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80-90年代大陆Cult电影的兴起

2016-03-02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8期
关键词:制片厂

黎 书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20世纪80-90年代大陆Cult电影的兴起

黎 书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Cult电影,是指某种在小圈子内被支持者喜爱及推崇的电影。这类电影的拍摄手法独特、题材诡异、剑走偏锋以及风格异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富有争议性,是凶杀、恐怖、色情、科幻和喜剧等元素的大杂烩。这类明显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语境的电影却在20世纪80-90年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探讨Cult电影兴起的原因。

Cult电影;大陆电影;80-90年代

Cult电影又被译为“邪典电影”。“2003年第6期的《环球银幕》杂志将Cult Movie译作‘邪典电影’,这个译法很快被其他杂志和互联网接受并广泛采用。”[1]文章讲到“邪典电影大多是B级片的低成本小片,一般都在低等的院线放映,情节多半离奇怪诞,拍摄手法也自由放肆,不按常理出牌。”[1]

中国Cult电影曾经在两个时期出现过繁荣景象。第一个时期是1927-1937年。“从1927年开心影片公司拍摄的‘神怪片’《奇中奇》为开端,到1937年马徐维邦拍摄的带有表现主义特点的心理恐怖风格的电影《夜半歌声》为截止。”[2]第二个时期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这时期的代表作有《珊瑚岛上的死光》(1980)、《银蛇谋杀案》(1988)、《黑楼孤魂》(1989)等。这一批电影基本上充斥着凶杀、恐怖、暴力、色情等元素,显然与我国传统政治文化背景不相符合。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批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背景相悖的电影的出现?这正是本文要进行探讨的地方。

1 宽松的政治与政策环境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环境与政策问题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政治作为最主要的风向标,深刻地影响着电影创作。“在‘文革’结束后,我国电影业实行的是统一由国家预算拨款和专项拨款维持电影生产、管理和流通,制片厂根据行政指令制定生产计划,严格规范影片的产量及题材种类。”这种模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但在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模式显然不适合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1980年之前,中影公司一直按照固定价格与制片厂结算故事片版权费。制片厂虽然能够“旱涝保收”,但是这种结算方法也把制片厂排除在影片分成之外,中影公司则拿到了大头,各方呼吁改革的声音越发强烈。

因此,为了应对各方改革的呼声,文化部在1980年发布了《关于1980-1982年电影故事片与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影片结算暂行办法》。《办法》决定:“改变故事片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与制片厂按固定价格结算的办法,试行按拷贝分摊发行权费的办法。”简单来讲就是影片发行权费与电影拷贝数量相挂钩,电影拷贝卖的多,电影制片厂获得的收益相对就高。在这样的政策下,各个电影制片厂就争相拍摄商业电影,Cult电影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

截止1979年底,国营电影制片厂发展到11个,由于政策环境的松动,各个电影制片厂不再满足吃“大锅饭”,撸起袖子准备“下海”。在这一时间段内,出现了一些Cult电影或者说是带有Cult特征的电影。比如《珊瑚岛上的死光》(1980,上影厂)、《神秘的大佛》(1980,北影厂)、《黑面人》(1980,西影厂)等。

2 严峻的经济形势

1984年,大量的中国企业纷纷进行转制,电影业也在这个大浪中进行着一些改革。各个制片厂大量拍摄商业电影,Cult电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进入电影院。

《人民日报》在1985年6月刊登了夏衍写给时任文化部电影局局长石方禹的来信,信中提到:“截至6月10日,今年生产的故事片,60%~70%以武打、刑事侦破和身边琐事为题材,反映当前沸腾生活的影片数量之少,为历年所罕见。”虽然夏衍有抱怨当时商业片盛行的意思,电影批评家也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批判,认为这种单纯以招揽观众、追求票房的商业电影是不可取的,它同社会主义的精神气质不兼容。但在会上,领导又重申了电影剧本和投拍权归制片厂。这其实就是默许上文提到的“省级办厂”现象,仍然承认他们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同时,由于我国电影业经济形势不断恶化,使电影监管形同虚设,各省、市、自治区主管部门并没有严格执行《电影剧本、影片审查试行办法》。电影厂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也没有遵守该《办法》,未主动把剧本、影片送交当地的部门审查,这些“漏网之鱼”正是“粗制滥造的商业片”。松弛的监管政策被低迷的经济形势所裹胁,泥沙俱下。至此,Cult电影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顶峰。

3 非主流的形式与主流的核心

西方的Cult电影往往拥有着一个非主流的外表,在看似荒诞不经的外表下探讨着主流电影不敢涉及的话题。它们颠覆了传统的道德观念,达到反抗精英文化,表达自主话语权的目的。如果说类型电影有着一个连续的、包含价值观念的叙事类型,它表达着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那么,作为反类型的Cult电影就是对主流价值观的一种反抗。

人们能够在Cult电影里看到颠覆传统的主题,处于社会边缘的角色,反结构的叙事手法等。《蝙蝠侠黑暗骑士》则借助小丑一角表达着原罪,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真理在这里被打破。因此,西方的Cult电影往往站在了政府的对立面上。

这种现象到了中国就发生了变化。虽然中国的Cult电影仍然拥有一个反传统的形式,但是故事的主题相当主流。例如,一系列探案、刑侦题材类电影,它们可以说是“反特片”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再如《305谋杀案》《银蛇谋杀案》《飞天蜈蚣》等,不管犯罪分子如何狡猾,最终一定会跟“反特片”里的特务一样被公安干警绳之以法。

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电影人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拍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Cult电影,其电影主题也基本符合中国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由于有关部门对于电影主题严格的监管,使我国电影人在对待“拍什么”的问题上相当严谨。

4 “第五代”电影人的集体发力

“‘第五代’电影人是北京电影学院粉碎‘四人帮’第一批招收的学生,包括导演系、摄影系、美术系、表演系、文学系和录音系等。”首批学生被录取的时间是1978年,因此又称他们为“78班”。1984年,以陈凯歌的《黄土地》和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为代表,标志着“第五代”电影人的崛起。

“第五代”不仅接受了的比较完整的学院教育,拥有着系统的影视理论体系,而且在学校接触了大量的西方电影,了解了各种文艺思潮和电影流派。学院派的教育,20世纪80年代的巨大变革以及独特的社会经历共同促使了“第五代”在电影形式和电影主题上大胆创新。在这一时间段,“第五代”拍摄的很多电影都具有“先锋”气质,这些“先锋电影”促成了Cult电影进一步的发展。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黄建新的“先锋三部曲”(《黑炮事件》《错位》《轮回》),田壮壮的《猎场扎撒》《盗马贼》等。

不管是早期的先锋探索还是后期的商业路线,都推动着Cult电影从“边缘”走向“主流”。这场自发的电影运动堪比法国“新浪潮”,如果没有“第五代”的崛起,没有他们拍摄的各色电影,中国电影市场至今也处在万马齐喑局面。因此,“第五代”电影人的努力进一步助推了Cult电影的发展。

5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20世纪80-90年代Cult电影的繁荣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方针改变了我国原有的政治方向,电影人可以涉足以前创作的“禁区”。其次,严峻的经济形势促使商业片浪潮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面对经济压力,有关部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次,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Cult电影虽然拥有非主流形式,却并不具备一个完全反叛的核心。由于符合本土文化,更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最后,恰逢“第五代”电影人的崛起,他们拍摄的影片很多都符合Cult电影的特征。在这场电影运动的推动下,使Cult电影不断走向繁荣。

[1]杜春艳.暗夜的邪典精灵——Cult电影现象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2]严蓬.大话邪典电影[J].环球银幕画刊,2003(6).

黎书(1990-),男,四川乐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传媒与影视文化。

猜你喜欢

制片厂
艰辛的探索:1958-2019年的山西电影制片厂
后疫情时代摄影棚紧俏 影视公司博弈不可避免
《我为歌狂》将拍真人版电视剧
六十年不忘初心,一甲子继往开来
——庆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60周年华诞
落寞或重生
动画片
重建潇湘电影制片厂建厂的前前后后