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写日记的方法
2016-03-02任凯锋
◎任凯锋
指导学生写日记的方法
◎任凯锋
一、讲清意义和要求
坚持写日记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巨大的作用。学生要写好日记,教师的指导是否得法十分关键。实践证明,下面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明确告诉学生:《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但很多同学视写作为畏途,找不到内容可写,无情可抒。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对社会的观察、感受最好的载体就是日记。日记是对生活最原始的记录。特级教师张勇认为“一年写下来,笔下渐生巧;三年写下来,作文不打稿;六年写下来,文名冠高考。”写日记可以促使我们关注生活,培养观察分析生活的能力,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积累写作素材,为作文建立一个丰富的材料仓库,作文时为我所用,可以精挑细选,“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以情动人,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要改变写日记的方式。拒绝盲目的模仿、编造,改变一定要写“高大”“新奇”材料的想法,强调写“真实的我”,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说的;语言要朴实,不单纯追求语言的华丽精美,避免空话、套话、假话、啰嗦话,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每天坚持,哪怕只写几句,只要把自己感触最深的写出来就行了;没有题目限制和文体束缚;无需顾忌中心是否明确,无需担心评分优劣。敞开心扉,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把心中的话倾吐出来。
二、培养学生分析评价能力
学生学会对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自身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找到有价值的日记素材。训练这一能力可采用的做法有:A、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事件、作者的观点、情感进行讨论评价。如学习了课文《我的叔叔于勒》后,大家一起来评价菲利普夫妇的做法;B、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从中受到启发。如阅读《今日中学生》、《青年文摘》、《中学生悦读》《时文博览》《意林》等,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章评介活动;C、引导学生阅读时事评论文章;D、组织学生评论生活事件或人物。具体做法是选择学生日记中记录的社会现象或人物,让大家来进行评价,然后在日记中记下来;E、教师介绍自己新近看到的生活中的人或事,有目的的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健康的情感。F、组织召开辩论会。辩论会要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辩题、划分小组、制定规则、邀请评委、推选主持人、确定奖励办法,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寻找辩驳材料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倾听的习惯,学习批驳方法,也为日记提供材料。总之,要用各种方式让学生理解如何去分析评价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在日记中表达正确的观点。
三、先“扶”后“放”,引导学生学会写
刚开始写,学生还不适应,教师应每天抽时间加以引导,如:写前让学生交流今天可以写哪些内容,怎样安排内容及段落等。也可不作写前指导,放手让学生自己写,但写后一定要指导。教师也可和学生一起写日记,以教师的下水日记激励引导学生。但应注意,“引导”不能成为束缚学生思想的牢笼。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指导学生找到写作素材。
(一)善于发现生活
告诉学生参加主题班会、讨论会、卫生大扫除、讲故事比赛、听安全教育讲座、文艺活动、体育比赛、办黑板报、校外活动及在家里参与的劳动等都是日记的好素材。帮助学生梳理“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启发他们写出“对这些事情的感受”。也可以请学生把当天经历的有意义或值得记住的事讲出来,在班集体中交流,相互启发,找到写作内容。如讲自己打乒乓球、篮球的趣事,讲自己与同学商讨难题的过程、讲自己与家人的趣事,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观察家乡环境及校园环境的变化、季节变换、城市面貌、熟悉的人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身边感人的人(事)、应该批评的人(事)等,把它们筛选后作为日记素材。如介绍自己熟悉的人或新结识的同学,自己看到的某个令自己感动的细节——中午家长冒着烈日给学生送饭、放学时家长接学生、老师送生病的同学就医等。
(二)勤于动笔,多阅读
学习课文后续写、扩写、改写,写读后感等,如学完《木兰诗》后,让学生根据想象写木兰胜利回乡换上女儿装后见战友的片段;写理科实验的过程及收获等。让学生把自己所喜爱的图片、照片、邮票等剪下来,贴在日记本上,然后“看图写话”,就成为一篇好日记。把平时读书时体会最深的好词语、好句子或精彩的片断抄下来,加上自己的评价、感受,也是好日记。或者看到好文章,自己有了同感,模仿着写一篇,表达自己的情感,更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或者是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或对自己读过的书进行评价等。还可以指导学生从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介中直接获取写作材料或从中受到启发而写生活中的相关事件。
四、创新日记评改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和唤醒。”恰当的评价,能诱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培养写作兴趣。
(一)真情批注,激励为主
要真心赏识学生抒写的发自肺腑的真话,宽容、接纳和赏识每个学生在日记中表达的情感与观点。当学生不愿教师把自己说的话公开出去时,教师应保护学生的隐私,消除学生畏惧心理和后顾之忧。评语既要挖掘、肯定学生的优点,更要引导学生抒发健康的情感,同时语言要热情、亲切。学生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后,常有大功告成的喜悦,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评改学生日记,应鼓励为主,多留少删,多批少改,多褒少贬和“高分政策”。重视面批指导。对后进生可用师生问答式,引导其把细节写清楚。把最真实最有价值的素材在日记中保存下来,成为今后写作的涓涓细流。除教师评改外,可以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在学生评改时,教师应先提出指导性的意见,教给评阅思路与方法。也可以请家长参与评价,以了解孩子日记写作情况,得到家长的肯定。
(二)写好“第一篇”,注重个性化
开始写作,教师挑选写得好的日记,精心指导修改。对好的日记,组织同学欣赏,作者介绍经验,教师点评,营造气氛,刺激胃口,激发热情。坚持“佳作”评选。开展日两篇、周两篇、月五篇的佳作推选,“月冠军”、学期“小作家”评选等活动,展示美文,守住“中间”,抓好“两头”。不去消除差异,要去全面提高。以中等生为重点,照顾优等生和后进生。优等生以出“精品”为目标,修改要抠“细节”;后进生要出“合格品”,从大方向指导,多找优点、进步点,提高写作的兴趣。
只要教师不断探索、研究、改进指导方法,学生就会写作有法,写出好文章。
(任凯锋 四川省资阳雁江区吴仲良九年义务教育学校64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