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好化学的灵魂
2016-03-02黄发旺桂林市临桂区南边山镇初级中学广西桂林541102
黄发旺(桂林市临桂区南边山镇初级中学 广西桂林541102)
兴趣是学好化学的灵魂
黄发旺
(桂林市临桂区南边山镇初级中学广西桂林541102)
摘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兴趣在成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学好一切学科的灵魂。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本文作者提出了"上好第一节化学课,让学生爱上化学"等多个方面的有益见解。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化学兴趣演示实验联系生活幽默语言开展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对化学学习产生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才会乐此不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笔者从事初中化学教多年,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有如下几点深刻的心得体会。现诉之于众,望能抛砖引玉。
一、上好第一节化学课,让学生爱上化学
化学是九年级才开设的一门全新的课程,上好第一节化学课,显得尤为重要。第一节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化学课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可以用化学魔术把学生带进奇妙的化学世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利用化学实验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激发学生兴趣。
1.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学生学习实验操作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科学态度有潜移默化的表率作用。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导到仔细观察实验所发生的现象和变化的实质上来,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2.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兴趣。学生分组实验是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形成事实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锲而不舍,顽强探索的良好学风,同时还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3.利用课外实验激发学生习兴趣。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十分有限,学生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为了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外使课外实验对课堂知识进行具体的运用,使课外实验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助力器。
化学的核心在于探究,我们的教学应该提供充分的机会给学生,让他们体验探究化学知识的曲折与乐趣,应该将学生学习化学的时间和空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实验中。
三、让化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体验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激发改造自然和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感,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解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的将实际生活融入到化学教学中,让枯燥乏味的化学知识变得更加简单以及鲜明,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一些实际生活的例子,使抽象难懂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讲到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时,我们可以举生活中的例子问学生:把一碗黄豆和一碗芝麻混合起来有没有两碗?为什么?这样学生也就理解了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我们可以用“意大利屠狗洞的故事”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用悬而未决的故事可以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惊奇、猜想、期待的最佳状态,然后形成强烈的揭秘学习冲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用激励和幽默的语言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比如:“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请你来试试好吗?”,“说得很好”之类的语言,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用真情感染学生,激起学生以积极情感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
幽默的语言是课堂的催化剂,能给人很深刻的印象。比如在学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实验前要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反应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一氧化碳。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记忆为:“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使学生一听就能理解并记住重要的知识点。
在化学教学中利用生动恰当的语言,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有趣,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度过。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虽然化学实验生动有趣,但是化学原理和计算等知识却相对显得枯燥乏味。对于这部分内容,死记硬背很慢,效果也不太好。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学生的记忆速度,教师可以自编一些“口诀和顺口溜”。巧借“口诀和顺口溜”,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不让学生感觉知识枯燥无味,而是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比如,教师可以将实验操作要领以顺口溜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往试管里装入块状药品时要“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药品取用时要“瓶塞倒放、两口紧挨、缓慢倾倒、加盖放回”;使用胶头滴管应“捏头挤空气、放手吸试剂、悬空滴液体、管口勿碰壁”等。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课本知识,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性。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一些活动,如化学知识竞赛、化学游戏、化学展览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学生们既起到了复习知识开阔视野的积极作用,又使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大大增强。
我的教学实践表明: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把他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去,才能使学生快乐地掌握化学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但愿我们所有的化学老师,都能认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但愿兴趣之花开满在所有的化学课堂,照亮每一个学生的心,迸发出智慧的化学火花,让化学教学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