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项链》中路瓦栽的人物形象

2016-03-02金延琪

现代语文 2016年17期
关键词:蒂尔莫泊桑舞会

◎金延琪

浅谈《项链》中路瓦栽的人物形象

◎金延琪

本文通过对小说《项链》中路瓦栽这一人物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详细论证了路瓦栽作为小资产阶级代表的人物性格特点,并论述了路瓦栽在小说中为了塑造女主人公马蒂尔德和小说情节发展等方面起到的微妙作用。语文课本中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外国小说。关于研究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的文章一直都有很多,本文只就人物中的一个配角——路瓦栽先生,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路瓦栽诞生的社会背景

(一)路瓦栽是新兴小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

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大资本家巧取豪夺,压榨大量的剩余价值,最大限度的占有社会财富。无产阶级在贫穷线上挣扎,社会矛盾逐渐尖锐,政府部门贪腐成风,社会道德沦丧,物欲横流、唯利是图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盛行。作为小资产阶级的路瓦栽先生,既不是腰缠万贯的土豪富翁,也不是身份显赫的达官贵人。他占有少量生产资料和财富,靠自身劳动养家糊口,他受到大资产阶级剥削的同时,也渴望成为发财致富的新兴资产阶级。因此路瓦栽先生的本质决定了他对财富和地位的向往,这也为文章奠定了悲剧的基调。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背景下诞生的人物

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英国等欧美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出现了一股新的文学潮流——批判现实主义。它发展迅速,成为欧洲“19世纪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潮流”,其以暴露和批判社会现实的不合理性为主要特征,故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的产物,其作品着力揭露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比较广阔真实地展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和人类心理的探秘具有相当的深度,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和很高的艺术水平。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未能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有不同的悲观主义、不抵抗主义、宿命观等思想倾向。

(三)莫泊桑笔下的路瓦栽先生

莫泊桑(1850—1893)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经师从福楼拜。他的作品题材多样,选材典型,构思新颖,人物鲜明,语言精练有个性,擅长勾画逼真的社会风土人情,能从平凡的事物中选取有典型意义的片段,小中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其中写资产阶级世俗生活,揭露社会道德堕落的《项链》就是其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项链》的主人公虽是马蒂尔德,但路瓦栽在小说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作者只运用了点滴笔墨,便刻画出一个活灵活现的新兴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

二、路瓦栽的人物性格

(一)聪明灵活

路瓦栽先生是教育部的小书记员,他微薄的薪水只能给妻子提供礼服,却没有办法负担高昂的首饰,但他灵活变通,让妻子去向她有钱的女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借一件首饰。这样礼服和首饰就都解决了,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路瓦栽的聪明灵活。另外,当马蒂尔德丢失项链之后,两人为了争取时间寻找项链,路瓦栽想出了缓兵之计,写信给佛来思节夫人,说项链的挂钩坏了,需要时间修理,延长归还的时间。这个细节一样体现出路瓦栽的灵活变通,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他和马蒂尔德的共同特征,作为小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他身上具有开拓创新,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魄力。项链丢失后,两人没有选择逃之夭夭或告知真相,相比之后十年的艰辛,放弃诚信似乎代价小些。最多在朋友佛来思节夫人那里名誉扫地,一刀两断,况且本来马蒂尔德也不是特别喜欢和这位有钱的朋友过多接触,免得自我折磨。可是他们依然选择了赔偿项链,并隐瞒了真相,而且是路瓦栽首先主动提出要赔偿项链,这足以体现路瓦栽身上具有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三)节俭勤奋

节俭这点在小说中多有体现,一处是马蒂尔德要赴宴穿的礼服,路瓦栽提出“你上戏院穿的那件衣裳,我觉得就很好”,本不想再多添置衣物,在妻子的哭闹中,不得不忍痛割爱拿出400法郎。所以当马蒂尔德要首饰时,路瓦栽是万万不能满足妻子的,是因为没有钱买吗?并不是,因为在后文中表示了,路瓦栽有他父亲留给他的一万八千法郎,虽买不起昂贵的钻石,但一般的珠宝应该可以满足。但路瓦栽没有拿出这些钱供妻子佩戴首饰,而是转变思路,让马蒂尔德去借首饰,这是第二处。第三处体现在他们夫妻偿还债务的部分,为此他们倾家荡产,辞退女仆,搬离住所,租住阁楼。马蒂尔德承担所有的家庭重担,勤俭节约,而路瓦栽则拼命做兼职,赚取外快,两人靠着勤劳节俭,最终偿还了所有债务。这些都是路瓦栽勤奋俭省的体现。

(四)朴实真诚还是攀附虚荣

有文章提到路瓦栽的性格中也有攀附虚荣的一面,主要体现在:第一,他费尽心思搞到舞会的邀请函,想借这个机会利用妻子结识权贵,攀附高层。第二,舞会中路瓦栽有意躲在无人理会的小客厅里睡着了,是为了给妻子创造机会与权贵单独相处,联络感情。体现他宁愿牺牲妻子色相也要攀附权贵的虚荣嘴脸。这两点笔者稍有异义,路瓦栽应该是一位朴实真诚的人。

第一点,关于舞会的邀请函,路瓦栽的确费尽心思争取到,但是为了哄得妻子开心,作为深爱妻子的丈夫,看着妻子终日愁眉苦脸,无精打采,路瓦栽知道妻子需要什么,虽不能彻底改变现状,让马蒂尔德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但一次舞会的享受,路瓦栽是可以办到的。所以他千方百计搞到请柬,无非为了妻子能开心的体验一次短暂的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本意可能就这么简单。文章中还有几处也是体现路瓦栽疼爱妻子的地方:本来留着买猎枪的私房钱忍痛割爱给妻子买裙子;舞会结束主动给妻子披上外衣以防着凉;项链丢失后没有对妻子有任何埋怨,独自一人出门寻找等等。这些细节都体现出路瓦栽对妻子的爱怜,正是这种深爱促使路瓦栽绞尽脑汁争取舞会请柬,而不是虚荣心作祟。

第二点,舞会中躲在小客厅睡着了,恰恰说明路瓦栽并不是攀附虚荣的人,如果是,这样的场合是不会躲在角落睡觉,而是会利用一切时间多结识权贵,联络关系,增进感情。即使不和妻子一起,也不至于困得睡着,人只有对不感兴趣的事物才会感到无聊困倦,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不是为了马蒂尔德,路瓦栽不会对舞会感兴趣。恰恰是睡着了这一点,体现出路瓦栽的朴实真诚。还有一处细节,作者在介绍马蒂尔德的梦想部分,提到“她的丈夫揭开汤锅的盖子,带着惊喜的神气说:‘哈!好香的肉汤!世上再没有比它更好的了——’”,这段描写也体现了路瓦栽知足常乐的心态,他若真是攀附虚荣的人,怎会这么容易满足?

三、路瓦栽在小说故事情节中的作用

(一)悲剧的始作俑者

如果没有路瓦栽带回来的舞会请柬,或许马蒂尔德依然在做着荣华富贵的美梦,可是实践的机会真正来临的时候,也是悲剧真正开始的时刻。所有的一切都始于那封路瓦栽想方设法带回来的邀请函,夫妻二人的噩梦也是从这个起点开始的。马蒂尔德本身的虚荣心理和贪图享乐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是她悲剧的根源,但路瓦栽可以称得上是马蒂尔德命运悲剧的始作俑者。

(二)情节发展的推动者

路瓦栽在整个小说的情节发展中一直扮演一个推波助澜的角色,事情的开端起源于路瓦栽带回来的舞会请柬。发展过程中马蒂尔德的舞会礼服问题也是路瓦栽帮助解决的,向佛来思节夫人借项链的主意也是路瓦栽想出来的,项链丢失后,写信给佛来思节夫人的缓兵之计也是路瓦栽提出的。丢失的项链寻找无果后,赔偿项链的决定还是路瓦栽做出的。这些行为举动推动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从客观的角度上说,是路瓦栽一步一步地将妻子推向了悲剧的深渊,某种程度上说,他是这杯命运苦酒的酿造者。

(三)女主人公性格的衬托者

我们都知道,马蒂尔德的性格特征:爱慕虚荣、贪图享乐、诚实守信,勇敢坚毅、天真单纯。路瓦栽在性格上有很多地方与马蒂尔德既有互补,又有相同之处。爱慕虚荣方面,笔者认为路瓦栽不至于此,虽说攀附虚荣是小资产阶级的一种普遍心理特征,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莫泊桑笔下的路瓦栽还是普遍中的特例,他的勤俭质朴反衬出妻子的虚荣心理,知足常乐对应马蒂尔德的贪图享乐,就天真单纯这一点,路瓦栽偷存私房钱,以及没有让妻子知晓父亲遗产的这一点中,可以看出路瓦栽还是有自私世故一面的。这些都是与马蒂尔德性格的互补。相同点是诚实守信,勇敢坚毅的部分,也正是因为这些相同点,才能保证夫妻二人同心协力共渡难关,最终偿还了债务,如果有一方缺乏这些特质的话,相信夫妻俩很难能走到最后,可能会半路分道扬镳。所以路瓦栽的性格塑造对女主人公的性格塑造起到了强烈的衬托作用,红花还须绿叶扶,没有配角的独角戏不能算成功的作品。因此路瓦栽人物性格的塑造是小说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短小精湛的点睛之笔。

[1] 张玲.性格即是命运——《项链》中马蒂尔德命运探源[J].小说论坛,2010,(4).

[2]李秉松.试论《项链》的悲剧性质——马蒂尔德形象的再分析[J].扬州师范学院,1994,(2).

[3]严金华.切莫追求虚荣——浅谈莫泊桑的《项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3,(8).

[4]柳鸣九.论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J].社会科学战线,1980,(3).

[5]林学锦.莫泊桑与他的短篇小说[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6,(2).

[6]石雅琴.小说《项链》中人物形象的性格核心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2007,(2).

(金延琪 辽宁省营口市辽南技师学院 115000)

猜你喜欢

蒂尔莫泊桑舞会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舞会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Guy de Maupassant居伊·德·莫泊桑
长腿舞会
秋天的舞会
一块棉布造就莫泊桑
我的爱一直陪着你
圣诞舞会进行时
裸婚总统帕蒂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