性别间无显著差异,女生水平略低于男生。调查还发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家庭关系是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学生心理健康还存在年级差异。
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社会对学校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分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广泛重视,形成保障水平的下限;普及教育,强化基础水平的巩固;关心个体,注重差异水平的补救;拓展载体,着力实践水平的提升等路径,来提高广大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国内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堪忧。同时,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只有对国内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展开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探索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并逐一针对性的调整,尽量减少这些客观因素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3]
我国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相当比例高职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表现出内部差异和不同的问题。同时,我国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总体较差,亟待提升。笔者认为可通过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机构、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等途径加以实践和探索,从而增强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和能力。
四、招生制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较差,如何系统有效地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招生制度影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高考内容脱离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与普通高考统一的试卷不能体现高职教育所具备的职业性,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没有得到体现,而具备职业技能的中职生源又因为文化基础薄弱无法通过高考进入高职,使高职院校陷入生源与教育目标的悖论。[4]
先本后专的录取原则贬低了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中国传统教育的观念“重学术轻技术”的思想直接体现为“先本后专”的录取原则。由于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处于专科层次,仅从录取批次就给社会造成高职教育是“次等”教育的刻板印象,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又一阻力。综上这些因素会影响高职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认知,从而给高职生造成心理阴影,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林永和;大学生心理素质怎样[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升平;山东高等职业教育推出新举措[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00年
[3]郭亨杰;夏云;大学生的个人现代性、传统性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王浩;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及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