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陶行知的几副对联

2016-03-02谢亦红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新课程(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晓庄劳力师范

谢亦红(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读陶行知的几副对联

谢亦红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陶行知先生继承了我国对联这一富于民族风格的优秀艺术,他创作的对联,同他的诗歌一样,往往借助通俗形象、浅近朴实的语言,把那些本来显得比较深奥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思想阐述得生动易懂,亲切自然,同时,又不失诙谐幽默、耐人寻味。陶行知创作的对联,反映了他教育思想演变的脉络,是他教育实践活动的真实写照。

陶行知;对联;教育思想

对联,是汉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又称楹联或对子,具有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音韵和谐的特点,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陶行知创作的对联,反映了他教育思想演变的脉络,是他教育实践活动的真实写照。

1926年底,陶行知先生在筹办晓庄师范的繁忙工作中曾为乡村教师题写过一副对联: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这副对联既阐明了乡村教师对人民负有的光荣责任,又歌颂了乡村教师在恶劣的环境里,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和不求索取的崇高品质。晓庄师范成立以后,他把这副对联写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又书赠给学生。清新独特的对联内容,再加上他早年临摹包世臣的书法,形成自己沉雄朴茂、纵横挥洒的书法风格,使他的对联作品成为难得的珍品。

1927年3月15日,“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创办,陶行知先生以“教学做合一”指导学校实践,蔡元培先生赞之为“现代教育方法中最好的一种”,并亲书“教学做合一”校训匾额,供师生观摩践行。学校在劳山脚下的广场举行开学典礼,简易的主席台成为人们瞩目的地方,主席台两侧挂着陶行知先生撰写的对联:

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

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

这副对联,自然流畅,很有新意。陶行知先生从过去的启蒙读物《三字经》中摘取了“马牛羊,鸡犬豕”和“稻粱菽,麦黍稷”的成句嵌入对联,充满了乡村生活的浓郁气息,表达了他改革旧教育的宗旨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传统教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学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陶行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因此他针对性地强调教育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把生活当成教育的灵魂和生命。他把后来建成的圆形大礼堂命名为“犁宫”,又把这副对联亲笔题写在大门前的柱子上。

“犁宫”门前还有陶行知写的另一副对联:

以教人者教己,

在劳力上劳心。

陶行知先生重言教,更重身教,他主张言行一致,提倡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凡要学生学的东西,教师首先要弄明白,融会贯通;凡要学生做到的事情,都应该身体力行,带头做出样子。“在劳力上劳心”,是对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彻底批判,也是把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的唯心论颠倒过来;同时,也是对杜威的主观经验论的“从做中学”的扬弃和改造。陶行知先生认为:“在劳力上劳心是真的一元论”,只有“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才是真正的“做”。这样,陶行知就赋予“做”以新的含义,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

从普及人民大众教育的立场出发,陶行知先生认为:“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的唯一教育”。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改造,也是社会的改造,学校教育同社会的改造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因而社会的改造和学校的教育理所当然不能脱节。他主张“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他把“社会即学校”形象地描绘为: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他创作了这样一副对联,既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作了解释,同时又表达出自己旷达开朗的胸襟和披荆斩棘、开拓前进的精神:

以宇宙为教室,

奉自然为宗师。

陶行知先生主张未来的乡村教师在生活上应当与农民同甘共苦,和农民建立休戚相关的感情。当时有人不能理解,以为他办的是一种“苦行僧”式的教育,陶行知每逢听到这种议论,总是耐心地解释说,是生活就是教育,乡村教育的目的是为广大农民谋幸福,只有与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共同生活才能同他们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现在我们的生活的确十分艰苦,但我们并不希望过这种生活,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未来,未来乡村教育的未来。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了解了困难,学会了解决困难的办法,就能探索出一条改造社会的新路子。后来,他把自己的观点写成一副对联,使人能够更好地体会他的这个思想:从野人生活出发,向极乐世界探寻。

1945年,陶行知先生为广东百侯中学撰写的校歌中,有这样一副对联: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副对联实际上是陶行知先生的育人目标和治学、做人标准的高度概括,他曾亲手把它抄写在大型标语牌上,树立于晓庄师范校园的醒目处,鼓励师生求真知、做真人。1946年夏,陶行知先生逝世后,他的灵柩从上海移到晓庄劳山安葬,将由郭沫若同志书写的这副对联镌刻在墓门的牌坊上,铭记着长眠于晓庄大地上的陶行知先生及其创立生活教育理论的不朽功绩。

胡学鸣.陶行知先生的几副对联[J].师范教育,1991(11).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晓庄劳力师范
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南京晓庄学院手绘作品选登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劳务输出 职业农民 有序分流劳力 促进乡村振兴
吴荟如、仇浩作品
课堂教学的劳心与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