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6-03-02赵俊峰
赵俊峰
(重庆市永川中学校)
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赵俊峰
(重庆市永川中学校)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发展,高中时期作为学生身体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体育教学也越来得到重视。结合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就目前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做了些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
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教育工作。尽管从国家层面上已经逐渐重视体育教育,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对体育课不够重视
高中是学生受教育的一个特殊阶段,为了让学生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学校、家长还有学生,都会非常重视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而忽视体育课。为了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文化课,学校甚至会停开体育课。这样势必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学生也不能得到全面发展。
2.体育课教学设施不完善
由于对体育课的不够重视,学校场地不足,体育教学设施不齐全,使现阶段的体育教学都停留在田径、球类和体操等方面,学生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网球、游泳等项目。因此,大大挫伤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降低了教学效果。
3.师资力量薄弱
学校不重视体育老师的选拔工作,导致高中体育教学缺少高素质的体育教师。有的学校甚至让文化课教师进行体育课教学。然而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大背景下,模块式的教学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此外,由于学校的重视度不够,导致了体育课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出现了懈怠,在体育课教学中,有些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下拓展运动,就让学生自由活动。
4.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
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课教学都是以传统的田径、球类运动为主导内容,教学模式也单一陈旧,几乎都是热身运动加训练,缺少理论知识的学习。另外,对于健康卫生知识的教育内容也比较缺少,甚至没有。这样的课程内容枯燥乏味,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的相关对策
1.转化观念,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体育锻炼不仅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有非常大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也相当重要,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师生要积极宣传体育价值,转换学校、教师、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错误观念,增强他们的体育意识,从而促进有关部门加大体育教育的投入,完善体育教学设施,进而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兼备的综合性人才。
2.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灵魂。体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引者、参与者,在教学实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体院教师,并使体育教师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使其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能够实现有效教学。其次,学校应该不断组织培训,加强校内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最后,可以通过与其他高中增加交流的形式,及时了解体育教学的发展动向,促进创新与发展。
3.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高中体育教学不仅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更多的是要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让他们受益终生。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换观念,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积极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不再以达标和素质训练为教学目的,更多地关注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同时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以及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多元化的发展。同时体育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比重,重视学生身体锻炼的基本方法和原理的掌握,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可行的方式进行自我锻炼和学习。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4.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对体育课堂进行改进,通过不断简化运动规则,降低体育动作难度,提升教学成功率;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表演化教学、模拟生活化教学、娱乐化教学等,改变体育课堂的单一活动形式,并结合学生关注的体育问题,充分提升他们的兴趣,增强体育教学的综合效果。
5.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比赛,提高全校师生锻炼热情
开展多种形式体育比赛,可以有效提升师生对体育的热情,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在比赛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友谊发展,也提高了班级的集体荣誉感。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只有不断改革创新,加强对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升体育教师的素质,才能最终实现体育教学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金立强.浅谈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1).
·编辑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