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文言文教学法
——浅析文言文教学
2016-03-02闫子琪
◎闫子琪
五步文言文教学法
——浅析文言文教学
◎闫子琪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却存在着“重背诵,轻运用;重结果,轻获取;重知识,轻特点”的倾向。先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然后再找出重点的字词进行一翻解释,最后再要求学生进行背诵。整个教学过程在“灌输”中完成,学生在沉闷的课堂中被动的接受着学习内容,学习到的只是一些零星的、片断式的知识,而其他方面的能力则没有得到丝毫的提升。虽然文言文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但只要我们选择好的教学方法,还是可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
一、重视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导入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虽然我们在开课时都在想尽办法来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但要注意学生害怕学习文言文,所以在开课时创设的情境一定要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让他们喜欢上文言文。例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去自己预习一下学习内容,然后通过一个故事来引用其中的一句话,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这也给了学生一种暗示,让他们觉得,文言文的理解并不是很难。也可以将整篇文章串编成一个故事,学生通过欣赏故事,就了解了故事内容,这样学生在进一步学习时就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产生亲近感。还可以将文章当中所描述的内容通过视频、图片等手段向学生呈现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了解,学生也容易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
二、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理清句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语文课堂中提倡“以读代讲”,目的就是通过让学生自主朗读,体悟文本内容。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应当让学生去朗读,当然朗读并不是让学生机械式地去重复,而是要按照具体的要求去读,可以先让学生将文章读通顺,然后再让学生将每一句都划分节奏之后再去读,通过节奏的划分,让学生弄明白句子当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一些特殊的用法,例如使动用法、被动用法等。学生在理解了句子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后,也就基本掌握了句子的意思,但是这并不能说学生只要去读,他们就可以完全理解了,对于一些学生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内容,教师还是要去讲解的,但是这种解读最好是指导性的讲解,尽量避免全盘灌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分析能力与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三、起承转合,理解理清文章脉络
学生在了解了句子的基本含义之后,就需要引导学生去理解文章的脉络,也就是要弄明白文章的“起承转合”。“起”就是文章的开始,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来引题开始的;“承”就是文章是如何对于开篇进行陈述的;“转”就是要让学生看一看文章当中还有没有与前面意思发生转折的内容;“合”就是看一看文章的结尾。学生将文章的“起承转合”弄明白之后,也就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但这也只是从大的方面来说,要进一步理解,就需要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
四、深入理解,品味重点词句
在对文章有了整体性地把握之后,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的,就得引导学生去品味重点词句。例如找一找句子当中哪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是怎么样变化的?诸如“走”“行”的意思变迁。哪些词语具有特定的含义?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就可以引导学生将文章的句式进行转化,例如将问句变成陈述句,然后再让学生去感受一下文章的不同。这样学生就可以对文章内容有了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他们对于文章结构,句式结构也有了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学生对于文言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并将其系统化,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五、古今对比,了解文化特色
学习文言文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理解的层面上,更应当让学生体会文言文特有的文化特色。这也是让学生感受古代文体艺术特色的重要方法,例如将文章中一些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找出来,看一看词意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词的结构有什么不同,作者的写作方法是什么等。通过对比,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学习到的语言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使之系统化;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及其文化特色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于学生今后学习也提供了一定的方法。
总之,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如果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有困难,教师也不要操之过急,还是要引导学生去自主的理解。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又要注意引导他们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闫子琪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中心学校7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